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教育研究 >

民俗文化在幼儿中的传承和继承(2)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中国民俗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二、让民间游戏融入幼儿生活 
    幼儿民间游戏使用的玩具十分简单、廉价,一般都来自日常生活和自然的材料及半成品,甚至没有玩具也可以用替代物。如几块小石头几颗玉米粒,即可以玩“抓棋子”;几粒木珠或几颗废旧钮扣或瓶盖串起来,便可以玩“跳格格”等等。这些石头、沙、废旧物品等材料价廉物美,并且,由于这些材料没有固定的形式,不表现某一具体的物品,儿童在游戏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随意将材料进行加工和改造。有的游戏甚至只用幼儿的手、脚或身体的某些部位、某个动作就可以进行。
    三、让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因此,我们将幼儿园素质教育与民间艺术教育活动有效融合,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以素质教育为突破口,以艺术教育为主线”的园本理念,通过恰当的形式将民间民俗文化传递给孩子,逐步形成这种新型的园本特色教育模式。 
    (一)采用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培养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中华民族艺术文化博大精深,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幼儿的兴趣,如:民间文学(童谣与童话、传说、神话、寓言故事、谚语与谜语双簧、三句半等),民间音乐(歌曲、舞蹈、乐曲、戏曲等);民间美术(绘画:年画、印染画、手工、刺绣、剪纸、泥塑、中国结等),民间游戏(活动的扯铃,彩色的毽子、滚铁环、跳房子、跳皮筋等)用以在幼儿各类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系统的民间艺术启蒙教育活动。 
    (二)结合主题,不断更新民间艺术教育环境。陈旧的环境、材料不容易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应根据教育主题和教学内容的变换随时更换环境布置和材料投放,逐步提高幼儿对民间艺术美的理解力和欣赏水平。如利用八月十五中秋节、冬至吃饺子、熬腊八粥、端午节吃粽子、清明前后放风筝等民俗来设计不同的民俗环境,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知民俗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幼儿的传统文化教育博大精深,是充满诱惑力的教育工程。所以在开展课程中融入民间文化教育研究的实践中,我们要用“心”体验,用“意”创造,用“情”耕耘,让民俗文化走进幼儿园,让民俗文化在孩子们身上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让孩子们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巨大魅力。(作者:杜晓霞 )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