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道”?古代先贤对“道”有不同的解释。《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显然道是自然、万物的本原。《韩非子·解老》解释为:“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jī,查考)也。”道是万物之所以生的总原理,是宇宙、自然、人生之理、之法则、之规律。 “师”,泛指老师、教师。唐代韩愈《师说》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思想和精神的传递者。传播知识、教书育人是一门伟大的艺术。因此,一个伟大的教师就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师”与“道”密切结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是阐述作为教师的基本标准,指的是一个教师如果没有一定的“道”,那就不成其为教师。“道”是“师”存在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师”与“道”不可分离。 所谓师道,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师道是指兴办教育的理念和规律。包括教育的目的、作用、意义,教育的内容、原则、方法等。狭义的师道则是指做老师的原理和规律。包括怎么当老师,怎么开展教学,怎样进行德育,怎样为人师表等。 一、师道宗师——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他是儒家创始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中国人最崇拜的圣人。他被中国封建统治者封为“大成至圣先师” 、“万世师表”,被近代国际社会公推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孔子还是中国师道理论的创始人,也是践行中国师道的楷模。他是当然的师道宗师。 几千年来,为了纪念他,宣传他,传播他的学说,弘扬他的道德和精神,从京城到各地,建造了许多孔子庙。这些孔子庙简称孔庙,又称文圣庙(与之相对应的是武圣庙即关羽庙),简称文庙。少年儿童入校读书,第一件事是拜孔子像。学校里每有大型活动,第一项礼仪是集体给孔子像鞠躬。每年孔子诞辰日(阴历八月二十七),全国各地都要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孔子的名字,在中国,在世界华人圈子里,可谓妇孺皆知。 孔子及孔子思想,对于中国人来讲,就象布帛菽粟那样,须臾不可离开。 据史籍记载,孔子的祖先是春秋时期宋国的贵族。宋国贵族是商代子姓王族的后裔,其早期先公微子启即是商王帝乙的长子,纣的庶兄,曾为纣之卿士。周武王伐纣克殷时,曾封纣子武庚于朝歌,使“续殷祀”。后来武庚叛乱被杀,微子启由于受到周朝当权者的信任,被封为上公,代武庚“奉殷祀”,且“国于宋”,于是便成为宋国第一代国君。 孔子先公木金父为避宋国内乱,由宋迁鲁,定居于陬,四传至孔子之父叔梁纥,五世皆为鲁大夫。叔梁纥为陬邑大夫,向以有勇力闻名于诸侯。 叔梁纥先娶鲁之施氏,生九女而无男;后来休施氏,与妾生一男,取名孟皮。孟,妾生之长子;皮,同跛,即“病足”,仍“不任继嗣”。晚年,叔梁纥又向颜氏求婚。《家语》记载:“颜氏有三女,其小曰征在。颜氏(谓)三女曰:‘陬大夫虽父视为(卿)士,然其先圣王之裔也。今其人身长九尺,武力绝伦,吾甚贪之。虽年长性严,不足为疑,三子孰能为之妻?’二女莫对,徵在进曰:‘从父所制,将何问焉?’父曰:‘即尔能矣。’遂以妻之。” 由于叔梁纥与颜征在年龄相差悬殊,一个70岁,一个17岁,故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 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去世。少年孔子“贫且贱”。二十岁的颜征在为回避复杂的家庭矛盾,带着孔子离开夫家,迁居鲁国都城的阙里。这里是鲁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典籍丰富,名师众多,有利于孔子的健康成长。颜征在一心教育儿子尽快成才,倍受艰辛,耗尽心血,于三十五岁时便离开了人间。是年孔子十七岁。 孔子不负母望,小时候特别崇拜周公,特别喜欢周礼。他“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篇》) 孔子二十岁(公元前532年,周景王十三年,鲁昭公十年)时,任委吏(管仓库的小吏)。 二十一岁(公元前531年,周景王十四年,鲁昭公十一年),改做乘田(管理牛羊畜牧的小吏)。 二十三岁(公元前529年,周景王十六年,鲁昭公十三年)时,始教于阙里,开始收徒讲学。 三十五岁(公元前517年,周敬王三年,鲁昭公二十五年),孔子因鲁乱适齐。 三十七岁(公元前515年,周敬王五年,鲁昭公二十七年),孔子自齐返鲁。 四十二岁(公元前510年,周敬王十年,鲁定公元年),这时期,大夫季孙氏凌驾于国君之上,他的家臣掌握鲁国实权。孔子不满鲁国现状,不愿出仕为官,退而修《诗》、《书》、《礼》、《乐》,以教弟子。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体现了他“无道则隐”的主张。 五十一岁(公元前501年,周敬王十九年,鲁定公九年),孔子任中都(今山东汶上县)宰,治理一年,卓有政绩,四方则之。 五十二岁(公元前500年,周敬王二十年,鲁定公十年),是年夏,齐与鲁媾和,鲁定公与齐景公会于夹谷(今山东莱芜)。孔子为定公相礼,取得了外交上的重大胜利。齐君敬惧,遂定盟约,并将侵占的土地归还鲁国(《谷梁传·定公十年》)。 五十三岁(公元前499年,周敬王二十一年,鲁定公十一年),孔子任鲁国大司寇,摄相事。上任第七天,就杀了“五恶”俱全的少正卯。据《吕氏春秋·乐成》记载,开始尚疑其才,既而政化盛行,国人诵之。 五十五岁(公元前497年,周敬王二十三年,鲁定公十三年),孔子去鲁适卫,开始周游列国。 六十八岁(公元前484年,周敬王三十六年,鲁哀公十一年),孔子归鲁。 七十三岁(公元前479年,周敬王四十一年,鲁哀公十六年),夏历二月十一日,逝世。 孔子在政坛上两进两出。第一次,孔子42岁时,因看不惯鲁国执政季孙氏的霸道作风而退出。第二次,55岁时,因看不惯鲁定公的腐化作风而退出。当时齐国赠送80名美女给鲁定公。鲁定公遂沉缅女色,而不理朝政。孔子在政坛的两进两出,及其周游列国十三年的不凡经历,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开发了他的政治智慧,造就了他的政治理论。 孔子的教育生涯长达近50年。据汉代刘向《新序》载:“孔子年二十三岁,始教于阙里,颜路、曾点(曾参之父)、琴张之徒,往受学焉。”是孔子第一次收徒设教。后来,孔子在其门下汇聚了庞大的弟子徒众,形成了最早的儒家学派。孔子的教育活动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开始办学到去齐国求仕之前。此时,门徒不多,但办学很有成效。第二阶段,自37岁从齐国返回鲁国,到55岁周游列国之前,共计18年时间(其中4年多时间在做官),是孔子教育事业大发展的阶段。来自鲁、齐、楚、卫、晋、秦、陈、吴、宋等国的求学弟子越来越多,孔子的威望已经树立起来。第三阶段,自68岁周游列国结束回到鲁国,到他73岁去世,共5年时间。他把精力主要集中到办学与整理古代文献典籍上。这一时期培养出了子夏、子游、子张、曾参等才华出众的弟子。 孔子在中华文明的进步史上,至少有五大贡献。 (一)文献学上的贡献。我国传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诗经》,是由孔子整理成书的。《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古时有诗3000余篇,孔子选取其“可施于礼义”的305篇,按风、雅、颂分类,形成《诗经》文本,并作了解说。《论语》中对《诗经》有很多记载,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不学诗,无以言”等。 《尚书》又称《书》、《书经》,中国古代最早的历史文献。相传为孔子编定。 (二)史学上的贡献。孔子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春秋》的作者。全书仅1.6万余字,却记载了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共242年的鲁国历史。孔子修《春秋》,是出于拨乱反正的政治目的。《孟子·滕文公下》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史记·太史公自序》称,《春秋》“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孔子修《春秋》,确立了许多书写历史的原则和凡例,最著名的是所谓“春秋笔法”,即:用简约的文字表达复杂的微言大义,褒善贬恶,“一字之褒,如同华衮之荣;一字之贬,无异斧钺之诛”。孔子修《春秋》,通过把历史的原始记录改写成历史著作,创立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史学。应该说,不是司马迁而是孔子,才是中国史学之父。因孔子作《春秋》,“春秋”二字便成了历史的代名词。 (三)哲学上的贡献。《易》是大道之源,也是中国哲学之源。《汉书·艺文志》记《易》之由来,“人更三圣,世历三古”,认为在《易》之早期发展史上,有三个至关重要的阶段:伏羲始作八卦是第一阶段,周文王由八卦演为六十四卦是第二阶段,孔子作《易传》是第三阶段。《史记·孔子世家》记“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孔子好《易》,是“观其德义”。孔子以其非凡的慧觉注意到《易》的“德义”层面,发现了蕴含于《易》之中的丰富哲理,于是作《易传》十篇予以系统阐发。可以说,孔子是改造《易》,使《易》转向哲学,从而引发了易学革命的第一人。 (四)政治上的贡献。孔子从“仁者爱人”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实行仁政德治,将社会公正、秩序、诚信和人民的福祉摆在第一位。提出为政要从自身做起,“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认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优于“道之以政,齐之以刑”的法治。他的政治理想,一是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一是实现“天下有道”的“小康”社会。这是孔子为中国人设定的两个理想社会的目标。 (五)教育上的贡献。孔子创办民营学校,是打破奴隶主阶级对教育资源垄断的第一人。孔子高举“有教无类”的旗帜,冲破了教育上的分配不公,是教育面向平民的第一人。孔子先后培养了“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是中国模范教师第一人。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被尊为“万世师表”。孔子在教学活动中,选编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教材;传授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艺;将弟子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进行教育。孔子在其丰富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