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教育相关 >

做人做事守住“方寸”,方成大事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做人做事我最看重“五方”:方位、方向、方略、方法和方寸,这其中容易忽视而又不容忽视的是“方寸”。守住“方寸”,有什么意义呢?
    “方寸”,泛指人的内心、心绪,而更确切的含义要从“寸”说起。“寸”,有许多种解释。汉代许慎所著《说文解字》只有一解:“寸,十分也,人手脚一寸动脉谓之寸口。”关于“寸口”,中国的医学解释:手腕上边用手按时可以觉到脉搏的部分为“寸口”,是切脉必取的部位。由此判断,“寸”是切握人之气脉、血脉的穴口。故此,方寸(又称“方寸地”)可以解释为人的内在之神气与精力的生养之所、合成之器和发射平台。春秋时的《列子·仲尼》就曾记载:“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曾记载:“庶(徐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白居易则有《赠元稹》诗曰:“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
    在汉语中,从“寸”而生、与“寸”同源的字并不多。《说文解字》专门收入了“寺”(有法度者也)、“将”(帅也)、“寻”(绎理也)、“尃”(布也)、“導(导)”(引也)。还有一些重要的字如:“對(对)”、“尊”、“辱”、“耐”、“守”、“封”“尌(树)”、“得”、“讨”、“付”等,虽未收入“寸”下,《说文解字》仍确认其“从寸”。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寸”及“从寸”的字在我们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及精神生活中都是要紧的字,大都与我们的心性、命脉、价值、精神力相关联。
    在我们的用语中形容“大乱”的一般有“天下大乱”、“三军大乱”、“方寸大乱”。由此也可看出,天下乱不得,三军乱不得,方寸也乱不得。如果“大乱”是同类项,那么,“方寸”就等于“三军”,就等于“天下”。是巧合么?《列子·说符第八》记载,楚庄王问詹何“治国奈何?”詹何对曰:“臣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又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墨子曰:“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情则乱。”管子有言:“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杨万里说:“国之命,如人之命。人之命在元气,国之命在人心。”胡锦涛主席直言的“群众利益无小事”,就是将“方寸”与“天下”等而观之的公理与公式。我们再看看温家宝总理替农民工讨工钱,就知道,小不治则大乱。这就是守国家之“方寸”。
    要守住方寸,就要以人为本,以民为重。过去的统治者都明白“政在养民”。《韩非子·内储说上第三十》记载了“卫嗣君以一个都邑换回一个奴仆”的故事:卫嗣君执政时,一个奴仆逃到了魏国。卫嗣君派人用五十两黄金去了五次都没能够买回来,便决定拿一个都邑换回。左右大臣谏问:“值得吗?”卫嗣君则认为,在取信于民和占有都邑之间,前者更重要。丢了前者,虽有十座都邑也无益;守住前者,丢掉十座都邑也无害,治无小而乱无大。这个“治无小而乱无大”的故事值得记取,更何况今天我们更应懂得“政在民养”。
    还是徐庶的话值得回味:“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