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大正式撤销了一个名为“公共经济管理研究中心”的挂靠机构,理由是违规聘任研究员等行为。按说,一所大学撤销校内的一个研究中心,并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然而,这一消息却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记者调查发现,导致这一研究中心被撤的导火索是“唐骏事件”。在该事件中,力挺唐骏的“西大校友”禹晋永,有一个头衔就是北京大学公共经济管理研究中心理事长、高级研究员,且禹晋永对外也经常以这个身份参与活动并发表言论。而据打假人士方舟子的调查,所谓“北京大学公共经济管理研究中心”与北大基本没有关系,它不是一所学术机构,而是一家“搞培训、卖保健品的企业”,法人代表也非北大。而这家企业与北大的最大联系也许就是它的办公地址在北大。 其实,北大的通知并没有把这个中心的相关问题说得那么详细。如果这个“研究中心”真在干“研究”的事,只是违规聘任研究员,大可整改,而不至于被撤销。如果因违规聘任研究员就撤销,基本上坐实了方舟子的调查——这就是一个借北大之名,行利益交换之实的伪研究机构。 我并不怀疑大学一些研究中心成立的初衷,确实是想突破现有的学术研究管理体系,搭架一个开放的平台,搞一些学术研究活动。因此,在研究中心成立时,得到领导的支持,也有更为灵活的运作机制,包括外聘研究员。然而,当真正的学术研究由于受经费、环境等因素制约,难以开展之后,一些研究中心就开始靠着大学这棵大树做起其他生意,包括贩卖研究员聘书、兜售文凭。 研究中心的这些生意,本质上说就是欺诈。以聘任研究员来说,此“研究员”绝非职称系列的研究员(职称系列的研究员需经材料送审、初评、中评、高级职称委员会终评等环节),而就是一般的研究人员,中心自己聘任即可。但研究中心一操作,就变为了与教授一样的研究员,再套上学校校名,俨然就成为大学的特聘研究员。一些企业老板,显然看重这一头衔可以给自己带来的社会地位,因此也就乐于交“参评费”,取得研究员资格。试想,有的老板为了获得一纸名校培训证书,都愿意掏大笔钱参加所谓总裁培训班,更何况出一笔钱就成为堂堂北大的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更重要的是,大多数对大学内部管理不知情的公众,并不知道此“中心”非学校真正的研究中心,此“研究员”究竟与真正的研究员有何区别。 问题在于,大学对这些情况难道没有觉察?以笔者的观察,其实大学对此是十分清楚的,但却视而不见。原因有三。其一,这些研究中心在成立时,大都得到领导的支持,甚至有的研究机构就由领导担任名誉主任。因此只要中心不闹出太出格的事,不被媒体曝光,不被受骗者起诉,大学领导也就睁只眼闭只眼。像北大公共经济管理研究中心,如果没有“唐骏事件”,没有禹晋永一直以这个中心的研究员头衔抛头露面,引起社会关注,很有可能继续做他们的生意,而相安无事。 其二,研究中心并不只顾自己挣钱,要盖章发聘书、证书,必然得向挂靠机构交管理费。这管理费交得越多,保护的力量也就越大,所以这次是北大校方决定撤销,而不是研究中心挂靠的政府管理学院出面处理。 其三,大学有时也需要“研究中心”解决一些问题。众所周知,兼职教授、荣誉博士、读博士等等已经成为大学与官员、老板进行资源共享的重要资源,虽然学术尊严已然不顾,但对于太过明显的、离开底线太远的“资源共享”,大学和官员、老板连自己都觉得难为情,说不过去。因此,聘任为某一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就变为两全其美的事。至于通过设立课题、开展论坛等,把学术平台变为经费运作平台,则更是某些人的拿手好戏。如此一来,研究中心的“违规活动”,也就合法化了。 大学里还有多少这样的“研究中心”呢?在权势交易、利益交易无处不在的环境中,如果一一查来,结果可能令人吃惊。当然,在当今的大学,发生任何事,恐怕都不会太令人吃惊了。因为如若大学爱惜自己的声誉,是绝不会容忍任何拿学校的品牌去做交易的行为的。(作者:熊丙奇 中国网专家博客文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