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教育研究 >

略谈中国的书院文化(蒙培元)(1)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孔子二OOO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一、
    中国的书院文化,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私人讲学。儒家创始人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私人教师,开了私人办学之风。孔子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提倡“有教无类”,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又一说指六经)为教学内容,方法则灵活多样,尤以启发式为主。他自称“述而不作”,实际上是“以述为作”,创立了儒学。弟子有三千之多,其中大贤七十二人。孔子对中国的文化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并未建立书院制度,他是在自己家开门教学的。此外,他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到处游说,所到之处,都有学生跟随,随时都进行教学。战国时期,孟子等人都是采取这种方式教学的,其规模则越来越大。
    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家是一个纪律性很强的团体,有他们的组织,但是,也还不能称之为书院。他们以墨子之说为经典,以实践活动实现其主张,主要参与社会活动,很少有专门的教学活动。
    秦朝统一全国之后,实行“焚书坑儒”,除了《周易》和专门的技术如种树之书,禁止儒家经典在民间流传。秦朝的教育,实行法家韩非的“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由各级官吏直接掌握教育,教育直接为中央集权的专制政治服务,教育失去了独立性,也放弃了文化学习。
    “汉承秦制”。政治体制沿袭了秦制,但是,儒学的命运却发生了很大变化。经过汉初推行的“黄老之术”和“休养生息”之后,汉武帝终于接受了儒学大师董仲舒的“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传》,《汉书》,P2523,中华书局,1983,)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儒学开始变成了官方意识形态,为汉王朝的“大统一”服务。与此相应,又接受了董仲舒的“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同上书,P2512)的建议,兴建太学,设五经博士(五经指易、春秋、诗、书、礼,博士是官职,不是学位,教授经典的是经师)。太学是官学,相当于国立大学,不同于私学。但是,在传授经典的过程中,形成以经师为首的“家学”,此“家”字是指专门之家即专家,不是家庭之“家”。他们有严格的师承关系,也有相对的独立性。太学生也能对政治发生影响。东汉末年,发生“党锢”,有些“清流”受到迫害,曾发生过太学生集体请愿之事,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魏晋时期,太学依然存在,但学术风气发生了变化,出现了玄学,“大畅玄风”,也就是“清谈”之风,道家学说(冯友兰先生称之为“新道家”)得到发展。很多“名士”聚集在一起,谈玄论道,以谈资清雅相标榜。但是,还不能称之为书院。
    书院开始于唐代。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改变了汉代的“征辟”、“乡举里选”和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通过考试从知识分子中选拔人才,书院也就应运而生。但唐朝的书院还是初创,在其发展演变中产生了两种功能。一是为科举考试做准备,而唐朝的考试以词赋为主,即注重于文章诗词;二是一部分文人学士在山林之间筑起书屋,作读书休闲之用。这些地方经常是一家或少数人相聚,读书论道、修身养性,此即早期书院。比如后经朱子修复而成的白鹿洞书院,其前身就是唐朝李渤兄弟隐居读书之处,因养一白鹿而得名。
    书院兴盛于宋代,其规模、性质与功能亦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与理学即新儒学的兴起有直接关系。北宋初,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涌现出一批儒家学者、思想家,他们以儒家经典教授于各地,随之便出现了很多书院。政治改革家范仲淹从政时,便设置学官,胡瑗等人则以“明经”、“政用”设科讲学。与此同时,“宋初三先生”中的孙复、石介,亦开科讲学。随着儒学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讲学之风大兴。到北宋中期,理学正式形成,以地域为名称的学派也先后建立,周敦颐的“濂学”,张载的“关学”,二程的“洛学”,苏轼父子的“蜀学”,相互响应。与此相适应的书院也就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这些书院,以讲授儒家经典为宗旨,与佛教寺院形成鲜明的对比,成为复兴儒学的重要阵地。
    到了南宋,朱子在福建建立了儒学体系,称为“闽学”。从二程“洛学”到朱子“闽学”,经历了四代传授过程,其间都有书院相随。而朱子所到之处,则以建书院为首要任务。著名的武夷精舍(建于1183年,明代改名武夷书院,清康熙题字“学达性天”)、沧州精舍(建于1192年,初名竹林精舍,后改名考亭书院,清康熙题“大儒世泽”匾额),就是朱子亲自所建。著名的白鹿洞书院(1179年)和岳麓书院(1194年)则是由朱子重修而成。至于朱子读书、讲学或题字、题词的书院就更多了,仅武夷山,由于朱子生活、学习、讲学、著述的时间最长,据统计,宋明以降,书院遗址就有45处之多(据苏德政:《朱熹与武夷精舍》,载《朱子文化》2008年第4期),被称为“道南理窟”。朱子不仅是“集大成”的思想家,而且是对书院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教育家。明代以后,书院继续发展,王阳明和朱子一样,非常重视书院的创建和建设,所到之处,都有书院相伴。清代以后,书院遍布全国各地,连最边远的地区如西北,只要有学子读书的地方,差不多都有书院。
    总之,宋明以后,是书院最兴盛的时期,也是中国的教育文化最发达的时期。虽然,元代以后,特别是清代以后,书院以科举取士为目的,以四书五经,特别是朱熹的《四书集注》为考试标准,但是,教育的普及程度有很大提高。有些书院,由于影响巨大,受到朝廷的重视,由皇帝加以“钦定”,并给予经费上的支持,但书院的建制和教学仍按自己的学规办事,因此,基本上仍属私立大学或学校。
    二、 
    书院在中国的文化教育和学术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推动中国古代的教育和学术思想的发展,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宋代以后,书院已不是国家教育事业的辅助性机构,而是中国教育发展的主流。书院的功能是多方面的。
    书院的首要功能是教育。书院不同于官学,它是由著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主持的教育机构,相当于后来的私立大学。书院有一套教育理念和组织机构,有教育方针和方法,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旁及各方面的文化知识,其中包括自然科学知识。书院不分科系,是一种通才教育,但以人文教育为根本理念。所谓人文教育,就是使人成为人,进而言之,是使人成为君子、贤人并以圣人为最高目的。说到底,是一种德性教育,即不是以获取具体知识为目的,而是以提高德性、实现理想人格为目的,以修身养性的实践教育为根本途径,其方法则自由灵活而又多样,如读书、问答、讲论、辩论等等都是主要方法,最后则归结为实践。这与后来的注入式教育和程式化的应试教育完全不同。(清代出现的八股文,则变成了程式化教育,这是一种流变)。
    在众多书院中,朱子为白鹿洞书院所写的“揭示”即学规,具有代表性。它说明了书院的性质、宗旨和教学方针、方法及目的。此后,许多书院仿照此学规以为学规,就不是偶然的了。此“揭示”即学规设有“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处事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此学规只有五条,短短几百个字,却将书院的性质、宗旨、方针、目的、内容、方法讲得十分清楚。其中,“五教之目”即“五伦”,是德性伦理,以人性为基础;“为学之要”是学习方法,归结到笃行;“修身之要”是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处事”与“接物”之要,则是儒学的核心价值仁与义的具体体现。朱子特别指出,书院的根本目的,是“讲明理义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白鹿洞书院揭示》,《朱子文集》卷74,P16-17,四部备要本)这就是说,书院是以培养教育人“理义养心”(《谕诸生》,同上书P2)、“成己成人”为根本目的,而不是以求取功名利禄为目的。这是书院的根本精神之所在,与“读书做官”、“读书求利”的工具教育有根本区别。为此,朱子对当时的科举制度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认为朝廷以文词取士,而士人以干禄为目的,丧失了教育的功能。“国朝官材取士之法,进士而已,虽间设科目如所谓贤良方正、博学宏词者,特以疑文隐义固于所不知,……甚者至于不复读书也。进士之得人已疏阔矣。”(《策问》,同上书,P9)结果是,既无可教之人,又无能教之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