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上可以看出,面对一个跨越历史年代的古老文本,教师和学生都能结合现今的社会文化背景及自身的知识结构、生活经历、个性禀赋等形成解释者的视域,并能展开该视域与文本自身视域的对话。对话的结果并不是脱离现实服从于文本的视域,也不是用现时的视域去改变文本。而是师生双方都能从对作品的研读中反观自身,发现新的意义,从中获得新的认识。那么这样一来,课堂的效果就不仅仅局限在那45分钟了,课后的思考和讨论会延续下去。课堂也不单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单方面地获得知识,而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能在与作品的对话中扩大视野,丰富生活。在共同的学习中,师生会一起加深对我国古代文学的热爱,从而使我国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化能更广泛地存在于现时的人们当中。古文难教,学生厌学的情况也会有所改观。我想,这也许才是真正的教学相长吧。 作者:袁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