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杀老师?!刚刚过去的这个十月,接连发生的弑师案震惊全国。 在素以尊师重教为传统的中国,有些学校的师生关系何以紧张到如此地步?师道尊严何以被践踏到如此地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虽然分别发生在山西、浙江和北京的三起弑师案,是诱发原因各不相同的极端个别事件,但在一些校园里,师生关系异化却已是不争的事实。不少专家建议,在师生关系异化的现在,重新树立教师的尊严,重建师生关系,既是教育界面临的挑战,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校园不再是世外桃源 异化的直接表现,是教师威信的降低甚至丧失。如今,学生冲撞老师或者家长动辄到学校找老师讨说法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以至老师不敢批评、惩戒学生也成了普遍现象。 有意思的是,在教师威信下降的同时,教师们在节日期间收到的礼物档次却不断抬升。在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李进看来,这种“礼遇”不但不能体现出尊师重教,反而将师生关系等同于金钱关系。损害教师尊严的同时,也在学生的心里埋下了不尊重教师的种子。 不过,这并非造成师生关系异化的根本原因。 不得不承认,今日的校园,已经不是世外桃源,传统教育形态因此受到严峻挑战。一方面,正如李进所说,如今的学生在信息大爆炸、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环境中成长,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自我意识强而责任意识弱;另一方面,则如闸北区教育局副局长袁园所言,今天的学生除了背负学业负担之外,也通过各种渠道,感受着来自社会的压力,迫切需要细致有效的心理调适。简言之,现在的学生,比过去更加需要品格教育与价值观引导,但一些教师在思想上没有跟上这种变化,仍然把师生双方的角色,定位在过去的绝对权威和绝对服从上,在教育方式和手段上沿用过去的做法,造成了师生间的隔阂;尤其是当教师面临新的形势,却缺乏行之有效的德育和疏导手段时,教育变成了只教学不育人,又何谈树立学生对于师生这种传统伦理关系的敬畏之心和感恩之情? 弑师案折射教育困境 然而,一味指责教师没有尽职显然也有失公允,弑师案其实正折射出教师以及整个教育所面临的现实困境。袁园和李进都直言不讳地表示,时至今日,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已经越来越现实,教育目的正从过去的传道、授业、解惑,简化成今天的升学与就业。这种改变,导致教师身陷各类量化的考核和评价指标,中小学教师受困于升学压力,高校教师则忙于写论文、出成果、评职称。教师既缺乏动力、也没有精力和心思去传授学生课本之外的东西,更遑论关心学生课堂以外的生活。采访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学老师就这样向记者表示:“别说我不关心学生,我连家人都没时间关心!” 建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已是当务之急!三起弑师案发生之后,有网友将今日的师生关系类比于当初的医患关系。这真是一种独具慧眼的发现。人们或许还记得医患关系的恶化“路径”:从公益化到产业化——个别极端事件发生——从业人员形象恶化——双方矛盾激化互不信任。这条路径的前半段,和如今的师生关系是何等相似!医患矛盾的恶果到了今天已经完全显现,有识之士纷纷呼吁:不能让师生关系重蹈医患关系的覆辙! 构建教师的人格力量 李进认为,现代社会维系师道尊严,不能再靠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是有赖于教师的人格力量。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更需要从制度上为教师松绑,让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各种社会压力中解脱出来。在李进看来,虽然教改已推行多年,但重点大多放在课程改革上,而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科至上、分数至上的现状,只有当教育回归了教育本质和教育核心价值,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才能得以建立。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同样离不开尊师重教氛围在全社会的重塑。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吴刚指出,在强调关心学生的同时,全社会也应该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教师;在强调师生地位平等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师生间客观存在的角色差异,从而对教师正当的教育和惩戒行为予以支持,为教师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创造健康的社会环境。这样的基础上建立起的师生关系,才是真正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本报记者邵岭 姜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