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无为”说种种(2)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中国经济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韩非无为思想的别具特色之处,是把“无为”理解为一种君王驾驭群臣的权术。他说:“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韩非子·主道》)他在《扬权》中说,君王若能对事事不置可否,喜怒不形于色,昏昏然如醉似呆,臣下便摸不着他的脾气,不敢轻举妄动。可以说,韩非无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旨在强化君权,迥异于其他无为学说。韩非的著作传到秦国,秦王嬴政看后赞叹道:“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后来,韩非终于去了秦国,也终于死在秦王之手,韩非的政治学说把秦王送上了权力的颠峰——成就了始皇帝的伟业,但同时也把自己送上极权政治的祭坛。  
    秦王吞并六国,统一宇内,从而宣告了先秦时代的结束。然而,“无为”思想并未随着先秦时代的终结而终结,汉初黄老之学的“无为”是针对秦世严刑峻法、胡作非为而发,魏晋玄学的“无为”则是汉代道德名教、弄虚作假的反动……,如此这般,无为的思想潮流一般总是作为专制政治的消解剂而适时地以新面貌涌现出来。
    作者: 张海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