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堂掠影 本文摘自第23期《文史参考》杂志(12月上) 2010年11月13日凌晨,正在修缮中的清华大学最古老的标志性建筑清华学堂突然起火,火灾持续3个多小时,过火面积达800多平方米,虽没有损坏建筑外部的砖石结构,但其内部木结构基本被毁,东半部房顶完全被烧毁,这座象征清华精神的百年建筑已失去往日风采。 200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布什在清华大学演讲,谈到清华历史时,曾经提到这样一句话:“这所大学恰好是在美国的支持下成立的,目标是为了推动我们两国的关系。”三年之后,也是在这座大学,台湾学者李敖却在讲台上亲手撕了布什当年的讲稿:“清华大学(建校)钱的来源是因为美国人故意冒领钱,被我们逮到追回,布什总统讲了一句谎话。” 此后,怎样看待清华大学建立的来龙去脉,一度成为学界争议的焦点,而象征清华大学诞生的标志性事件,正是99年前这座德国古典式建筑的拔地而起,它的兴建也确实和美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庚子“退款”建成的清华园“第一楼” 北京西北郊的海淀是清代皇家园林聚集的清幽之地,建立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的熙春园是圆明园的一部分,它是康熙三子诚亲王胤祉的居所。乾隆年间,这里成为皇家御园,一次乾隆游览此处,发现这里环拢一泓清水,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于是提笔写下了“水木清华”四字。“水木清华”四字出自晋谢叔源的“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道光二年(1822年)熙春园被分割为东部的“涵春园”和西部的“春泽园”,咸丰皇帝又分别改名为“近春园”和“清华园”。清末,清华园的最后一任主人贝勒载濂因参与了义和团运动而被剥夺爵位。躲过英法联军铁蹄的清华园,却遭到大清内务府查封,渐至荒芜沦为废园,这片皇家御用之地静静地等待属于她的涅槃重生。 庚子事变之后,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定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将向西方列强赔款4.5亿两白银,期限为39年,年息4厘,本息合计9.8亿两白银,史称“庚子赔款”。作为“八国联军”参战国之一的美国分得3200多万两(合2400多万美元),占全部赔款的7.4%。这一笔款比美国的实际损失多出一倍。 为了减轻赔款压力,1905年,时任清政府驻美公使的梁诚,开始和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商讨赔款是否可以付银代替付金。起初,海约翰并不同意,梁诚转而痛陈,这一提议也是为了避免中国民众赋税过重,如果民间仇洋之念愈加膨胀,则致使大局动荡,对洋人不利。此话让海约翰为之动容,他沉默良久,居然发出了“庚子赔款原属过多”的感慨,美国在赔款问题上的松动表现,被梁诚及时捕捉,他开始变“付银”谈判,转而交涉退还超收赔款的问题。 退赔交涉取得显著进展,但美国政府坚持“建议”,退款只能用作“设学游学”之用。这期间,清廷内部也出现意见分歧,分管外交的北洋大臣袁世凯提出,退款要用作“整饬路矿”,清廷外务部则认为限于当时的种种原因,不能贸然向美方提出此问题,以免“因疑生阻”。 在梁诚的多方努力下,1908年7月,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正式通知清政府外务部,美国政府决定将美国所得“庚子赔款”中过多索取的1078.5万美元,逐月“退还”给中国,退回的赔款并不能被清政府随意支配,而是要兴办西式教育,大力发展赴美留学事业。 事实上,美国的这一做法有着深刻的政治原因。1904年起,中日关系进入所谓“黄金时代”,清政府为了发展近代教育,下大力气引进日本教育师资,日本文化在中国已经处于明显优势,面对这个现实,美国自然不会甘心。 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文化输出,成为美国裁定庚子赔款退款成立的根本原因。清政府对于美国的这个条件,已没有回旋的砝码,“退款办学”终成现实。 梁诚,这位杰出的外交家创造了清政府外交赔款“退还”的先例,也成就了后来的百年清华,此后大批赴美留学生中,在中国历史上可称之为大师的,不在少数。 1910年11月,负责选派学生留学美国的游美学务处,确定清华园为游美肄业馆校址,更名为“清华学堂”,一座带着浓郁德国古典风格的建筑在工字厅的西边落成,青砖红瓦,屋顶陡起。清末军机大臣那桐于1911年为清华学堂大楼手书匾额。如今大楼门外正额“清华学堂”四字即为那桐手书,匾额在这次大火中幸得保存。 清华学堂这座高不过两层的建筑,是清华园的第一座“大楼”,同期兴建的还有二院(在清华学堂以北、电机馆的西边,现已拆除)、三院(在大礼堂以北,现已拆除,在其原址扩建新图书馆)、同方部等一批建筑。 1911年4月29日,作为赴美留学预备学校的清华学堂开学,清华大学的百年历史拉开大幕。清华学堂开办之时,全校30多位教师中,美国教师有10多人,来自各省的400多名学生一律公费。对于退款办学,清华早期毕业生梁实秋评价说:“意思是好的,但带着深刻的国耻”。 清华学校有舒适的生活更有“雪耻”的精神 1912年,为了消灭帝制时代留下的遗迹,清华学堂改称“清华学校”。1913年起,清华著名的“四大建筑”——大礼堂、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陆续建成。一批适应未来大学需要的高标准建筑环绕于清华学堂身边,形成一个群落。 那时的体育课教师马约翰常常对学生说:“你们要好好锻炼身体,要勇敢,??不要出去给中国人丢脸。不要人家一推你,你就倒;别人一发狠,你就怕;别人一瞪眼,你就哆嗦。”这种精神后来被归结为一句话“干到底,绝不松劲!”国耻砥砺着清华人的意志。清华这所因耻辱而生的学校,从一开始就积蓄着一种雪耻的精神。 1914年冬天,梁启超在清华的讲演中,引用了《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勉励学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成为激励清华学生发愤图强的座右铭,更成为清华的八字校训。 这一时期的清华学子,许多成为我国科学、文化和教育界的著名专家学者,包括竺可桢、茅以升、金岳霖、吴宓、叶企孙、周培源、闻一多、潘光旦、马寅初、梁思成等,都曾在清华学堂这座二层小楼里学习生活,清华学堂承载了这些年青人振兴中华的梦想。 1916年清华学堂大楼向东进行了扩建,扩建后总建筑面积达4560平方米。清华学堂大楼西部成为高等科学生的教室,东部则是高等科毕业班的学生宿舍。 梁实秋回忆:“临毕业前一年是最舒服的一年,搬到向往已久的大楼(清华学堂)里面去住,别是一番滋味。这一部分的宿舍有较好的设备,床是钢丝的,屋里有暖气炉,厕所里面有淋浴有抽水马桶。”在这里,清华的学生在毕业留洋前,已可以预先领略一下西方的生活方式了。 那时,清华学校离真正现代意义的大学还有不小的距离。学生到这里来,主要是念英文和一些欧美文化,学制8年,毕业后公费进美国大学一年级或二年级。这里仍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清华究竟应该怎么走下去,国内各界曾争论纷纷。1914年,胡适就曾发表《非留学篇》,批评政府舍本逐末,“不知振兴国内教育,而惟知派遣留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