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幼波/讲(龙江书院2008年7月5日14:30-16:30) 今天我们来学习《太极图说》。本来一开始是想请胥老师讲的,但是胥老师这几周忙不过来,我就只好顶上来讲讲看。学完了《通书》,再来看《太极图说》,就会有很深的感觉。《通书》的核心思想与《太极图说》是一致的,只不过《太极图说》更精炼,纯粹用的是符号语言,概念也是点到即止,是整个周子学说的一个大纲。而《通书》呢,不仅有形而上的宇宙观、世界观,还具体到了形而下的社会道德、伦理,乃至儒家修齐治平等一系列的东西,它全都包含在里面了。 有了《通书》的基础,我们再把《太极图说》也拿来学习了,就把周敦颐先生的思想精华一次性学完了,而且学习《太极图说》也是一个精神提纯的过程。但是,仅仅一次课来讲,时间安排还是有点紧,学习过程中我们就不能很细地一句句讲了,只能把大概的东西理一下。 我们发给同修们的资料,是朱熹的注解,前面粗体的部分是原文,下面是朱熹的解释。朱熹一直以周子二程的传人自居,对儒学的贡献也很大。他对四书全部进行了注解,并将之定为儒学的经典著作。在以前,四书是没有这么高的地位,也没有这么确定下来。朱熹对《太极图说》的解释,我看了一下,说得还是比较玄,如果古文的底子不够,看朱熹的解释就会很麻烦,很难读懂,尤其是涉及到阴阳五行方面的术语很多。所以,我们今天基本抛开朱熹的解释,就以说图为主。至于有兴趣读朱解的朋友,可以下来自已看。 我们现在到青羊宫也好,到道家的其它一些道观里也好,都会看到太极图。一般人都以为太极图是道教的专利,实际上,太极图是儒家的专利,后来被道教反客为主借用了。使太极理论真正形成,把它真正推广和发挥出来的,还是周敦颐先生的《太极图说》。我们后来看到的太极图,是由一个圆圈里面的两条阴阳鱼,还有圈外的单八卦组成。这个标准的太极图一般叫“伏羲先天图”,出现得较晚,我没作具体的考证。我看到的资料,最早是从明代任道逊那里传出,他还写了一些咏太极的诗,这里录两首,供大家赏玩。 其一 太极中分一气旋,两仪四象五行全。 先天八卦浑沦具,万物何尝出此圆。 其二 造化根源文字祖,图成太极自天然。 当时早见周夫子,不费钻研作正传。 自从后面这个“伏羲先天图”出来以后,周敦颐先生的太极图就逐渐被人们忽视了。因为后者那种符号化的语言,那种一阴一阳、灵动活泼、浑然天成的图象,更具有神秘而抽象的美学意味,更容易被人接受。甚至于韩国人把它改头换面,放在自己的国旗上,也很巴适,所以韩国人又被叫做太极虎。虽然后后胜于前前,但可以肯定的是,周敦颐先生的太极图问世在先,而伏羲先天图传之在后,估计是后人伪托伏羲之名而作。 周敦颐先生画这个太极图也有他的渊源。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天文观、宇宙观,用图象的形式来表示,唐代以前都很少见。最早是佛教,尤其是禅宗运用了很多图像来表示禅理。禅宗标榜不立文字,是怕学人执著在文字上。但是,你真的一丝不挂、一法不立,这个道、这个心灯又怎么能传得下去呢?所以,有人就用图象这么恍兮惚兮地表示一下,也算是落在了第二头的方便接引。最早运用这种方法的禅师,可能要推衍到石头希迁和尚那里。石头和尚是六祖的小弟子,后来到了青原行思那里继续深造,成为一代大祖师。他写了个修行的口诀叫做《参同契》,把易学的思想纳入到了禅门的修行中来。《参同契》里面有些句子相当有意思,比如:“当明中有暗,勿以暗相随;当暗中有明,勿以明相睹。”就是说你的内心、你的思维处在明的状态时,你要知道有暗,有一个不可知、不可得的东西在背后,但是你又不能随了这个无思无记的东西落入死水一潭中去;当你的心识处于昏暗不明的状态时,你要提起这一念灵知的明来,但又要防止过了头。用《易经》知位守位的道理来讲,当你处在阳位时,你要知道阴位的存在,但是不要念头一随就转入阴位了;当你处在阴位的时候,你也要知道阳位,但也不能念头随着就转入阳位。总之要知位、守位,与周围环境和谐一致,不落一丝痕迹,始终处在太极图黑白分明的那条线上,可阴可阳,可进可退,始终保持心识的灵觉状态。石头和尚的《参同契》里面有很多易学的思想,传说也是有图像的,但是从我看到的资料里面还没有查到。 到了唐朝南阳忠国师那里,他就喜欢直接用圆相符号把禅意表现出来。比如有人来问:“什么是禅?”忠国师就伸出指头在空气里划一个圈,反问来参的人:“会么?”据说,南阳忠国师曾画过九十六种圆相,用圆相符号来代表形而上的宇宙观,也表示禅的不可说不可说。后来,禅宗到了沩仰宗这一派,他们的禅法讲究细致绵密、方圆默契,是禅宗里面把修行跟《易经》结合得很紧密的宗派。因为沩仰宗的第二代祖师仰山,就是从南阳忠国师的徒弟耽源手里学过禅法,后来沩仰宗的香严智闲禅师也与南阳忠国师有缘。记得我们讲《通书》的时候就讲过香严禅师,他有一首著名的禅偈:“我有一机,瞬目示伊,若人不会,别唤沙弥。”后来成为如来禅与祖师禅分野的标志。香严之所以开悟,也是因为被沩山所激,一个人跑到南阳忠国师的墓前,搭了个茅草棚,还说自己一辈子就住在这里当粥食僧,不走了。结果有一天他在地里耕作,拾起一块瓦片随意扔进竹林中,“哗啦”一声,他突然就顿悟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