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浅析从《孔子家语》看孔子的健态伦理思想(2)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中国文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家语》中反映孔子“爱物”的具体表现还有“好生”与“不杀”’ 
    孔子曰:“舜之为君也,其政好生而恶杀,其任授贤而替不宵,德若天地而静虚,化若四时而变物,是以四海承风,畅于异类,凤翔麟至,鸟兽驯德,无他也,好生故也。” 
    孔子曰:“柴于亲丧,则难能也;启势不杀,则顺人道;方长不折,则怒仁也。成汤恭而以怒,是以日降。” 
    由此可见,在孔子的哲学中,“仁”既纵向融通于人类中的此人和彼人,也横向贯通于不同类的人道与天道之间。“究天人之际,‘仁’既可以沿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思维路向,从‘天’之所‘命’顺延下来,落脚到人之教化,也可以循着‘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的认识路径,逆推至无言的天道。孔子的‘仁’学,作了由天而人,又由人而天的往返,即由‘畏天命’而去‘知天命’。”孔子的“仁”既有认识层面的形而上学的意义,也有实践层面具体行为的落实。“仁”的理论不是空泛的说教,而是具有切实的可操作性。而且在孔子心目中,“仁”不仅仅是一种普遍的生命意识,更是一种君子和圣人的品格。 
    在《家语》中,孔子把“仁”与“智”、“贤”并举发挥到了极致: 
    所谓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下之至亲也;所谓天下之至明者,能举天下之至贤者也……是故仁者莫大乎爱人,智者莫大乎知贤,贤政者莫大乎官能。有土之君修此三者,则四海之内供命而已矣。 
    三、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旨归—天人和谐 
    孔子将“畏天命”与“君子”人格结合起来,体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意识。在效法自然的基础上实现天人和谐也是孔子的人生理想之一。 
    如何实现天人和谐,在孔子看来,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在“知天命”的前提下要“畏天命”。敬畏是一种深沉的宗教情感,“畏天命”体现了一种宗教精神。与基督教敬畏上帝,康德敬畏心中的道德律令以及天上的星空不同,孔子的敬畏直接与自然界有关,说到底,就是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首先,这种情感落实到实践中是孔子的“时”和“顺”的概念: 
    ……果实不时,不粥于市;五木不中伐,不粥于市;鸟兽鱼鳌不中杀,不粥于市。凡执此禁以齐众者,不赦过也。 
    孔子认为凡是不在适当时机行事的行为都应视作违反禁令,罪不可赦。而“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则反映出敬事、诚信、节用、爱人都是同一个层次的道德范畴,都是针对统治者的道德行为规范。 
    夫礼之不同,不丰不杀,所以持情而合危也。山者不使居川,诸者不使居原;用水、火、金、木,饮食必时;冬合男女,春硕爵位,必当年德,皆所顺也,用民必顺。故无水旱昆虫之灾,民无凶饥妖草之疾。天不爱其道,地不爱其宝,人不爱其情,是以天降甘露,地出酸泉,山出器车,河出马图,凤凰麒麟皆在郊抓,龟龙在宫沼,其余鸟兽及卵胎,皆可俯而窥也。则是无故,先王能循礼以达义,体信以达顺。此顺之实也。 
    在这里,“时”是“顺”的前提,只有依“时”而动,才能收到“顺”的效果。 
    其次,孔子的生态资源节用观也是其“畏天命”的一种表现形式,且与儒家“爱人”、“惠民”的政治伦理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儒家主张统治者以德治国必须具备的道德观念: 
    知民所急,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焉,抚教万民而侮利之,历日月之生朔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春夏秋冬,育护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化。 
    孔子还把“君子惠而不费”作为“五美”(五种美德)之首,表面上是对君子而言,实际上也是对统治者的道德要求。 
    当然,孔子亦将节用作为仁人君子日常生活的一种美德加以倡导。他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孔子主张节俭,反对奢侈,哪怕别人说自己简陋亦无妨:“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孙(逊)也,宁固。”即使是对儒家所看重的“礼”,孔子都提出“礼,与其奢也,宁检”。孔子称赞生活简陋而好学的颜回:“贤哉回也!一革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的这种节用观无疑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不发达,直接可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对减少民众疾苦,维持日常生活,以及生态资源保护有重要的进步意义。 
    孔子言“人道”必及“天道”,往往“天道”与“人道”并存,并且合二为一。在《家语))中,孔子就将大地之德与为人之道联系起来: 
    为人下者,其犹土乎。泪之深则出泉,树其壤则百谷滋焉,草木植焉,禽兽育焉,生则出焉,死则入焉。多其功而不意,弘其志而无不容。为人下者以此也。 
    《孔子家语·问玉))篇中,孔子在讲述了六经的教化功能之后,提到了天地之教: 
    天有四时者,春夏秋冬,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地载神气,吐纳雷霆,流形庶物,无非教也。清明在躬,气志如神,有物将至,其兆必先。是故,天地之教与圣人相参。 
    指出,自然界的各种现象,皆是天地教化的结果,天地教化与圣人教化相辅相成。 
    我们说天人和谐是孔子最大的人生理想之一,其实日常生活中,孔子也在不断努力并且践履着他的理想。“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这是孔子“乐山乐水”的生态伦理情怀的最好写照,自觉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体味大自然化生万物的无限魅力。而《家语》中,对这种个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描述则更全面: 
    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曰:“君子所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对曰:“以其不息,且遍与诸生而不为也。夫水似乎德;其流也,则卑下,据邑必寻其理,似义;浩浩乎无屈尽之期,此似道;流行赴百切之溪而不惧,此似勇;至量必平之,此似法;盛而不求概,此似正;绰约微达,此似察;发源必东,此似志;以出以入,万物就以化洁,此似善化也。水之德有若此,是故君子见必观焉。” 
    在此,孔子观“东流之水”,深刻揭示乐水之德。他认为水生生不息,具有恩惠苍生的仁爱、遵循规则的道义、勇敢坚韧的意志等德行,因而探讨水积极有为的特性自然会激起“仁者”感怀生命的情怀。 
    孔子非常钦羡大自然的造化给人们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视“乐山乐水”的大自然为一种优美的人生境界:“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沐浴着和煦的春风,翩然而动,载歌载舞,这是孔子所向往的一幅美妙的春游图。也反映出孔子对山川草木有着农业民族特有的天然亲近和喜爱之情。这种物我合一、天地人合一的境界也是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旨归。 
    四、结语 
    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在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中所占比重并不多,但我们仍可以从《孔子家语》等资料中窥见一斑。孔子及以他为代表的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对当今社会是一个宝贵的精神支撑。体味孔子关于自然之天的理解,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生态伦理理念,以及孔子热爱自然的生命伦理情怀,我们可以得知,天人和谐是孔子生态伦理思想的旨趣所在。虽然孔子的生态思想并不能直接解决当今社会的生态问题,但至少我们可以学习孔子,对自然抱以敬畏之心,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以自然界为家园,从而创造我们自己的生存家园以及心灵家园。(作者:韩晓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