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教育研究 >

浅析古代文学教学情景教学法(2)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恒谦教育 佚名 参加讨论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然后是文章的具体理解。这要根据文章选取的文体类型运用合适的情景创设方法,比如说游记散文,则可以采用电视解说的形式,将游记散文中描绘的自然景观展现出来,并且结合作家写作游记时的心境,从而达到情景交融,使学生在山水于情感的陶冶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如讲解柳宗元的系列游记散文,我们在课堂教学情景创设中则可以重点突出柳宗元笔下的山水意象的选取与作者贬谪心态的融合。山水游记使柳宗元散文中的精品,也是作者悲剧人生和审美情趣的结晶。身世遭遇和环境的压迫,造成了心理的变异,于是在孤寂中,他在幽静的山水中,获得了心灵的慰藉,与那些奇异美丽却遭人忽视、为世所弃的山水意象中产生了情感共鸣,并与之同病相怜。这样,作者既重自然景物的真实描摹,又将主体情感隐微地融注其中,从而形成了其特有的清冷寂寥之境。因此,在情景创设时,需要重点把握,避免出现重景物描绘而忽视作者情感表达的现象。  
    假如是寓言体的说理散文,则应该将重点将作者笔下的物象选取与作者的议论或阐释之理相结合,这样,在情景创设时,我们需要将物象展示,需要发挥想象的空间,来展现作者笔下的奇异物象,并且注意作者对此物象所持的态度。如在讲解庄子散文的寓言时,就应该积极调动学生的想象思维。《庄子》的想象虚构,往往超越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分别,诙诡异常,变化万千,“北溟之鱼,化而为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抟摇扶而上者九万里”。(《逍遥游》)任公子垂钓,以五十头牛为钓饵,蹲在会稽山上,投竿东海,期年钓得大鱼,白浪如山,海水震荡,千里震惊,浙江以东,苍梧以北之人,都饱食此鱼。(《外物》)这些宏伟壮观,惊心动魄的玄大之物很有感染力;而像杯水芥舟、朝菌蟪蛄、蜗角蛮触等,则曲尽极小物象之形状;骷髅论道、庄周梦蝶,又将人、物之间,梦幻与显现之间的奇特展现。因此,在设计情景时,需要将如电视画面般的图景展示,同时注意配音时的语速和语气既要与物象的特性相应,又要与作者所要表达的理念相结合。  
    至于深化阶段的情景创设,则需要结合具体的问题来进行。结合具体的问题,不仅有利于围绕重点和中心,加强对文章内容和意蕴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从而起到深化作用。因而,问题的设计和提出则对教师可行性备课有了更高的要求。注意所设的问题量要适当、难度要适中,多了容易了则不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分散了思维;而过少过难则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难以有效地深入下去,学生兴趣不大,课堂也容易出现冷场和教师一言堂现象。  
    前面所说的柳宗元游记散文的讲析中,如何深化对其游记散文内涵的理解。这就需要结合适当的问题,来设计情景。可以根据学生对山水景物形成的自然环境来提出问题。如“柳宗元为何多选取具有奇异之美,但又被人忽视的山水意象?”那么结合所设置的柳宗元参与政治革新运动失败,遭受贬谪的画、音介绍,那么对于理解柳宗元借山水之“幽”,来表现内心的孤寂和贬谪压抑心境,由意在宣泄悲情道艺术表现自然,将悲情融入幽僻山水景物中,从而安顿自己的悲哀苦闷情怀,并从中获得些许凄美。  
    又比如在深化《庄子》善用寓言形象来说明道理艺术风格时,可以结合当时动荡不安,思潮涌现的社会发展情形,然后结合庄子的生平创设情景,庄子生活贫穷困顿,但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他在文章中提出“以卮言为漫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其中,所谓寓言即采用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言语。因此,结合这里所言,可以设计如下提问:庄子为何选取这些奇特的寓言物、象?其所要达到的逍遥自由能够实现吗?这样,学生既回顾了前面所了解和理解的情景和内容,同时也调动了思维,开展激烈论证,对“逍遥自由”形成自己的见解。  
    总之,通过合适情景教学法的采用,可以更好地进行古文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周玉华)
    注释:  
    [1]陈明其,雷启华等:《情景教学法与提出问题能力教学模式研究》,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2]沈小碚:《试论“问题情景教学法”的实质及合理运用》,教学理论和方法,1994年,第8期。  
    [3]马相明:《情景语言教学法的形成和发展》,甘肃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