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者南瑕子遇程本子,本子为烹鲵鱼。南瑕子曰:“吾闻君子不食鲵鱼。”程本子曰:“乃君子否?子何事焉?”南瑕子曰:“吾闻君子上比,所以广德也;下比,所以狭行也。比于善,自进之阶;比于恶,自退之原也。《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吾岂敢自以为君子哉,志向之而已。”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说苑·杂言》) 例二: 齐攻鲁,求岑鼎。鲁君载岑鼎往。齐候不信而反之,以为非也,使人告鲁君,柳下惠以为是,因请受之。鲁君请于柳下惠,柳下惠对曰:“君之欲以为岑鼎也,以免国也。臣亦有国于此,破臣之国以免君之国,此臣所难也。”鲁君乃以真岑鼎往。柳下惠可谓守信矣,非独存己之国也,又存鲁君之国也。信之于人重矣哉,犹与之有輗軏也。故孔子曰:“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新序·节士》) 例三: 所谓教民战者,习之也。《春秋》贵偏战而恶诈战。宋襄公所以败于泓者,守礼偏战也,非不教其民也。孔子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未有守正以败而恶之也。(何休:《谷梁废疾》) 三个例子均采自两汉文献,其共同点是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作为支持其立场的理据。略有区别之处在于,一、二例是讲述一个故事后,引用《论语》作结,三例则是作者对事件发表评论后,援引孔子为依据。第一例以“见贤思齐”为原则,开导他人或勉励自己向上的道德追求,所论为私德问题,引语据《论语·里仁》。第二例以柳下惠被信任为例,涉及信用对个人和对政治的重要性,孔子的话见《论语·为政》。第三例是公羊家何休表达对泓水之战中宋襄公恪守古礼的行为原则的辩护,系针对《谷梁传》对宋的批评而发,语出《论语·里仁》。这种引述虽然不是对引文的直接解释,但运用包含着理解。所论对象并非《论语》中给定的情形,而是引用者认为应属同一类型的新案例。同样的一则语录可以在不同例子中应用,每次应用就如司法判决一样,是对法律条文的一次解释。它是《论语》进入生活或历史文化的重要形式。 其次,是对《论语》个别情节结构性放大的例证。为判断确切,我们将原文与扩写进行对比。 例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离娄下》) 例二: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何也?”孔子曰:“夫水,大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荀子·宥坐》,《大戴礼记·劝学》、《说苑·杂言》文相类) 例三: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曰:“由!是裾裾何也?昔者江出于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及其至于江之津也,不放舟,不避风,则不可涉也。非维下流水多邪?今女衣服既盛,颜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谏女矣。”子路趋而出,改服而入盖犹若也。孔子曰:“由!志之,吾语女。奋于言者华,奋于行者伐,色知而有能者,小人也。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则知,行至则仁。既知且仁,夫恶有不足矣哉。”(《荀子·子道》,另,《韩诗外传》卷3、《说苑·杂言》、《孔子家语》卷2“三恕”第九录有同样文字) 例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