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圣先贤论师道 (一)孔子及《论语》论师道 孔子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被奉为圭臬(guīniè古代测日影、正四时和测度土地的仪器,比喻标准、准则和法度),指导了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教育,而且今天看来,仍然有许多内容与现代教育理念相吻合,闪烁着科学和智慧的光芒。 1、教育目标是培养君子仁人。孔子认为,通过兴办教育可以对国家和个人,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由仆。子曰:‘庶矣哉!’冉由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即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孔子特别重视学生思想品格和伦理道德教育,并将其放在首要地位。《论语》多次提到要致力于培养“士”、“君子”、“成人”。孔子十分重视德育,智仁勇并举,而以仁为中心。他的教学内容相当多的是以道德教育为统领。《论语·述而》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其中与操行、道德、礼义有关的内容占很大一部分。他又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关于这一点,《论语·学而》篇中讲得就更明确了:“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说,弟子在家里要孝顺父母,在外要敬重兄长,说话要谨慎、诚实,广泛地友爱大众,亲近仁德之人。做到这些之后,有多余的力量,再来学习文化知识。这就是我们今天素质教育所提倡的“育才先育人,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的渊源。 2、教育对象是“有教无类”。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指出:“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就是说,无论贫富、贵贱、智愚,只要带一束“干肉”作为“学费”,有志于学,都可以收为弟子,施以教诲。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教育革新。它冲破了此前学在官府、只有少数富家子弟和官宦阔少才享有受教育权利的樊篱,以实际行动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倡导平民教育。孔门弟子人数众多,成分复杂。既有鲁国权贵之子孟懿子,又有“贫且贱”的颜渊、仲弓;既有“家累千金,结驷连骑”的子贡,又有曾为罪犯的公冶长。 孔子收子路为徒还有一段故事:有一天孔子走在曲阜街头,看到一个年轻人,头插公鸡毛,身披野猪皮,带把剑,像个不良少年的样子,那就是子路。孔子问他,你怎么不来跟我学习呢?子路说,何必学习呢?南山有竹,资质非常好,砍下来当箭可以射穿犀牛皮。子路认为自己就是南山的竹子,天生资质很好。孔子对他说,那么你把南山的竹子前面削尖,装上箭头,后面插上羽毛,不是可以射得更深吗?子路立刻懂了,他说就算我资质好,稍微加上后天的磨练,可以有更杰出的表现。就立刻拜孔子为师。 孔子这种不分华夷,无论贵贱,广收学徒的做法,满足了社会的需求,顺应了历史的潮流。这也显示了一个伟大教育家的宽广胸怀。 3、教学原则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宋代朱熹对孔子教学经验的经典概括。《论语·雍也》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对中等以上才智的学生,可以给他讲授比较高深的学问。对中等以下才智的学生,则不宜讲授高深的学问。孔子非常注意观察学生,对所有学生可谓了如指掌,他曾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唁”,“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学生同样问孝、问仁、问政,他的回答往往因人而异,繁简不同。在子路与冉由探讨“闻斯行诸?”同样问题时,他的回答竟然迥然不同,他的解释是,“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子路好勇斗狠,孔子就避其锋芒,谆谆诱导,以礼相待,宽大为怀。使子路幡然悔悟。由此可知,学生千差万别,教师就应该胸中有数,既不能拾优弃劣,又不能良莠不分,最好是各有所得,统筹兼顾。 4、教学方法是“循循然善诱人”。“循循然善诱人”就是“启发式”教学,是孔子首创。《论语·述而》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学生必须要有疑问,然后老师才加以引导。不到他努力想懂而懂不了,我不去引导;不到他努力想说而说不出,我不去引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即,告诉他一个角落如此,他不能随之联想到另外三个角落如此,我就不再多说了。此外,孔子还讲究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以己推人,取譬喻义,学思并重,由博返约等多种诱导方式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孔子还要求弟子学思结合,举一反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并且要做到学以致用。要采取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教育目的是“学而优则仕”。孔子曾提出“为政在人”、“举贤才”的主张。子夏用“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对孔子的教育目的加以概括。尽管对这句话的解释分歧不小,但将学习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则是毋庸置疑的。做官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的人,学习成绩优异的人应该被授予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治国安邦的贤能之士。孔子认为,子路果敢大胆,子贡通达事理,冉求多才多艺,从政都不会有什么问题。《论语·公冶长》说:“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公冶长可以让他到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管理军费,冉求可以让他到一个有千户居民、百辆兵车的地区做地方官,公西赤可让在朝廷上办理外交事务,接待来访宾客。 (二)孟子及《孟子》论师道 孟子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一生以学习孔子为志愿。在稷下学宫的讲坛上,孟子是代表儒家学派进行辩论和讲学的大师。孟子热爱教育,尊重教师,乐于为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往者不追,来者不拒。”(《孟子·尽心下》)他把收徒讲学、传授知识,看成人生的乐趣之一。他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这是第一次提出把培养天下优秀人才当作人生的乐事,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把“教”与“育”二字联用。 孟子门下授业弟子众多, 最著名的有万章、公孙丑、乐正子、公都子、屋庐子、孟仲子等。孟子作为教育大师,曾显赫一时。他带领学生们周游列国时的规模、气派以及受到的礼遇远远超出了当年的孔子,经常是“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1、朴素的教育兴国理念。孟子最早认识到教育对于强国富民的重要意义。《孟子·离娄上》指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他认为好的政治既不是完善的政治制度,也不是高明的统治手段,而恰恰是教育。孟子认为统治阶级“得天下”之道在于得民心,而得民心之道,用一般政治的手段不如用教育手段有效。孟子认为,在解决了老百姓的吃饭穿衣问题后,就要兴办学校,普及教育,主张“设为庠序(xiángxù古地方学校,夏称校,殷称庠,周称序)学校以教之”,以“明人伦”。他在《孟子·告子上》中说:“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因此他虽然相信性善,但也很重视后天环境对人性情的改变,所以提倡发展教育,使弟子明白人伦孝悌之道。通过教育讲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等“人伦”规范,提高民众的仁义道德水平与智慧能力,形成良好的社会习俗,天下也就“归仁”了。 2、启发思维的教学原则。启发思维,指在教育中抓住最佳时机,深入细致地做好教育工作。它来源于孔子“循循善诱”的思想。孟子对此方法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孟子·尽心下》提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提倡学生大胆质疑、设问,然后诱导释惑,把孔子所重视的“阙疑”精神向前推进了一步。我们当然不应该提倡怀疑一切,但“疑”与“思”有一定的联系,不疑则不思,提倡多问几个为什么就是“思”,是启发思维的起点。 在启发思维的过程中,孟子重视思维的灵活性。《孟子·离娄下》提出:“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勿为。”他认为,礼义如果离开它的精神实质,只有表面的形式,那就不应当遵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启发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与积极性,循循善诱,引导前进。 3、磨练意志的教学思想。历代学者主张锻炼意志,以利于人们建功立业。《孟子·告子上》指出:“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这样,才会增加能耐,提高本领,承担大任,有所作为。孟子还勉人积极进取、舍生取义,与孔子勉励人们持以恒心、杀身成仁的思想如出一辙。人的意志正是在勤奋学习,刻苦工作,敢于吃苦,勇于牺牲的过程中得到锻炼的。 4、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首先要专心有恒。孟子反对那种三心二意和心不在焉的学习态度。他认为,是否专心,对学习的好坏关系极大。不仅要专心,还要坚持不懈,不能一曝十寒。“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他曾例举“掘井”作譬喻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意思是说,做一件事譬如掘井,掘了六七丈深还没掘到地下水,依然是一口废井。人而无恒,半途而废,犹为弃井也。这是处事的一般道理,同样适用于教育。它既指教导者教导之恒,也指学子求学之恒,师生都能够做到持之以恒,才能使教育不至于半途而废,劳而无功。教育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艰苦过程。《孟子·告子上》讲过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如果请弈秋这样的围棋高手教两个学生走棋,一个专心致志,另一个胡思乱想,以为有一只天鹅快要飞来,想着去拿弓箭来射它。其结果,后者的学习一定不如前者,这决不是由于他们智力的差异,而是由于他们专心与不专心的关系。对教育来说,学习上的差异决定于人对学习的专心与否,而不是决定于人的天资高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