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车运营体制未能理顺的情况下,单纯增加政府财政投入,未必能使学生受惠。 重庆部分小学校近日对校车进行升级改造,与此同时,部分学校的校车费却出现飙涨,小学生莹莹(化名)的校车费,从最初的每学期800元现已涨至2350元,部分学生家长嫌费用太贵而放弃乘坐。而校方表示,剩下的学生须按人头摊算费用,继续加价(9月24日《重庆晨报》)。 其实不止是重庆,此前在国内许多大中城市,都曾传出校车费飙涨的新闻,而且涨价的幅度,都令人咋舌,家长们苦不堪言,却又无可奈何。校车费飙涨,据称都是因为成本推动,如车辆的购置和日常维护,油价上涨等等,无可否认,这样的涨价因素确实存在,但是,这些至于让校车费动辄翻倍上涨吗? 以重庆小学生莹莹的个案为例,她从家打车到学校来回不过34元,而校车费上涨后,其每天交通费将达到28元,校车费与打车费几乎相差不了多少。而去年,上海许多学校校车费上涨之后,许多家长同样惊呼,一月四五百的校车费已经赶上打车费了。校车费赶上打车费,这显然很不正常,众所周知,出租车作为小车加上较高的空驶率,所以其运营成本是比较高,而校车多为大车,运营成本要低得多,再加上校车往往还享受到政府的各种补贴优惠政策,因此,校车费理应比打车费低很多才是。 可见,“成本”推动校车费上涨,其实水分很大。现在许多学校总是拿校车成本作为涨价的理由,但鲜有能为家长提供一份详细的成本清单,近两年,虽然油价确实在涨,但由于政府开始增加对校车的补贴,有的地方甚至把校车购置费用纳入财政预算,所以,在有些地方,校车的成本可能反而降低了。 校车费飙涨,根子其实在校车运营和管理体制。大多数学校的校车是从校外的公司租赁,而这些校车租赁公司往往缺乏充分竞争,它们获得校车经营权,往往不需要通过竞标,它们的服务,也没有考核和评估,缺乏一个淘汰机制。这样的情况下校车的运营,形同一个垄断行业。既然是垄断,高价收费和低质服务也成了必然。 眼下,由于学生往返学校之间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舆论一再呼吁加大对校车的投入。但是,在校车运营体制未能理顺的情况下,单纯增加政府财政投入,未必能使学生受惠,而可能会成为一些利益集团的饕餮盛宴。 理顺校车运营体制,或许可以采取由政府主办的,公益化的校车服务,或可以由政府向社会购买校车。但无论如何,监管不能成为真空,尤其是,作为利益最密切的相关方,学生家长应成为校车监管的主体,如此,低收费的校车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国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