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怒难犯,来自中国5所知名大学的校长代表在两会新闻中心接受采访时一一表示:“ 对待学术腐败要坚持严肃的立场,决不姑息,必须严惩。” 值得欣慰,国家领导、科学大师、教育精英和大学官员都能够用如此犀利的眼光和开放的胸怀直视中国教育的现状和隐患,令海内外所有中国人希望尚存。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洋倚重,“舶来品”声名鹊起,会说流利中国话的外籍人士逐渐蚕食中国稀缺的媒体舞台可谓热闹非凡,正在成为一景。 还有最近沸沸扬扬的北京考区理科状元李泰伯在申请美国哈佛、史丹福、耶鲁十几所名校时惨遭滑铁卢,让母校中国人大附中和很多家长深深不解。李泰伯牛的很,蜚声北京城,属于标准的“考试-竞赛型”学生。他曾三次获得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北京赛区一等奖,高考总分703分再加上20分竞赛加分。此外,在社会活动方面也是佼佼者,他同时还是人大附中第一实验班的班长、人大附中学生会主席、模拟联合国大会主席。咋一看就是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尖子学生,这样的学生从理论上讲应该为美国名校竞相追逐才怪,为什么惨重拒绝?是不是美国大学犯傻? 我们可能不知道,美国人压根儿不欣赏这一类学生。 他们固执地将“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视之为“考试机器”,几乎是一种轻蔑鄙夷的负面印象。而我们近些年为了适应美国大学的录取需要而刻意为学生堆砌和打造的各种头衔、资格或经历,也给“不拐弯”的美国大学的录取官员和教授一种人工操作的明显痕迹或造假嫌疑。 美国教育秉持育人做人的态度,更看重学生的真诚、爱心以及持之以恒的内在素质和兴趣爱好。表面上,北京状元惨遭美国名校拒绝,实际上是美国学界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国教育理念和模式的不认可,于是学生成为这一波的“替罪羊”,首当其冲。在北京状元样样拔尖的阅历上,美国人一下子抓住了中国教育的软肋,他们转而怀疑李泰伯的品格和诚信,因为他们从常识上不理解他怎么可能同时还是一个合格的班长、学生会主席和模拟联大主席。于是,状元的光环消失了,李泰伯同学至少这一次出师不利。不过,好一个小李子,大将风度,不急不躁,坦然面对,并从自己主观上找原因。 做好一个现代学者并非易事。 学者根据过去的数据和资料建立经验模型,以此解释当今社会存在的经济危机,由此得出独到的破解之道,并预测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是过去和现在对经济学家研究方法的一般描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