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郭店楚简中子思著述考》(上) (2)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思问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第一章:《五行》: “五行学说”的思想总纲  
    第一节. 简本《五行》的篇章结构  
    在《非十二子》中荀子批判子思“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然而子思关于“五行”的著述亡佚甚早。《隋志》、《唐志》著录的《子思子》七卷本中可能已没有此篇。因为唐人杨倞在注《荀子》“谓之五行”时采用的是当时人们熟悉的五常:“五行,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也”,而非“仁义礼智圣”。   
    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甲本及古佚书四种,庞朴先生将其中一种佚书命名为《五行篇》,认为马王堆帛书解开了思孟五行说之谜,帛书中的“仁义礼智圣”才是荀子所说的“五行”, [18]魏启鹏先生根据思想特点断定其为“战国前期子思氏之儒的作品”,[19]不过由于帛书的年代较晚,且在“经”外还有“说”, “经”与“说”在当时又不可避免地被当作了一个整体来看待,于是当时学者认为帛书《五行》只是思孟后学的作品,甚至很多学者根本否定帛书的“五行”说。[20]  
    这次郭店楚墓再次出土楚简《五行》,与帛书《五行》相比,只有“经”没有“说”。郭店一号楚墓的墓葬时代为公元前三百年左右。竹简制作时代自然早于墓葬时代, 子思卒于公元前五世纪末,到郭店墓下葬不过百年,按时间推算,简本《五行》成书即使不在子思生活的年代,至少不会晚于子思的再传弟子,因此《五行》篇纵使不是子思亲手写就,也应该是其再传弟子根据子思口述经文记录整理而成的经典,因此可以看作是子思的著述或著作,正如《论语》被视为孔子的著述一样。  
    通过简本与帛本的比照研究,学界普遍认为简本更为原始,胜于帛本,能显示出《五行》篇的本来风貌。[21]对郭店楚简《五行》篇的编连学界争论不大,简本《五行》与《缁衣》同抄于一卷,共二   十八章(本文采用李零先生的分章[22])。通过研读,笔者将简本大致分成以下四段:[23]  
    1.五行。仁型[24]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型于内谓之行。义型于内谓之德之1行,不型于内谓之行。礼型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型于内谓之2(行。智)型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型于内谓之行。圣型于内谓之德3之行,不型于内谓之行。  
    2.德之行五和谓之德,四行和谓之善。善,人4道也;德,天道也。君子亡中心之忧则无中心之智,亡中心之智则无中心5[之悦],亡中心[之悦则不]安,不安则不乐,不乐则无德。  
    楚简《五行》与帛书《五行》在这一章上差异甚大。首先,简本开篇标有“五行”二字,而帛书没有。从古书命名的惯例来看,这两个字有命篇作用,从文章来看,它有提纲挈领之义,所以这两个字不可删除。其次,简本“五行”以仁、义、礼、智、圣为序,帛本则以仁、智、义、礼、圣为序。帛本明显是混乱的。郭沂先生认为,“它们皆经后人改窜,皆非原始,而本来的次序应该是圣、智、仁、义、礼”。[25],主要理由是除本章外,全书在谈到五行的时候,都是以圣、智、仁、义、礼为序的并且帛本的“智”仍居第二位,或为这种次序的遗迹,进而认为简本抄写的时候,孟子学说盛行,于是抄手据以改窜。  
    那么简本到底是子思最初的著述实录,还是被窜改了呢?我认为简本的五行顺序是原始面貌。因为:一、在前面的篇章分析中我们看到简本在论述“人道”时以“仁、义、礼”开篇,然后便是“聪”、“明”(“圣”、“智”),“仁、义、礼、智、圣”的顺序在行文中已有体现。二、简本论述“天道”以“仁、智、圣”为序,论述“人道”以““仁、义、礼”开篇,由下到上,由里到外,仁都是起点,将“仁”置于首位,将最高之德“圣”置于最后,是合宜的,也与儒家对“人道”的重视相合。三、与其说是抄手被孟子影响,不如说是孟子承袭了子思的“五行”与“四行”顺序。对子思首倡的“五行”孟子“和之”,因此孟子的言论:“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26]、“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朱熹曰:“人,衍字。”)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27]等等正可成为简本顺序原始的一个旁证。  
    此段开篇就提出德必须“德之行”的主张,将“仁”“义”“礼”“智”“圣”定义为“五行”,并指出五行相和是“德”,四行相和为“善”。这一段是全书总纲,因为“德之行”无疑是全篇论述的重心,而以下的文字又是通过 “天道”与“人道”来展开的。  
    3.五行皆形于内而时行6之,谓之君[子]五行皆形于内而时行之,谓之君[子]。士有志于君子道谓之志士。善弗为无近,德弗7志不成,智弗思不得。思不精不察,思不长[不得,思不轻]不形。不形不安,不安不乐,不乐8无德。  
    4.不仁思不能清;不智,思不能长。不仁不智。未见君子,忧心9不能   ;既见君子,心不能悦。“亦既见之,亦既觏之,我心则10(悦)”,此之谓也。 不仁,思不能清;不圣,思不能轻。不仁不圣。11未见君子,忧心不能忡忡;既见君子,心不能降。  
    5.仁之思也精,精12则察,察则安,安则温,温则悦,悦则戚,戚则亲,亲则爱,爱则玉色,玉色则形,形则仁。13  
    6.智之思也长,长则得,得则不忘,不忘则明,明则见贤人,见贤人则玉色,玉色则形,形14则智。  
    7.圣之思也轻,轻则型,型则不亡,不亡则聪,聪则闻君子道,闻君子道则玉音,玉音则型,型15则圣。  
    8.“淑人君子,其仪一兮。”能为一,然后能为君子,君子慎其独也。16  
    9.“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能差池其羽,然后能至哀。君子慎其17(独也)。  
    此段提出“五行皆型与内而时行之,谓之君子”,这里的君子显然是有志于与天道相和的“为德君子”。为德君子作为天地中的人而非社会中的人来面对天道,因此第四章到第七章着力围绕“仁” 、“智”、“圣”这三者的 “型于内”也即“思”(内心的行为)来展开,并没涉及“五行”中与人群社会相关的“礼”与“义”,尽管没有具体涉及“礼”与“义”,但“仁,义礼所由生也”,(31简),所以仍是“五行相和”之“德”。第八章和第九章指出要达到五行相和,实现天道,君子必须“慎独”[28],也就是需要有保持内心专一状态的修为,“能为一,然后能为君子,慎其独也”。  
    10.君子之为善也,有与始,有与终也。君子之为德也,有与始,无与终也。18金声而玉振之,有德者也。  
    11.金声,善也;玉音,圣也。善,19人道也;德,天道也。唯有德者然后能金声而玉振之。不聪不明,不圣不20智,不智不仁,不仁不安,不安不乐,不乐无德。  
    “德”是天道,“善”是人道,天道是有始无终的,而人道却可以有始有终,天道与人道应该谐和,当然这只有在与天道为一的“有德者”那里才能得以实现,也就是“金声而玉振”。这里的“金声而玉振”,饶宗颐先生认为“盖取乐为喻。……以此比德之起始与完成,有如金奏之敲悬搏与击玉磬也。德之成亦如乐之成”[29]。  
    此段是个承上启下的段落,接着的第四段(第十二章到第二十八章)[30]以“仁”“义”“礼”开篇,站在 “君子之为善”角度,重点阐发天道如何在人道的体现与实现。由于这段占了全文大半的篇幅,本文将它再分成两个部分进行讨论:  
    12.不变不悦,不悦不戚,不戚不亲,不亲不爱,不爱不仁。  
    13.不直不肆 ,不肆不果,不果21不简,不简不行,不行不义。  
    14.不远不敬,不敬不严,不严不尊,不尊不恭,不恭亡礼。  
    15.未尝22闻君子道,谓之不聪。未尝见贤人,谓之不明。闻君子道而不知23其君子道也,谓之不圣。见贤人而不知其有德也,谓之不智。24  
    16.见而知之,智也。闻而知之,圣也。明明,智也。赫赫,圣也。“明明在下,赫赫25在上”,此之谓也。  
    17.闻君子道,聪也。闻而知之,圣也。圣人知天26道也。知而行之,义也。行之而时,德也。见贤人,明也。见而知之27,智也。知而安之,仁也。安而敬之,礼也。圣,知礼乐之所由生也,五28(行之所和)也。和则乐,乐则有德,有德则邦家兴。文王之示也如此。“文29(王在上,於昭)於天”此之谓也。  
    18.见而知之,智也。知而安之,仁也。安30而行之,义也。行而敬之,礼也。仁义,礼智所由生也,四行之所和也。和31则同,同则善。  
    这一部分首先并举了何谓“不仁”、“不义”、“不礼”,之后着墨于“聪”(闻)、“明”(见)与“圣”、“智”的关系,以天道与人道的关系为轴,论述“五行”,并提出“四行之所和也,和则同,同则善。”,天道的境界是“乐”,所谓“非乐不德”“乐则有德”,而人道的境界乃是“同”,由于“为善”的君子是立足于社会人伦之道的,因此“五行”中的“仁”、“义”、“礼”在这里自然成为被关注的焦点,就象五行中的“仁”、“智”、“圣”是前文关乎‘为德”君子的中心论题一样。  
    19.颜色容貌温,变也。以其中心与人交,悦也。中心悦旃,迁32于兄弟,戚也。戚而信之,亲[也],亲而笃之,爱也。爱父,其攸爱人,仁也。”  
    20.中心33辩然而正行之,直也。直而遂之,肆也。肆而不畏强御,果也。不34以小道害大道,简也。有大罪而大诛之,行也。贵贵,其等尊贤,义也。35  
    21.其外心与人交,远也。远而庄之,敬也。敬而不懈,严也。严而畏36之,尊也。尊而不骄,恭也。恭而博交,礼也。。  
    22.不简,不行,不匿,不辩37于道。有大罪而大诛之,简也。有小罪而亦赦之,匿也。有大罪而弗大38诛也,不行也。有小罪而弗赦也,不察于道也。  
    23.简之为言犹纟柬39也,大而晏者也。匿之为言也犹匿匿也,小而访者也。简,义之方也;匿40,仁之方也。刚,义之方;柔,仁之方也。“不强不 ,不刚不柔”,此之谓41也。  
    24.君子集大成。能进之为君子,弗能进也,各止于其里。人而42晏者,能有取也。小而轸者,能有取也。胥   达诸君子道,谓之贤。君43子知而举之,谓之尊贤。知而事之,谓之尊贤者也。(前,王公之尊贤者也);后,士之尊贤者也。44  
    25.耳目鼻口手足六者,心之役也。心曰唯,莫敢不唯,诺,莫敢不如诺,45进,莫敢不进;後,莫敢不後;深 ,莫敢不深;浅,莫敢不浅。和则同,同则善。46  
    26.目而知之,谓之进之。喻而知之,谓之进之。譬而知之,谓之进之。47几而知之,天也。“上帝临汝,毋贰尔心”,此之谓也。  
    27.天施诸其人,天也。其48人施诸人,狭也。  
    28.闻道而悦者,好仁者也。闻道而畏者,好49义者也。闻道而恭者,好礼者也。闻道而乐者。好德者也。50  
    这里首先从社会人伦的角度定义何谓“仁”、“义”、“礼”,然后呼应并深入前文对“不仁”、“不义”、“不礼”的阐发。在提出“君子集大成”之后,指出“耳目鼻口手足六者,心之役也。…… 和则同,同则善。”也就是需要通过心与身的统一达到“四行”相和以实现“人道” 。  
    从以上的篇章分析我们知道简本《五行》以 “德之行”为全文中心,以“天道”、“人道”来展开全篇。从篇幅来看,《五行》的重点落在了“人道”,可见子思的“五行”学说是有其现实性意义与指向的,并不是徒然为着谈玄论道。简本《五行》是子思“五行”学说的基本纲领。“德之行”要求“型与内”,“心”便不可避免会成为重要概念,需要阐发。“五行之和”、“四行之和”同样仰赖于心,那么是否可能又如何才能实现“和则同,同则善”呢? 简书《性自命出》以“心(情)性”理论以及“教化”理论作了解答,至于可以实现于“心”的“四行之和”也即“人道”如何在社会中展开,成为“治国之道”、“为君之道”和“人伦之道”,子思用《成之闻之》、《尊德义》、 和《六德》三篇进行了阐述。  
    “德之行”和“天道人道”是简本《五行》的重点,因此下面两节将分别对它们进行一些探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