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创新型人才培育呼唤创新型校园文化 创新能力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教育的核心是培育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大学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当务之急是注重创新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育和竞争优势的确立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大学要提供全面的人才支持,必须深刻认识校园文化的价值和其所肩负的使命。校园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造就一代新人,也是大学应当承担的一项重大文化使命。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培育创新型人才,引领社会文化,首先必须发展、创新大学的校园文化,发展大学的个性文化。 (一)创新素质的内涵 创新的主体是人。创新人才是指有高度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能创造人类前所未有的新思想、新事物的人才。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是指大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在创新活动中发挥作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或素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大都表现为一种创新的潜能,一种创新的潜在的素质。 (二)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主要包括一定的物质环境和文化活动。校园文化的发展既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交往、沟通与合作,以健康、积极的人格和心态适应社会,也能培养学生的求真意识和创造力,激励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加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二、当前创新型校园文化缺失下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育现状 传统的教育模式重知识灌输轻智力启发,培育出的学生缺乏独立性、个性和思考力,自然也就缺乏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据调查,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问题意识薄弱、创新能力不足的缺陷。 (一)创新目标模糊。如果不清楚创新的目标,学生难免忽视对自身创新素质的培育。大学生们时常面临这样的尴尬境遇,一方面感觉自己能做的工作好像很多,另一方面却不清楚自己适合哪份职业。这导致有些毕业生工作选择上没有方向性,有点随波逐流。 (二)创新动力不足。高校为社会服务的职责难免使校园文化渗透市场化的价值取向,大学中的许多活动更功利、世俗。这扰乱了学生的价值观念,使学生的创新动力匮乏。学生缺乏创新的源动力,缺少最本真的激励。 (三)创新能力偏弱。缺乏核心竞争力也是需加强学生创新素质培育的关键因素。传统的“接受”文化使青年学生习惯于循规蹈矩,不善于独立思考,不敢质疑提异,不愿接受多元共存,只是一味地用所谓的传统、经验和惯例包装自己的头脑,最终导致个体的平庸。 三、以校园文化创新促进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育 校园是学校精神、学术和文化的载体,是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重要基地。探索建立“开放、多元、竞争、有序”的校园文化格局,有利于创新思想的诞生和孕育。 (一)坚持校园文化的精神引领和支撑作用,浓厚校园创新氛围 1.坚持校园精神文化的引领性。大学引领文化的功能体现在继承并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借鉴并传播先进的外来文化、创造并培育引领时代的新型文化。大学是社会文化的辐射源,大学的文化创新性对于社会有一种引领的作用。这种新型文化涵养着校园学子,能唤醒学生人格的心灵,激活大学生的创新潜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