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签证和出国集训 当时国门初开,除必要的政治、业务审查还要调查被选送者当年大学的学习成绩,以及到指定的医院体检。我随单位保卫干部坐火车到济南体检,后来我才知道他是把我的档案专呈山东省公安厅审查,据说有些内控对象只有省公安厅才掌握。山东省第一人民医院的体检十分认真负责,几乎到了“苛刻”的地步,甚至坚持把我一个残留的牙根拔掉。 在度日如年的焦急中,我总算等来了教育部让我参加出国集训的通知。集训在北京语言学院,主要是学习有关文件、外事纪律,及国外礼仪。除了集训,还要买东西。当时700元出国置装费可不是笔小数目。那时“出国人员服务部”商品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有不少商品在外面根本见不到。我们都买了不少东西。听说美国东西都贵,怕钱不够花,也想多节约点美元买东西带回国。 赴美前还需通过美国驻华领事的面试。因我们是首批官方派遣的访问学者,美国人对我们十分客气。我当时穿了一套崭新的湖蓝色涤卡中山装,所有的纽扣都扣得紧紧的。这是当时最流行的“国服”。一位黄头发的美国领事负责我的面试。他问我是不是共产党员,是不是共青团员。我说都不是,我说只当过少先队员。听罢,他笑了。他又问我留学后还回不回来,我坚定地回答:“当然回来!”他又问我:“您太太和孩子为什么不和您一起去?”我心想:“当然想,谁给钱呢?”但是嘴上只能推说他们太忙了才不去。面试结束时他猛地问了一句:“等我到科罗拉多,您能请我喝一杯啤酒吗?”我一下子没反应过来,想不到如此严肃的场合他会“蹦”出这么一句。他重说一遍后,我斩钉截铁地说:“OK!”心想反正吹牛不上税,先答应再说。后来我才知道我们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就在COORS啤酒厂旁边,这种啤酒很出名,后来每喝COORS啤酒时我就想起那位风趣的美国领事。 我在北京语言学院差不多等了两个月,不是等签证就是等机票。有一回我一身西装领带已经坐上机场大巴待命了,又因签证没送到,只得回宿舍“卸装”。总算万事俱备真的要走了,临登机时又被告知飞机有故障。听说是机舱门关不上,到晚上也没修好。又累又饿的我们又拖着大箱子到机场宾馆过夜。那时机场宾馆好像刚建好,尚未正式营业。我们这帮“不速之客”真是因祸得福,我还从未住过如此豪华的旅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