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教育研究 >

宋代的科举与士风(2)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北方教育 佚名 参加讨论
历史上任何制度,日久必会生弊,故革弊和防弊都是必要的,而防弊尤重于革弊。国家考选人才,务在得贤,贤者为才德兼备之士,在考选的过程中,必须完全摆脱私情,不仅知举与评试卷的考官人人大公无私,也要防其偶发的私情,以减少举子的质疑。因此,首当选任贤臣为知举官,尽可能地先避嫌,例如翰林学士苏易简两任知贡举便是如此。《通考》卷三十载:“自端拱元年试进士罢,进士击鼓诉不公后,次年,苏易简知贡举,固请御试。是年(淳化三年)又知贡举,既受诏,径赴贡院以避请求。后遂为例。”(注:又《宋会要·选举》三之六更载云:“受诏即至贡院视事,不更至私第,以杜请托。”展示一种新作风。) 贡举是朝廷抡才大典,关系着成千上万之读书人的仕途,难免有人请托,易简奉诏后立即赴贡院,不回私第,就可避开了。淳化三年(992),诸道所贡来京师举子凡17000余人,参加省试,盛况空前,知贡举苏易简深感责任重大,立即做了明智的抉择,以后并形成惯例。而且从是年开始,殿试首先采用糊名考校,令考官在审评时不知为何人之考卷,则考校更为公平。《续长编》卷三十三载:“(淳化三年)三月戊戌,上御崇政殿复试合格进士。先是:胡旦、苏易简、王世则、梁颢、陈尧叟,皆以所试先进擢上第,由是士争习浮华,尚敏速,或一刻数诗,或一日十赋。将作监丞莆田陈靖上疏请糊名考校,以革其弊。上嘉纳之。于是召三馆文学之士,始令糊名考校,第其优劣,以分等级。……会稽钱易时年十七,日未中,所试三题皆就,言者指其轻俊,特黜之。”这是殿试采用糊名考校之始,以后便一直延续下来。不过将文思敏速的钱易视为轻俊,而加黜落,或者为了要扭转书生浮华之习,而归向实学。太宗还诏刻印《礼记》中儒行篇赐给新科进士,谕以“更励精文采,无坠前功”。[3](卷155,《选举》一) 期勉之殷,亦可想见。自是年后,连续五年停止贡举,至真宗咸平元年(998)始恢复,特诏知举官的亲属另行考试,以防人言。自此连续三年召试,所取人数最多。至五年春的省试,贡举人集阙下者达14562人,吏部侍郎陈恕知贡举,得合格奏名的只有78人,当时省试尚未实行糊名考校,恕是洪州人,为了避乡嫌,江南举子多不被奏荐,因此颇招怨谤。(注:此段叙述参考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成文出版社影印本)卷二十八《祖宗科举取人》,《续长编》卷五十一,曹彦约《经幄管见》(四库全书本)卷四叶二引《三朝宝训》。王旦评论说:“大约持心平允,无所不可,何必于父母之邦故为不足耶?”) 所以到景德四年(1007)闰五月,龙图阁待制陈彭年上言:“请令有司详定考校进士诗赋杂文程式,降付礼部贡院遵行。”遂诏令彭年与待制戚纶,以及直史馆崔遵度、姜屿共同议定。遂制定考试进士新格,立即颁行。
    礼部侍郎周起请求省试亦用糊名法,是年十二月省试即依施行,乃设封印院专掌之。其详情是:“将试进士,上问天下贡举人数。王旦曰:一万二(三)千余人,约常例奏名十一而已。上曰:若此,则当黜者不啻万人矣!典领之臣必须慎择。晁迥竞慎,当以委之。周起、王青(曾之讹)、陈彭年皆可参预。冯拯曰:封印卷首,若朝廷遣官主之,于理亦顺,尤须择素有操守之人。旦曰:滕元宴于士大夫间少交游。上曰:当以朱巽知举代周起,令起与元宴主封印。又召迥等谕之曰:取士之意惟务至公,使孤寒有艺皆得升擢,今别命官封印卷首,俟考定合格者,当遣官复考。”(注:见《经幄管见》卷三叶十九至二十,惟开头谓“景德二年”,颇不合,其他也有误字,特以《续长编》卷六十七所载改正之。) 省试也要糊名考校,虽试务繁重一些,然确是追求公平竞争的最好办法。凡封卷首及点检、详评、初考、复考官皆分别任命。大中祥符四年(1011),晁迥先后上详定礼部贡院条例及发解进士条例,颁下诸州,一切皆法制化。八年(1015)三月,以兵部侍郎赵安仁知贡举,开始采行誊录法,即是将每位举子的试卷全部誊一过,还要经特别增设的官员校对。其法是:“置誊录院,先令封弥官封卷,付吏录本,内侍二人监焉!命京官校对,用奉使印讫,复送封印院,始送知举考校。”[4] 编排官是先将卷首之乡贯状去掉,别以字号次第之,再送封弥官去誊抄校对,确定无误,盖上御书院印,即送考官考校。初考官定等毕,交封弥官封之,然后送复考官再定等,最后由编排官核其同异,如初复考官所定不同,即交参详官再考之,取其相近者为定。过程相当繁杂。其考第之制分五等,“学识优良、词理精绝为第一,才思该通、文理周密为第二,文理俱通为第三,文理中平为第四,文理疏浅为第五。”考校毕,取乡贯状字号合之,排定姓名及名次,并其试卷,奏闻于皇上。省试如此,殿试亦然。殿试后即唱名赐第。[3](卷155,P3610) 如此,确定是公平竞争。省试完毕后,真宗极欣慰地告谕宰相王旦说:“今岁举场似少谤议。”旦奏称:“条制该备,可守而行,至公无私,尽在于此。”真宗又说:“为国求人,无出此道,然程试之际,亦不可料。有大手笔偶不得意者,有素无称卓然特异者,信知一名一第,固非偶然。”[5](卷四叶一) 此言甚有见地,考试本来就是七分实力,三分运气。自贡举制度化以后,则诚如欧阳修所说的:“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代,最号至公。盖累圣留心,讲求曲尽。以谓王者无外,天下一家,……而惟才是择。又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故议者谓:国家科场之制虽未复古法,而便于今世,其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祖宗以来不可易之制也。”[6] 人常有幸有不幸,是难以预知的。宋用科举取士已五十多年,处处防弊,逐步改革,乃制定贡举考校条例,不可能再改变。用以减少人为的偏私,追求至公的大道,这也是时代所要求的。到英宗治平三年(1166),诏“其令礼部三岁一贡举”,以后只有在考试的内容上有所改变,其他大原则始终未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