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大概是《百家讲坛》上最不帅、言语最直白、背景最草根的老师,却创下了别人难以逾越的收视高峰,粉丝“海米”遍布天下。 打开纪连海的腾讯微博,笑容可掬的头像旁边写着:“任教于北师大二附中国际部的一名普通历史老师,每周14节课。”而属于他的标签是:拒绝出口成脏、微博控、旅游、爱狗。 1 老师,让他成为老师 早已被贴上著名学者、学术超男标签的纪连海,屏幕上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手舞足蹈、神采飞扬。许多人问他是不是纪晓岚的后人。纪连海只好一次又一次地回答:“不是,绝对不是。” 其实,纪连海打根儿上是北京昌平村里的,地地道道穷人家的孩子。“我妈认识自己的名字,你写错了她会说这个不对。” “那时没有那么崇高的理想,家境不好,就想着上师范、当老师、转户口(身份)……”老纪虽说是名人很多年了,说话依然很实在。 当年,这个农民家的“老生子”,成绩虽好,考学的选择却不多——上初一时就高度近视,两只眼睛一个750度,一个850度,这样差的视力,学不了理科;作为老儿子,又不能报考那些可能被分配到外地的学校,于是北京师范学院便成为他的第一志愿。 文科生,可选的专业无非是中文、政治和历史。“那时以为中文系得看许多书,就没敢报,后来才发现其实历史系要看的书更多。”而历史,纪连海却是多少有些缘分的。 父亲虽是赶大车的,却爱戏,还能唱全本的戏。年轻时只要是村子里或是公社上排戏,但凡有小生戏,这男主角都非他莫属;酒后高了兴,还会给小纪批讲戏文。《定军山》《贵妃醉酒》《失空斩》……父亲还能讲全本的评书,《三国》《水浒》《封神榜》……这些成为小纪最扎实的历史基本功。 1982年,在昌平二中参加高考的小纪同学考了405.2分,全校应届生前三名,超过了重点大学的录取分数线。“那时考上大学不容易,考不上是正常的。我是我们崔村公社恢复高考后第一个分数上一类本科线的农民家的孩子!”说这话时,老纪自豪得如孩子般喜形于色。 一本的分数,二本的志愿,他作为历史老师的人生道路似乎没什么悬念了。 然而,左等右等,一趟趟往学校跑,就是没等来录取通知书。 9月1日,新生都去大学报到了,高分落榜生小纪去生产队里报了到。打了一天半的枣,又被派去放马。那时小纪在村里人眼中已经是知识分子了,让他干农活儿不是糟践文化人吗?没两天,小队、大队干部纷纷找上门来,想等过了年让他到队里当会计。又过了两天,崔村中学也来人了,问他愿不愿意去教英语。小纪的英语还真不咋地,高考只得了26分。可终究算是会点儿。当时全昌平41所中学,就只剩下崔村中学没开英语课了,急呀。在小队会计、大队会计、民办老师三份工作面前,小纪选择了去当老师。 所谓命运大致就是要这样一波三折吧。 到崔村中学没一个月,小纪接到一个昌平二中老师打来的电话:“你还想上大学吗?” “当然想啦,我做梦都想!” “那你明天来一趟。” 那个打电话的林老师,纪连海并不是很熟悉,只知道是昌平二中管升学的一个什么主任,此前曾带小纪去体检过。林老师带小纪去了北京师范学院。在签了一个一式四份的保证书,保证在就读四年中如果眼睛出了什么问题与学校无关之后,小纪没头没脑地成为了一名大学生。 入校时已是第七周周末,才学了一个星期,书还没拿到就期中考试了。全班70多人,小纪排名30多。 “哟,位居中上,还不错。”记者插嘴。 “什么叫中上,我不爱听。我可刚去了一个星期,连书都没有!这成绩让我很兴奋呢。”从此,小纪在成为一名历史老师的康庄大道上努力前行。而这上大学的机会如何失去,又如何复得,他全然不知道,直到15年后。 1997年,昌平二中高考大丰收,已经回到母校执教的纪连海成绩自是甚好。庆祝宴上,一老师问他,你知道当年你怎么上的大学吗?师范学院因为视力原因没有录取你,是人家林兆泉老师替你打官司告状,才给你争回来的!纪连海这才恍然,当场给坐在一个桌儿上的林老师鞠躬。林老师却说,提这些干啥?咱就干这个的,老师嘛,应该的。 纪连海和林兆泉老师并没有太亲密的交往,这便是所谓的君子之交淡若水吧。但纪老师说:“林老师对我的人生影响巨大,可以说,除了父母,我和他是最亲近的人。我也不知怎么报答他,就好好教书吧。所以,到现在我还在当中学老师。” 2 学生,把他推荐给《百家讲坛》 身为学术名人的纪连海出镜很频繁,畅销书连连,其中不少选题用我们新闻人的话说还特有时效性和关注度——他讲孔子根儿上不是鲁国人;讲洪承畴是汉奸吗;《甄嬛传》大热时,他讲甄嬛;岳飞传开播了,纪连海讲岳飞的广告又打了出来。这两天,他的新书《和珅,二号人物》又成为畅销书……可再有名,再忙,他没荒了主业,也没耽误过一堂课。他还是一名中学历史老师。 从1986年开始,纪连海已经教了27年的历史。初一到高三,哪个年级都教过。 刚毕业时,他被分配到当时还是“薄弱学校”的昌平四中教初中。课堂上,学生睡倒一片。“我的课怎么就吸引不了他们呢?”他跑去买了相声名家刘宝瑞30集单口相声《官场斗》回来研究。生生把历史课整成了评书连播,一举扭转了课堂教学的沉闷局面,学生开始喜爱他的历史课,学习成绩也飞速提升。 五年后,他回到自己的母校昌平二中,从教高一高二起步,慢慢升到高三,升成了班主任,也慢慢练就了诸多独门绝活—— 一喊“下课”,铃儿准响,一句话不多,半句话不少。 从来不给学生订教辅资料,甚至上课时不让学生记笔记,而是指派两名同学负责记录,最后一起复印给大家。为什么?“因为还原历史是极少数专业人士的事,对多数人而言,学习历史的最大意义在于得到哪些教益,能否少走弯路。研究历史有如盲人摸象,史料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学历史的关键不是背,而是如何依据史料做分析,这种能力是不需要记的。” 他是绝对的性情中人。当班主任时,他和男生们是哥儿们,他们给他起外号,甚至当面叫他“纪猴子”,他也不生气。 他表扬起自己来不遗余力。在昌平二中教书的时候,他带的班级成绩总是全区第一。故每接手新生,纪老师总忍不住称赞自己一番:你们可别小瞧你们的老师,别看长成这模样,特牛,特有本事。不信你们上街上打听打听,没人不认识我的。你们记住我这张脸啊,将来一定会火。 翻脸时,他也不留情面。曾是他学生的莎莎说,当年报志愿时,他把她的志愿表直接从讲台上扔了下去。而同班的另一个男生被要求“回去找你们家一个明白人来”。当然,纪老师的骂不是白挨的,一声“重填”让莎莎考进了一所名校,而那个男生改报志愿后上了北大。 2001年,纪老师来到北师大二附中。牛师进名校,遇到了新的挑战。班上一学生写了篇论文《论汉代名人之死》,让纪连海指点一下。把纪老师给镇住了,那可是在通读《汉书》之后写的。更让他吃惊的是,这个学生还是学理科的!课堂上,纪老师更遭遇了被学生指陈错误的尴尬。 好学生逼着纪老师“长进”。纪老师又开始大规模“进补”。他说,观众在《百家讲坛》听到的很多东西都是那个时候积淀的。在进补历史的同时,他也在努力跟上“时尚”,毕竟教的都是十几岁的孩子,观念、语言、交流工具都日新月异,一不留神就out了。于是,纪老师也与时俱进地学电脑、上QQ、发微博……用孩子们最熟悉的方式与他们沟通。 纪连海的“成名”亦得益于他的学生。恰恰是那个曾经当堂指出他错误的学生阎天,把他推荐给了《百家讲坛》。 这阎天何许人也,能说动央视《百家讲坛》?呵呵,阎崇年先生的公子也。当时《百家讲坛》收视效果最好的一是阎崇年,一是刘心武,两人都曾当过中学老师,电视台就合计着干脆请一位中学老师来讲。和父亲去录节目的阎天便推荐了自己北师大二附中的历史老师纪连海。其实,纪连海与阎天并不是很熟。后来阎天上了北京大学,双方就再也没有联系了。谁也不清楚,为什么阎天偏偏把只教过他半年历史课的纪连海推荐给了《百家讲坛》。 但,机会是给那些有准备人的——纪连海用亲身经历证实了这句名言。他试录了一期,洋洋洒洒80分钟没间断,一讲成名。从和珅到纪晓岚再到袁崇焕,他在《百家讲坛》中的每一次开讲都引起极大关注,“和珅十讲”以平均收视率0.69%荣登《百家讲坛》开播5年来的收视率冠军,至今无人超越。 如今,老纪在北师大二附中国际部教高二年级7个班的历史课。上学期每周14节课;这学期固定课程是每周12节,另外再开选修课。这些孩子将来都是要出国学习的,如何将中国历史在他们心中定格,历史老师甚为关键。学校把老纪安排在这个岗位上也可谓是用心良苦。假期时,老纪天南地北飞来飞去的空隙中,还忙着给市里录课。 纪老师不教高三也好久了,他在意带徒弟,希望年轻人能早点带高三班。他说一方面没带过高三的老师抬不起头来;另一方面,年轻时经历过几位带高三的老教师一起退休,“千万不能再那样了!” 纪连海说“好学生是你的骄傲,坏学生也是你的依靠”。无论是骄傲还是依靠都和他很亲。每年,都有毕业生来看他。“那群男生们年年把我灌多。”说这话时,老纪的脸红着,竟似乎又醉了。 3 爱旅游 爱妻子 爱生活 纪老师的家在五环以外。那日骄阳似火,一戴着牛仔帽、穿格衬衫,足蹬黑色凉拖的大叔在路边迎上前来,陪同采访兼探望老师的莎莎脱口而出:“纪老师,您也太休闲了。” 临近家门,纪老师指着一院绿色道:“这,这,全是我种的!”葡萄、冬瓜、茄子……院子里居然还搭了一座凉亭,一只鹦鹉悠闲地站在架上。 拉开门,刚踏上一步就心里一惊。原来,纪老师为了让充当茶室的地下室采光好,把门廊的地板设计成了玻璃的。 纪老师的夫人路老师迎了出来,个子不高,如邻家大妈般热情而忙碌,又是沏茶,又是洗枣。尾随着她出来的是只爱斯基摩犬,纯白色毛蓬松光洁,显然经过精心打理,一对圆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望着我们,只是舌头始终歪在嘴边。路老师说,小虎是他们收留的一只流浪狗,今天一早五点就闹着要出去会“女朋友”,吵得纪老师都没睡好…… 我们的眼睛显然不够用了,嘴里只顾着一味发出啧啧的声音。 坐入沙发开始采访,我们没谈历史,聊的最多的是北极,因为老纪携夫人刚刚从北极科考归来。这趟为期15天的旅程,他们环游了位于挪威本土与北极极点之间的斯瓦尔巴特群岛,那里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鱼多、海豹多、北极熊多。中国的黄河科考站就设在那里。 对那则北极熊饿死的新闻,老纪不以为然,“在北极我们亲眼看到了许多北极熊。有一个岛前两年都没发现过熊,今年却在一面山坡上看到了11只,我们只好放弃了登岛。我们拍了许多北极熊吃海豹的镜头,还见到了好几对北极熊谈恋爱。”纪老师不喜欢人云亦云。果然,没过几天就有人站出来说那熊是老死的…… 旅游大致是纪老师除了历史之外的最爱。固定的假期是人民教师最大的福利,当然要充分利用。去桂林旅游结婚时,他和爱人偶遇了一个自小离家的昌平人,结果第二天就跟着人家去了昆明。此后的每个假期,夫妻俩都会打起行囊,踏上旅途。当自驾游、自由行、深度游还不流行,他们已经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走向世界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亦丰富了老纪,于点滴间融化于纪老师的教学。去马尔代夫,看鱼儿在清可见底的海水中游弋,他会想,古人云“水至清则无鱼”,这不是胡说吗。再比如,这次北极之行让他有机会了解如何在极地看太阳准确报时,思考全球变暖海面是上升还是下降,甚至环境究竟是导致全球变暖还是千年极寒…… 纪老师的夫人路老师也是位教师,而且正儿八经在旗,是位“格格”。自称患了“先天原发性怕老婆综合症”的纪老师当年为了追人家可没少费心思。有学生“举报”说,在昌平二中那会儿,经常看见瘦瘦的纪老师和圆润的路老师手拉手看电影去了。 一度,纪连海为了让家里的日子过得更宽裕些,五点放学后去教3个小时的补习课。妻子路老师便每天去教室门口送饭。冬天饭盒便揣在羽绒服里。课间,纪连海狼吞虎咽地吃着带着妻子体温的饭菜,从胃一直暖到心。 一度,路老师上班远,纪老师天天早上送妻子到车站,傍晚时又早早到车站接。一接一送坚持了5年,直到妻子调回离家较近的学校。 一度,只有小小的一点节余,他们都会花在每一个纪念日上……纪老师送给路老师的礼物多是家庭生活必需品,什么漂亮的衣服啊,自行车啊之类的,不一而足。 在家,纪老师有一手好厨艺,他擀的“纪氏面条”既均匀又筋道;焖的带鱼香酥入味;包饺子,甭管什么馅儿,自己买菜和面,到最后肯定皮儿和馅儿都正好用完。 后来出名了,他们的恩爱也不藏着掖着,外出旅游,纪老师不但大大方方地牵着夫人的手,还背包照相,端茶递水…… 如今,纪老师应酬很多。路老师既是秘书、司机,又是董事长——纪老师更把自家的房产、汽车等都过户到了妻子的名下……有时出门在外,在酒店接到要提供特殊服务的电话,纪老师会和人家逗闷子,多少钱呢?便宜点吧。噢,那你把钱从门缝塞进来就好了,人就不用进来了…… 他们俩没要孩子,并不是纪连海夫妇要前卫地做丁克家庭,而是由于在婚前,纪连海看到一则关于难产的新闻:产妇在6个月的时候突然羊水破裂,孩子不但没保住,大人也差点命丧黄泉。看到这样的悲剧,纪连海便在婚前就和妻子约定,不要妻子去冒任何生命危险。 眼前的纪连海,没有《百家讲坛》中那样消瘦,一头白发,却一如既往的平实、幽默。屏幕之下,他还是一个普通的历史老师,还是那个爱妻子、爱旅游的纪老师。(赵婷写文 王小宁摄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