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教育研究 >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哲学审视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教育新闻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摘要:我国新一轮教育改革出现了“瓶颈”问题,但我们不能否认十几年来推行素质教育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应该把目前出现的问题看作是发展中的问题,既不能抱怨,更不能气馁。目前要突破教育改革的“瓶颈”,关键是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来评判和引领我国的教育改革。一是要坚持我国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仍然是量变而不是质变的判断;二是要使教育观念的变革遵循对立统一规律;三是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成效评估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关键词:基础教育 改革 “瓶颈”问题 哲学审视
    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标志的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在我国已艰难地走过了十个年头,尽管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目前仍有很多人在一味地责怪我们的教育,甚至再一次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大家既感到推行素质教育非常必要,又感到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则非常艰难,不知下一步如何是好。中国的教育改革出现了“瓶颈”问题。要突破这个“瓶颈”,首先要对十几年来我国探索和推行素质教育的成效进行客观的评价,然后是找出问题和进一步解决问题。就前者而言,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人持“教育改革不成功”之说,甚至认为这次教育改革是“失败的”。比较流行的说法是“素质教育搞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则愈演愈烈”。本人则持“成功”之说。尽管十几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困难重重、问题很多,但总体上应该是成功的、发展的。就问题而言,有人认为是教育体制问题,有人认为是教育思想观念问题,有人认为是教师素质问题,有人认为是整个社会的问题等等。这些判断都不无道理,但这些问题都不是容易解决的问题,也都不是关键问题。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而教育本身又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教育体制也已经在不断优化,而同样的体制下则有着迥然不同的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是无止境的,而每个教师都具有巨大的潜力,更何况我国有着极其丰富的教师资源。即使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也未必就能使我们的教育达到我们心中理想的境地。应该说,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育思想观念本身以及人们对教育思想观念的认同程度。我国不缺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不仅我国积淀了丰厚的教育思想传统,而且十几年来甚至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们就在不断的探索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可以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从实践的层面看,今天的人们既认同素质教育的理念,也认同应试教育的思想。之所以我国今天出现教育改革的“瓶颈”,主要是因为人们习惯用一种教育思想观念来要求所有的学校和教育者,并希望他们达到同样的认同水平所致。一些人看到,经过如此的努力,应试教育不仅没有被素质教育所代替,反而还占优势。所以,开始气馁、开始抱怨。这实际上是不科学的。我认为,目前我国的教育领域缺乏正确的哲学思想——方法论的引领。从我国当前的教育实际出发,必须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来评判和引领我国的教育改革。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等)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下面就谈点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我国新一轮教育改革仍然是量变而不是质变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量变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事物构成在空间中的排列顺序等的变化;质变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的变化,是本质的改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回顾我国十几年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不难看出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仍然是遵循着“量变”的规律,而不是“质变”。即是一场教育改革,而不是一场教育革命。一般而言,“革命”是直接对“已有”的否定,是“彻底打碎旧世界,建立新世界”,是质变;而“改革”则是对“已有”的调整、充实和提升,是量变。但现实中有不少人受思维惯性的影响习惯用教育革命的标准来衡量我国教育改革所取得的成果,从而得出不恰当的“悲观论调”。我认为,不仅过去的十几年,就是现在以及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的教育发展仍然是量变,仍然要走“教育改革之路”。如果从量变观出发,十几年来我国教育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是非常显著的,就是在教育观念的变革方面也是成效明显,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老百姓对教育的需求明显提高,而且渐趋多样化。十几年来,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受良好的教育已成了青少年的第一需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显强烈。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成人社会的教育需求也越来越大,不同形式的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如雨后春笋,学习型的社会正在逐步形成。另外,百姓对个体教育需求层次和目标的设计,也渐趋理性化和客观化。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目标设计不再是纯“理想化”,而是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受教育环境作更加切合实际的规划。如接受职业教育的人越来越多,“先就业再深造,学无晚时”的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独木桥”上已不再像以前那样拥挤了。
    二是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和主体性的关注明显增强。在以人为本、依法治教的理念影响下,广大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和突出其主体地位的意识明显增强。尽管体罚学生的现象还没有绝迹,但已明显减少。加之学生维权的意识增强,也促进教师逐步形成依法执教的理念。
    三是家长的素质教育思想也明显增强。随着高校的扩招、用人机制的改革以及素质教育思想的不断宣传,现在已有很多家长不再只关注孩子的文化课成绩,而是对孩子品德的养成和特长的培养普遍比以前重视,并明显地较以前更加重视孩子综合素质的养成。如社会上的各种特长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同时很多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童年快乐”。
    四是社会的人才观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人才选用市场化以后,人们越来越重视人的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知识或文凭。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包括公务员考试)不看文凭看才德。而且自主创业之风正在被社会倡导。“只要有真才实学就不怕无用武之地”已成为社会共识。
    因此,我认为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应着重引导国人看到我国教育改革取得的成就,并应把出现的问题看作是发展中的问题,而不是抱怨和手足无措。必须树立信心,毫不退缩,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推进我国的教育改革。
    二、教育观念的变革一定要遵循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核心范畴。对立统一规律也就是矛盾规律,即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或处在矛盾之中,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发展,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内在源泉。教育观念的变革就是不同教育观念之间的对立统一。
    纵观中外教育的发展史,从实践的层面看,从来没有出现过一种教育思想或理论完全替代了另一种教育思想或理论。不管是传统派的教育思想和现代派的教育思想,还是人文主义教育观和科学主义教育观,甚至包括人才选拔制度——荐举与考试,都是这样。尽管在某一时期某种教育思想或理论可能会占绝对优势,但必然是通过一定阶段的斗争和发展后,最终又达到与对立思想在新的发展阶段的相对融合与和谐。即教育思想与理论的发展也符合一般事物发展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所以,教育思想的斗争,目的不在于求得结果的谁胜谁负,而在于在斗争的过程中促变革,在变革的过程中求发展。
    我国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尽管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存在的问题也确实不少。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在教育改革的宏观思维方面出现了偏差:过于强调改革的否定性而忽视改革的兼容性。大家习惯采取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甚至出现矫枉过正的现象。从而使理论脱离实际,使理想脱离现实。根据我国目前教育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教育改革的宏观思维方面至少应树立以下几个对立统一观。
    ㈠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对立统一
    十几年来,人们一直在谴责应试教育,并把素质教育当作应试教育的对立面提出来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全国从上到下强力推行素质教育,明确要求用素质教育代替应试教育。但实践证明,不仅完全取缔应试教育很难做到,而且应试教育还很有市场。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反思:不能否认应试教育也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不能认为书本知识学得好的学生就一定能力差、品德差;不能认为学生学业成绩的差距就一定是应试教育造成的,谁敢保证实施素质教育就一定没有学业落后的学生;也不能把学生犯罪和自杀全归罪于应试教育,谁敢保证实施素质教育就一定没有犯罪和自杀的学生;更不能认为从事应试教育的教师就绝对不关心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学校不考试怎么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考试不排名次怎么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和竞争意识?甚至有人开始重新认识我们早已彻底否定的科举考试。问题不在考试本身,而在于考什么、怎么考以及考试的频度和如何看待考试。这里我不是在为应试教育唱赞歌,应试教育确实有很多弊端,但绝对不能完全否定应试教育。我们不能让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存,至少也应该让素质教育包含应试教育,必须给应试教育保留一片天空。这不仅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能很好地适应应试教育(不少老师反映,绝大部分成绩好的学生其他方面也很优秀),而且每一个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总有那么几个阶段是要接受应试教育的(如高考之前和考研之前等)。
    ㈡共性与个性发展的对立统一
    分析古今中外的教育目的,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育目的中既包含有人的共性的培养,又包含有人的个性的培养。就不同的教育目的的特点而言,或偏重于培养共性,或偏重于培养个性,或两者和谐兼顾。从历史的角度看,西方国家的教育目的中比较偏重于强调培养人的个性,东方国家的教育目的中则比较偏重于强调培养人的共性。而今天的人们已经清楚地看出了两者的各自利弊。我国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只强调培养人的共性,但八十年代倡导教育改革以后开始重视对人的个性的培养,并渐渐出现言必谈个性的现象,似乎淡忘了培养共性的重要性。实际上,科学的教育目的观必须是既要强调培养人的个性,又要强调培养人的共性。因为共性是构成社会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个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变革的前提(从人的心理因素而言,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力)。共性和个性共同构成人的素质,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共性的个性和具有个性的共性,并使两者和谐统一。我们不能一味的强调个性发展,因为个性有好坏之分。我们一定要强调培养人的良好个性。所谓良好个性,就是你的个性发展不能有损于你的共性养成和妨碍别人的个性养成。如果走极端必然不能使人和谐发展,也有害于社会。
    ㈢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的对立统一
    德、智、体、美、劳(劳动创造)五育在时空上存在着矛盾,但它们之间又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五育”中,任何一方面的存在和发展,都以其他方面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任何一方面的教育又包含着其他方面教育的成分和内容,且任何一方面教育的忽视也会影响到其他方面。德育的实施能够有效推动其他方面教育的完成,它是灵魂、是统帅,起到动力作用;智育为其他各育的实施提供科学知识和智力基础;体育为其他各育提供不可缺少的物质前提,体育也明显地具有各育的因素;美育可以启真、益德、健体,对人的全面发展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劳动创造的教育既是教育的内容,也是教育的目的所在,是其他各育成效的综合体现。总之,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是个整体的结构,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如果过分强调任何一个因素都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更不能人为地把各因素割裂开。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们曾过于强调德育和生产劳动教育而忽视智育,批判“智育第一”,结果使我国的教育蒙受损失;八十年代又强调智育而忽视德育和生产劳动教育等,又使我国教育产生新的偏离,从而引发了新一轮教育改革。这些教训应该记起。
    ㈣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的对立统一
    新一轮教育改革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就是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开展研究性学习和进行个性化教学等,要求教师要少讲,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常用的讲授法受到挑战,甚至提出“学生是上帝”、“教师是服务者”的新理念。实际上,是要让现代派的教育思想作为主流思想来代替传统派教育思想的主导地位。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这是行不通的。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派教育思想作为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派教育思想的对立面,曾红极一时,并影响全世界,但不久美国自己就开始批判杜威的思想了。尽管杜威的现代派教育思想仍在影响着世界的教育,但它至今不仅未能战胜传统派教育思想,而且其继承者们还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从传统派教育思想中汲取营养。我国“文革”期间的“教育革命”也给我们留下了惨痛的教训。在批判“师道尊严”的同时,将师生地位进行了彻底地置换,甚至鼓励学生整教师,又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当然,今天不能与“文革”期间同日而语,但如果我们一味地讲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如果我们只讲学生的权利而不讲教师的权利,则很难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我们应该明确现代派教育思想不等于现代教育思想。我认为现代教育思想应是传统派教育思想与现代派教育思想的结合,应该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结合起来,而不是只讲“学生中心”。
    三、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成效评估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哲学观点之一。教育思想和理论的价值也必须经过教育实践的检验,而教育的实践又是多层面、多类型的。尤其是偌大的中国,不仅教育类型多,而且教育发展极不均衡,我们很难做到从宏观到微观都用统一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或“规范”全国的教育。尤其是根据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制定的教育政策更要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的唯物主义哲学观,对教育实践不仅要分类指导而且要分类评估,绝不能搞一刀切。
    同样,在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新一轮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也绝不能过于理想化地期待教育改革的成果。我们既不能用个别的成功来苛求所有的学校,也不能用个别的失败来否定普遍的发展。同样的教育思想或政策,此地适用,彼地未必;此时适用,彼时未必。同样的教育方法或措施,此人满意,彼人未必。如学校与家庭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在城市容易实施,在农村就难做到(农村很多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在我们大谈要为学生减负时,有些少数民族地区却呼吁要为学生加负①;即使是减负,有的是作业量的问题,有的则是学习能力和心理问题;不少农村学校的师资队伍,不仅整体素质较低,而且学科很不齐全,很难对学生实施完全的教育;不少新的教学方法只适合于小班教学和教育手段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学校,很难使之普及推广……所以,我们在推进素质教育时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整齐划一”,应将“集权管理”与“分权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评估实施素质教育成效时,也应注重“过程评价”,而淡化“结果评价”,更应制定适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不同地区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只要我们认准教育改革的方向,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并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就一定能接近理想的彼岸。
    (作者简介:伍德勤,男,1962年生,汉族,安徽枞阳人,现为阜阳师范学院教育系主任、副教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