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教育研究 >

汉语语义对汉语学习的影响(1)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论文联盟 佚名 参加讨论
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汉语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想要学习的语言,“汉语热”已经成为当下非常普遍而且时髦的现象。因此,汉语作为一种第二语言教学现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们的注意。虽然,在古代,汉语作为一种外语教学的现象早已存在,并且还编辑的有专门的教材书,如《老乞大》、《朴通事》就是中国元代时朝鲜人学习汉语的两部会话书,但是,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一门真正独立发展地学科,是近几十年才确立的。不仅如此,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和教学,还涉及了包括语言学理论知识在内的社会学、心理学、逻辑学、文化学等各科知识,是一门各个领域相互交错的综合性的学科。因此,对于汉语习得影响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学术界对此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众多的教学法流派。
    一、教学法流派
    (一)认知派
    认知派强调语言规则在语言习得中的重要性,重视学生对语言规则的学习以及灵活自觉地掌握。它主要包括语法翻译法、自觉对比法和认知法。这三种教学法都强调母语的作用,并且认为语言能力是一种内化了的语言知识体系,强调语言规则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决定性影响,其中认知法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开始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认为能否充分调动学生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认知法是对语法翻译法和自觉对比法的重大发展,在新时期为我们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视角。
    (二)经验派
    经验派认为二语习得应按照儿童习得母语的自然过程,忽视母语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作用,认为语言是一种习惯,因此强调通过大量的模仿和操练形成正确的语言习惯,从而达到掌握目的语。它主要包括直接法、情景法、阅读法、听说法、视听法、自觉实践法。经验虽然也强调语言规则的学习,但是它却和认知派有着根本的差别,主张先通过大量的模仿和练习形成正确的语言习惯,当掌握了大量的语言事实的时候,才通过分析和归纳来形成一定的语言规则,帮助语言习得。而认知派却把语言规则放在首要地位,通过语言的对比找出语言规则的特点,在这种基础上进行语言教学。习惯还是规则,是两种教学法存在的差异的根本原因。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
    (三)人本派
    人本派受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习中发挥的主导作用,教学中应重视情感因素在语言习得中的重要作用,它主要包括团体语言学习法、默教法、暗示法、全身反应法和自然法。人本派教学法更加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教师只是起辅助作用,同时还强调环境对于语言习得也有着重要作用,并且开始注重有意义的语言材料的输出,语言的意义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
    (四)功能派
    功能派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出发,认为语言是人们进行社会交际的工具,这也是语言的根本属性。因此二语学习不仅仅要学习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它主要的教学法就是交际法,它提倡从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出发,选取真实的、自然的语言材料,而不仅仅局限于教科书式的语言材料,重视意义的传递,而不过分苛求规范的形式,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交际化,主张交际既是学习的目的,同时也是学习的一种很好的方法。交际法是迄今为止最具影响力的教学流派,它提出的功能意念范畴,突破了以往教学法重视语言结构的传统观念,为二语习得,同时也为我们对外汉语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大大促进了我们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
    从语法翻译法到交际法,体现了人们对于语言本质规律认识的逐步深化,从重视语言规则到强调语言意义,对于我们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更宽的理论视角和极其有用的帮助。
    二、认知语言学
    真正从意义的角度来考察语言的,始于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这个术语最早出现在1971年,是指研究大脑中的语言的科学。它的诞生的重要标志是1975年,美国加州大学Berkeley分校举办了一个语言学暑期班,在这次活动中,Kay发表了一篇关于颜色词研究的论文,Rosch发表了有关基本层次范畴的论文,Talmy和Fillmore分别发表了有关多种语言中空间关系的表达方式的论文和有关“框架语义学”的论文。这四篇对于认知语言学的建立有着里程碑的意义。随后,Lakoff和Langacker于1987年分别出版了《女人、火和危险事物》和《认知语法基础》这两部著作,从此,认知语言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掀起了了一场语言学的新的思潮。认知语言学在国内诞生的标志则是由戴浩一原著、黄河翻译,发表在1988年《国外语言学》上的《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随着这篇论文的发表,认知语言学在国内掀起了一场语言学的革命。如沈家煊对《认知语法基础》的评价,并且有“有界”和“无界”的概念解释数量范畴对“盛碗里两条鱼”等这类双宾结构的制约作用;石毓智对《女人、火和危险的事物》一书的评价;刘宁生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解释汉语空间关系的表达;张敏的《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和袁毓林的《语言的认知研究与计算分析》运用认知语言的基本概念解释一些具体的汉语语法现象……沈家煊、石毓智、束定芳、熊学亮、张辉等学者的专著出版,极大地推动了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为我们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对于认知语言学的定义,我们参照王寅的《认知语言学》对其的解释:“坚持体验哲学观,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并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作出统一解释的、新兴的、跨领域的学科。”认知语言学掀起了语言学界的一场革命,打破了以往的以语法为中心的语言学研究观念,为研究语言真正的本质开创了新的里程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