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教育相关 >

"文革"后的首次高考:陈平原作文登上《人民日报》(2)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人民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回忆“上山下乡”,苦闷一词最贴切
    1972年,高考招生工作恢复,但这一次只选拔具有二年以上实践经验的优秀工农兵入学,取消文化考试,从此,没有任何考试的推荐选拔制度开始正式实行,这种制度招来的工农兵学生,素质普遍不高,有的甚至不具备基本的文化知识。以陈平原的家庭背景,是绝不可能上大学的。未来没有出路,年轻气盛的陈平原曾说过一句让父母伤心不已的话:没想到我们兄弟三人会屈死在这个山村!
    陈平原选择了回乡插队,但事实上,他能选择的只是下乡的地点,而不是下乡的命运。在父老乡亲身边,年轻瘦弱的他第一次拿起锄头当农民。在陈平原看来,知青们精神压抑造成的痛苦,远远超过了物质匮乏,回忆起那段历史,陈平原说的最多的一个词是——苦闷。
    多年后,有一次跟学生谈起乡下生活,他们很高兴,说那多好啊,不用上课,整天在田里跑来跑去,呼吸新鲜空气,还锻炼身体。我只有苦笑,他们很难理解我们当年的苦闷。
    对于我们这些知识青年来说,最痛苦的,就是不能通过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们家乡的习俗是,有脚走四方,父亲去台湾,祖父走南洋,都是自己的选择。可到了我们这一代,连自由走动的权利都没有。一个人被禁锢在一个小地方,不是因为能力,也不是缺乏文化或金钱,而是政策上不允许。
    村里有一个女孩子,到广州给人家当保姆,我们都很羡慕。要是北京可以自由打工,我肯定来。那个年代,没有介绍信,不能随意外出。潮汕地区没有铁路,外出只能靠公路,我当时的愿望就是搭生产队的拖拉机,到广州去看看。
    我在乡下总共呆了八年,抗日战争也是八年。我们家已经在村里分了地,并请人帮忙盖起了房子。对我来说,下乡不是度假,也不是挂职当村官,而是扎根农村干革命。我们那一代知青,很多人喜欢文学,一是因为个人心境,苦闷需要宣泄;二是有些人确实有才华;第三个很重要,潜意识里,希望靠写作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当时唯一不考虑家庭成分,可以凭个人努力,被调进城里(包括军区)的,除了文艺表演,就是文学创作。受此潮流影响,我开始努力写诗、写小说、写剧本,发表在当地的报刊上。县文化馆长表示认可,希望找机会调我进去。后来上大学,发现好多人有类似的经历。
    当时大学招生实施的是“十六字方针”: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许多人对这个十六字方针十分不满,1977年8月,邓小平复出后,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就是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表态说:“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他后来还强调说:“今年就改,看准了的,不能等!”
    第一次听说恢复高考,大概是在1977年9月、10月间。“文化大革命”中,舆论是高度控制的,我们只能看报纸。读了《人民日报》,才知道今天又有谁被打倒了。生活在粤东的小山村,中南海的风雨我根本不懂,各种真真假假的谣言,我也懒得分辨。刚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我是不太相信的,因为此前也有“考试”,但决定性因素还是“推荐”。对这次改革,我是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