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在中国古代也是一类武艺形式。古代的摔跤基本上是沿着角力、角抵和相扑、摔跤这几个形式发展过来的。 摔跤最早起源于古代“蚩尤戏”,“蚩尤戏”是为了纪念与黄帝逐鹿中原的蚩尤而流行于北方的一种民间竞技活动。东周时期,这种角抵戏比较普及,特别是北方少数民族中非常多见。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发现了一件铜牌,上面就有两人在竞技角抵的画面,这是比较典型的早期摔跤形式。 汉代,由蚩尤戏发展过来的角抵的形式,被赋予了一定的文化意义。当时有一出戏叫《东海黄公》,戏中黄公的父亲被老虎吃了,黄公为了报仇,跟老虎进行搏斗,就是角抵,当时跟老虎相斗的黄公是佩带道具的。它与蚩尤戏是一个体系发展下来的,而且有较高的表演因素和一定的文化内涵。后代戏剧当中的武打,与它们的发展有很大的联系,而《东海黄公》可以说首开了中国武打戏的先河。 角抵经过战国秦汉的发展,在晋代出现了另一个名称——相扑,它在整个宋辽金元时期的发展占主要地位。宋代出现了一部名为《角力记》的书,它是一个署名调露子的人编写的。书中把宋以前有关角抵的形式做了记录,可以说是我国体育史上最早的一部著作。宋金元时期相扑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出现了两种形式,一种是正式比赛的,就像打擂台。这种形式,如《水浒传》第七十四回的“燕青智扑擎天柱”,其过程就是描写相扑正式比赛;另一种相扑,是表演的形式,在当时的东京和其他地方都有这种表演,而且表演的服装基本延续前代。现存于陕西省博物馆的两块金代砖雕,上面雕刻的画面就很典型地反映了两个力士在相扑前的一个瞬间,画面中的相扑者上身赤裸,下身光腿赤足,仅在腰间系一个兜裆。这一形式跟现在日本的相扑完全一样,也就是说相扑从中国晋代以后,通过文化交流传到日本,而日本把这个形式一直保留了下来。 战国角抵图铜牌饰(陕西长安客省庄出土) 相扑发展到明清出现了另一个名称——摔跤。明末清初有一个叫陈元贇的人,在抗清失败后曾经东渡日本,把中国的摔跤与中国的拳术进行糅合,在日本授徒传技。最后经过日本人士的辗转传播,发展成了现在的柔道。在清代的宫廷和民间,当时流行两种摔跤形式,一种是“官跤”,摔跤的人叫做“布库”,当时宫廷专门设立了一个机构叫“善扑营”来管理,善扑营的布库分一二三等,每年按等级领取钱粮。每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在养心殿御前进行摔跤表演。少年康熙皇帝擒拿鳌拜,就有他所训练的一帮布库们的功劳。此外,在当时的军队中,摔跤也被作为一种练兵的方式,现存于故宫博物院的一幅名为《塞宴四事图》的绘画,其中描绘的四事之一就是摔跤,尽管画面极力宣染其中的艺术色彩,但也难以掩盖其中的一些竞技气氛;除了“官跤”,在民间还有一种叫“私跤”。当时在北京东四、西四、东单、西单、日坛、月坛、地安门等地方都有“跤窝子”,也就是老百姓的摔跤场所,每到有关节日、集会、休闲的时候,几对大汉就在跤窝子里摔跤。 金代相扑泥俑(陕西省博物馆藏) 中国现在的摔跤在很大程度上与古代的摔跤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它是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的。 保健养生是与传统武术相关的一类体育形式。这一形式被称为中华武术之魂,也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体育的文化基础。保健养生在古代主要分三大部分,这就是行气术、导引术和按摩术。 行气术,又叫吐纳、胎息或者练气。行气术起源于什么时候,文献记载还不是太明确,但是从考古资料来看,天津历史博物馆保存的《行气铭玉杖首》,上面就用“三字诀”的形式,以四十余个字把行气的要领与功能做了全面的描述,这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目前发现最早的行气养生文献。1973年考古工作者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发现了一件写在缯帛上的《却谷食气篇》,它叙述的行气的要领和内容更为详细,是行气术进一步发展的标志。 与行气术有关的导引术,是以引伸肢体为主的一种锻炼,当然它配合呼吸。导引术最早的资料也是见于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这是一件《导引图》,它跟前面的那件《却谷食气篇》同绘在一个画面上。这一画面描绘了四十多个人物徒手、执器械进行各种养生锻炼的情景,其锻炼方式多种多样,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保健养生体操。汉代以后,导引养生术常盛不衰,1900年发现于敦煌藏经洞,现存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的一件编号为P.3810的《呼吸静功妙诀》,就是当时很典型的一件行气文献。此外,南宋传下来的《文八段锦》,更以八个形式反应了当时的行气、导引的功法过程,是很珍贵的资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