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八股文抄本 世事难料,虽是常理,但最令人难过的还是好心办坏事儿。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度,便是一则显例。 宋时科举以诗赋取士,致使众多举子埋头诗赋以博功名,一旦入仕却对世事茫然无知。为矫此弊,王安石大刀阔斧进行全面改革,其中最重大的举措便是罢黜明经诸科,进士科则不考诗赋帖经墨义等,改试经义,即解释《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经的内容与意义。意在选拔既通经术又明时务的人才。不料,这项改革却带来意想不到的“效应”。 由于改革由王安石所起,既然规定解释五经意义,而五经意义又众说纷纭,对天下举子来说,既想考场得胜,五经之解自然须合宰相之意,否则便不“正宗”。不久,天下举子,即由原来的研学五经注释改为专习王氏章句,以求合乎宰相口味。如此这般,不但没有解决学用脱节之弊,而且还添增另一“专诵王氏章句”的新弊。至此,王安石后悔莫及:“本欲变学究为秀才,不谓变秀才为学究。”更令王安石没想到的是:罢诗赋而改经义,竟开后来八股文之肇始,形成束缚全民族思想创新的一条最粗实的绳子。本欲走出偏狭窄路,但却走进另一条死胡同。历史对王安石开了大玩笑。同时也说明未经试验的重大改革,效果往往很难如愿,不是离形走样,便是背道而驰,或徒增新恼。 对今世今人来说,好心办坏事儿仍是一道常新常热的话题。有着那些发烧年代整出来的诸多历史笑话,难道还不应该格外警惕么? 作者:裴毅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