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教育研究 >

中国古代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启示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福建乡音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提要:自隋迄清,我国的海外来华留学生教育一直不绝如缕。文章通过对历史上日本、琉球、朝鲜半岛、越南、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来华留学生状况的简单梳理,得出了13条基本结论(含一条教训),强调我们今天所从事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发源于浩荡的历史长河,根植于肥活的历史土壤,乃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中国具有悠久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与传统,古代的对外汉语教学一直不绝如缕。纵观历史,考察中外,其发展路子主要有4条:一是外国来华留学生教育;二是中外宗教界往来过程中的汉语传播;三是华人知识分子在域外从事教学活动;四是分散于中国民间的对汉语教学。这4条路子并行不悖,互相影响补充,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的对外汉语教学网络,使汉语言文化得到有效传播。限于篇幅,本文仅对古代中国政府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情况做一简单梳理,并从中归纳出若士有规律性的东西。
           一 日本留学生
    中国政府有文字记载的批量接收外国留学生,始于隋朝;最早派人来华留学的国家是日本。其时正值推古天皇在位、圣德太子摄政期间。此前汉语汉字在日本上层社会已然有所传播,圣德太子即具有浓厚的汉学功底。他重视发展同隋朝的关系,从开皇二十年(600)至大业十年(614)派“遣隋使”达5次之多且于推古十六年(608)开创派留学生来中国学习的先例。史留其名的日本来隋留学生共13人,多为汉人后裔。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为学习先进文化,促进国家发展,日本频频向中国派出“遣唐使”和留学生。道瑞良秀博士说:“入唐留学僧和留学生,可以举出150人左右。”(日 道瑞良秀:《日中佛教友好二千年史》,徐明、何燕生译,商务印书馆,1992。)
    在历次遣唐使中,第九次遣唐押节使多治比县守特别值得一提。其人仰慕儒学,来唐后,“因请儒士授经”。唐玄宗“诏四门助教赵玄默,就鸿胪寺教之”。他尊师重义,送给赵玄默日本生产的阔幅布,“以为束修之礼”;还将从唐朝得的赏赐,“尽市文籍,泛海而还”。(刘日句:《旧唐书·日本传》,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此人虽无留学生名分,却是不折不扣的短期进修生,而赵玄默则是唐代官方对外汉语教师之一。
    唐代日本留学生一律被安排在国子监学习。唐国子监有六学:一曰国子学。二曰太学,三曰四门学,四曰律学,五曰书学,六曰算学,各学招生对象不同。六学的课程设置和学习要求,《唐六典》言之甚祥:“凡教授之经,以《周易》《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毛诗》《春秋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各为一经;《孝经》《论语》《老子》,学者兼习之。”国子学生徒,“其习经有暇者,命习隶书,并《国语》《说文》《字林》《三苍》《尔雅》”。律学生徒,“以《律》《令》为专业,《格》《式》《法例》亦兼习之”。书学生徒,“以《石经》《说文》《字林》为专业,余子书亦兼习之”。算学生徒,习《九章》等数学书籍。(唐玄宗:《唐六典》,广雅书局刻本,光绪二十一年1895。)(《国子监》)《新唐书》曰:“凡博士、助教分经授诸生,未终经者无易业。……凡《礼记》《春秋左氏传》为大经;《诗》《周礼》《仪礼》为中经;《易》《尚书》《春秋公羊传》《谷梁传》为小经。通二经者,大经、小经各一;若中经二,通三经者,大经、中经、小经各一;通五经者,大经皆通,余经各一,《孝经》《论语》皆通之。凡治《孝经》《论语》共《尚书》《公羊传》《谷梁传》,各一岁半;《易》《诗》《周礼》《仪礼》,各二岁;《礼记》《左氏传》,各三岁。学书,日纸一幅,间习时务策,读《国语》《说文》《字林》《三苍》《尔雅 》。凡书学,《石经》三体限三岁,《说文》三岁,《字林》一岁。凡算学,《孙子》《五曹》共限一岁,《九章》《海岛》共三岁,《张丘建》《夏侯阳》各一岁,《周髀》《五经算》共一岁,《缀术》四岁,《缉古》三岁,《记遗》《三等数》皆兼习之。旬给假一日。前假博士考试,读者千言;试一贴,贴三言;讲者二千言。问大义一条,总三条,通二为第,不及者有罚。岁终能一千之业,口问大义十条,通八为上,六为中,五为下。并三下与在学九岁,律生六岁,不堪贡者罢归。诸学生通二经,俊士通三经,已及第而愿留者,四门学生补太学,太学生补国子学。”(欧阳修:《新唐书》,上海古籍出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选举志》)足见唐国子监专业分明,教学计划有条不紊。
    在来唐的日本留学生中,最著名者莫过于吉备真备和阿部仲麻吕(部,或作“倍”)。
    吉备真备,开元五年(717)随第九次遣唐使来华。在华期间,研覃经史,该涉众节,成为饱学之士。开元二十二年(734)十一月携汉籍1700多部归国。天皇授其正六位下,拜大学助教。其时日本的大学设有明经、文章、明法、算学、音韵、书法第六科,生徒400~500人。吉备为六科生徒讲授学自中国的各种新知识,教读《史记》《汉书》《后汉书》。高野天皇也跟他学习《礼记》《汉书》。其历史功绩之一是根据部分汉字偏旁部首创制了日语片假名。这些汉字共50个,称“母字”,如“伊、吕、波”等。五十母字,“相传为吉备真备从遣唐使留学,其师王化言所定”。(黄尊宪:《日本国志》,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光绪二十四年1898。)王化言是唐代又一位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
    阿部仲麻吕,与吉备真备同时来唐,深造于太学。汉名晁衡(或作“朝衡)。卒业后,中进士第,在唐就职,官至秘书监,兼卫尉卿。与唐著名诗人储光羲、王维、包佶、赵骅、李白均有交谊。天宝十二年(753),请求随遣唐大使藤原清河一起回国,王、包、赵均有诗篇相赠,晁衡也赋诗抒发依恋大唐之情。结果东归船只遇巨风漂泊至安南。唐朝君臣以为他们葬身汪洋,李白因写有《哭晁卿衡》诗。此后,藤原、晁衡再返长安。上元(760~761)中,晁衡擢左散骑常侍、安南都护。大历五年(770)卒。共留居唐朝52年,身居高位,显名两国,完全汉化、儒化,堪称对外汉语教学史之美谈。
    较著名的日本来唐留学生,尚有坂合部连石积、膳丘、橘逸势等。
    坂合部连石积,随第二次遣唐使来华,归国后撰有《新字》44卷,对传播汉字颇有贡献。膳大丘,随第十一次遣唐使来华,专攻儒学,归国后任大学助教,奏请同中国例以孔子为文宣王,获准,是为日本政府尊孔之始。橘逸势(《唐书》作“橘免势”),随第十七次遣唐使来华,交游广泛,精于书法,尤擅隶书,唐人称之为“橘秀才”。
     二 琉球留学生
    琉球,即今日本冲绳县,光绪五年(1897)始入日本版图。明初,由中山、山南、山北三王分治,宣德四年(1429),中山统一琉球。洪武五年(1372),中山与明朝建立朝贡关系。此后“终明之代,传十六世,(琉球)世世请封。(明朝)封使三十余人,具列正史”。(徐葆光:《中山传信录》,二友斋藏板,康熙六十年(1721)刊。)
    洪武二十五年(1392),琉球开始向明朝派遣留学生;截止到万历八年(1580),陆续被派来明的留学生计16批(董明:《明清时期琉球人的汉语汉文化学习》,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均被安排在南京国子监学习。明政府“各赐衣巾靴袜,并夏衣一袭,钞五锭。秋,又赐罗衣各一袭,及靴袜衾褥”;“傔从各给布衣。”此外,对琉球学生的“归省”与“归娶”也予以资助。明成祖说:“远人来学,诚美事;思亲而归,亦人情,宜厚赐以荣之。”对归娶者,“给赏有差”,或“给资粮驿骑,遣任护归”。(周煌:《琉球国志略》,光绪十九年(1893)补刊本。)另一方面,明政府对包括外国学生在内的“监生”的教学与管理也非常严格:“每旦,祭酒、司业坐堂上,属官自监丞以下,首领则典簿,以次序立。诸生揖毕,质问经史,拱立听命。惟朔望给假,馀日升堂会馔,乃会讲、复讲、背书、轮课以为常。所习四子本经外,兼及刘向《说苑》,及律令书数,御制大诰。每月试经书义各一道,诏诰表策论判内科二道。每日习书二百馀字,以二王、智、永、欧、虞、颜、柳诸贴为法。每班选一人充斋长,督诸生功课。衣冠、步履、饮食,必严饬中节。夜必宿监。有故而出,必告本班教官,令斋长帅之,以白祭酒。监丞置集愆簿,有不遵者书之,再三犯者决责,四犯者至发遣安置。……堂宇宿舍,俱有禁例。”(张迁玉:《明史》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洪武间,“中山生与山南生有非议诏书者,帝闻,置之死,而待其如故。”(张迁玉:《明史》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
    入清,琉球与中国继续保持“宗藩”关系。康熙二十一年(1682),琉球提出派4人到北京留学的请求。抵京后,康熙帝令“照都通事例,日廪甚优,四时给袍褂、衫绔、靴帽、被褥咸备,从人皆有赐,又月给纸笔银一两五钱。特设教习一人,令博士一员督课。”(赵尔巽等:《清史稿》,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对此,清《国子监志》也有记载:“外藩就学国子监者,有琉球学、有俄罗斯学,俱不常设。其所遣陪臣子第八监读书,由监臣遴贡生为教习,又派博士、助教等官董之。”(梁国治等:《国子监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358),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1986。)对学成者,清政府“赐宴及文绮,乘传厚给遣归。”雍正初年,琉球学生蔡弘训病故,清朝“赐银百两,交礼官择近京地葬之,并以二百两赡恤其家”。(赵尔巽等:《清史稿》,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
    从康熙二十五年(1686)至同治六年(1867),琉球先后向清朝派遣了至少8批共30余名留学生,通过在华学习,多成为优秀汉语人才。如首批来清留学的蔡文溥,文章写得花团锦簇,其《中山学校序》被出使琉球的清朝大臣周煌收入《琉球国志略》。另如“留京六载”的向永功,极干炼,与人交际时“语操京音”。(钱××:《琉球实录》(小方壶斋舆地丛钞),南清河王氏铸板,光绪甲午1894。)
    除政府所遣“官生”外,清代还有不少琉球青年自费到福州的琉球馆学习中国语言文化,被称为“勤学”或“勤学人”。福州的不少风俗习惯和生产技术,通过他们而传到琉球;不少福州语词汇也传到琉球,并最终成为琉球话的基本词汇。( [日]濑户口律子:《琉球官话课本研究》,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1994。)
           三 朝鲜半岛留学生
    朝鲜半岛同中国具有数千年的交往历史,但其大规模派遣留学生来华则始于唐代。
    《登科记考》载:“(唐)自天下初定,增筑学舍至千二百区,虽七营飞骑亦置生,遣博士为授经。四夷若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相继遣弟子入学,遂至八千馀人。”(徐松:《登科记考》,赵守俨点样,中华书局,1984。)但由于唐兴后50年,新罗陆续吞并了百济和高句丽大部,因此其后来自半岛的留学生专指新罗留学生。
    唐朝接收新罗留学生的确切数字已难稽考。不过据有关史料记载,仅开成二年(837)在华新罗学生即多达216人,而开成五年(840)四月一次回国的新罗学生则有105人,足见数量之巨。
    来唐留学的新罗人如此之多,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唐朝的繁荣富强和唐文化的巨大魅力,同时基于泱泱大国气度和开放式胸怀的唐朝的“宾贡科”,对新罗学子也极具吸引力。宾贡科指对外国贡士和留学生宾礼相待,准其参加科举考试,及第者同样可以授予官职,在华建功立业。崔致远便是典型的一例。致远,新罗王京人,大中十年(856)年十二,随商船自费来唐留学。6年后中进士,任溧水县尉。任满后,被镇压黄巢起义的大将军高骈聘为从事,补都统巡官,凡军中表状文告皆出其手。迁殿中侍御史。中和四年(884)充唐朝国信使东归,历官翰林学士、兵部侍郎。高丽朝谥文昌侯,从祀文庙。著有《中山覆蒉集》《桂苑笔耕集》等,极具文采。
    此外,新罗人在唐及第的知名者,尚有崔彦撝、金可纪、金夷吾等。
    崔仁与崔致远、崔承祐并称“一代三鹤,金榜题迴”,归国后任侍御史。(董诰等编:《全唐文》,中华书局影印钦定全唐文,1983。)崔承祐,龙纪二年(890)来唐留学,3年后中进士,有《餬本集》;崔彦撝,18岁来唐,42岁还国,官至翰林院大学士、平章事,为太子师。周一良先生说:“从九世纪到十世纪中叶约一百五十年间,朝鲜人在中国科举考试及第的约有九十人。”(周一良:《中朝人民的友谊关系与文化交流》,开明书店,1951。)
    公元918年,高现王取代了新罗王朝。太平兴国元年(976),高丽政府派金行来宋留学,一年后“擢进士第”,任职殿中丞。宋太祖时,高丽康戬也“随宾贡肆业国学”,太平兴国五年(980)中进士,既而在宋为官,“以清白干力闻”。太祖多次“褒其能政”。官至工部郎中。卒于宋。(脱脱等:《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
    雍熙三年(986)十月,高丽“遣本国学生崔罕、王彬(按:韩国史书作“王琳”)诣国子监肄业”。淳化三年(992),宋太宗亲试诸道所贡举人,“诏赐高丽宾贡进士五彬、崔罕等及第”,授以官职遣还。政和五年(1115)七月,金端(按:《宋史》作“金瑞”)等5名高丽人来宋朝太学留学,每学一经,都有3名博士为之讲授与辅导。政和七年(1117)春,宋徽宗亲自测试高丽留学生,赐“上舍及第”遣归。金端等归国后,曾任太子之师。(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影印钦定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11)台湾商务印发行,1986。)
    元代,高丽也有人在中国留学和中进士第,李穑即其代表。穑字颖叔,其父曾在元朝任职,穑因得以在元国子监留学3年。高丽恭愍王二年(1353)入元应举,明年赴廷试,擢第二甲第二名。曾任职于元翰林院。东归后,累官至门下侍中。有《牧隐集》传世。高丽名儒白颐正,也曾在元朝留学。《高丽史》本传说:时程朱之学始行中国,颐正在元学而得之,东归后予以传播。
    其时,在元参加科考中第的高丽贡士更多。史留其名者有朴仁干、安轴、崔瀣、李衍宗、李文靖、安震、安辅、崔龙甲、尹安之等,兹不一一介绍。
    前述高丽人既然能在元朝登第,其汉语言文化水平当不言而喻。不过由于语言环境的限制,更由于学习内容和考试方法的制约,所以其汉语听说能力远不如读写能力。李穑就是个型例子。明初,当李穑以朝鲜执政大臣身份晋谒太祖朱元璋时,即因汉语听说能力不佳而闹出笑话:“帝素闻穑名,引见数四,礼待甚厚,从容赐语曰:‘汝在元为翰林,应解汉语’。”李穑“乃以汉语遽对曰:‘请来朝’。”“帝未晓曰:‘说什么’?礼部官传奏之。”“穑久不入朝,语颇艰涩。”于是明太祖笑谓李穑:“汝之汉语,正似纳哈出。”(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中华书局,1980。)纳哈出,蒙古人,北元将领,后降明。
    《新元史》载:至元二十四年(1287),立国子学于大都,设博士通掌学事,分教三斋生员,讲授经旨,是正音训。“凡读书,必先《孝经》《小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次及《诗》《书》《周礼》《春秋》《易》。博士助教亲授句读音训,正录伴读,以次传习之。讲说则依所读之序,正录伴读亦以次。传习之次日,抽签令诸生复说其功课。对属诗章、经解、史评,则博士出题,生员具稿先呈助教,俟博士既定,始录附课簿,以凭考校。”(柯劭‘文心’:《新元史》,民国间砚耕堂刻本。)上述记载,可约略反映其时高丽在华留学生的学习情况。
    入明,高丽朝已进入统治末期,却依然积极向中国输送留学生。《南雍志》云:“外裔子弟,始自高丽遣金涛第四人入国学读书。洪武四年(1371),涛登进士,除授县丞,不就,与三人皆遣归国。”《殊域周咨录·朝鲜》说金涛不在明朝做官而归国,是因为“不能华言”。(严从简:《殊域周咨录》,虞思黎点校,中华书局,1993。)
    洪武四年(1371)五月,高丽国王“命太常乐工赴京学习”,五年(1372),“请遣子弟入太学”。( [朝鲜]朝鲜史编修会:《高丽史节要》,日本朝鲜总督府影印旧奎章阁本,1932。)明太祖说:“高丽欲遣子弟入学,此亦美事。但其涉海远来,离其父母,未免彼此怀思。尔中书省令其国王与群下熟议之,为父兄者愿遣子弟入学,为子弟者果听父兄之命,无所勉强,即遣使护送至京,或居一年,或半年,听其归省也。”(姚广孝:《明实录》,梁氏影印南京国学图书馆藏抄本,1940。)
    洪武二十五年(1392),高丽大将李成桂推翻高丽王朝而自立为王,朝鲜时代开始,史称李朝。李朝对汉语学习更加重视,开国之初便设立“司译院”,以造就汉语人才,还多次请求向明朝派遣留学生,但由于朱元璋以后个别皇帝的保守主义而屡遭拒绝,仅天顺初年有一名王子在华学习。
    清代,朝鲜首次向中国派遣留学生是顺治五年(1648)三月,学生名宋仁龙,来华前系该国“天文学正”,留学目的是“学西洋历法”。(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中华书局,1980。)此后,朝鲜又多次派人来华学习历法。光绪六年(1880)九月,针对日本灭亡朝鲜的企图,清政府决定接收学习科技与定事的朝鲜留学生:“许朝鲜派人来天津学习制造、操练。(赵尔巽等:《清史稿》,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
    四 越南留学生
    越南,古称交趾,三国时改称交州,唐朝又称安南。唐朝在安南实施与全国其他地区基本相同的文教制度与人才政策。安南贡士姜公辅、廖有方,便深受上述政策之益。姜公辅,爱州日南(今越南清化西北)人,在安南中举后,被贡至长安,第进士,补校书郎,以制策异等授右拾遗,翰林学士。“有高材,每进见,敷奏详亮,德宗器之。(欧阳修:《新唐书》,上海古籍出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建中四年(783),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丞相)。因反对厚葬唐安公主,被贬职。顺宗立,拜吉州刺史,未就官而卒。宪宗时追赠礼部尚书。有《对直言极谏策》,理直词正,流畅可读。廖有方,名见《柳河东集·送诗人廖有方序》及《答贡士廖有方论文书》。《云溪友议》记载其事迹颇详:元和十年(815),在长安参加科考而未中,因游蜀,途中有过卖鞍马而埋葬病死旅店之人的义举,被称为“皇唐之义士”;元和十一年中进十第,任校书郎。(陶宗仪:《说郛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从宋到清,越南名义上为中国“属国”。永乐四年(1406),明成祖借口“讨逆”,派兵侵略并陆续占领越南领土。其后,明朝在越南设郡县,进行殖民统治;宣德二年(1427),始从越南撤军。其间,对越南进行了一系列文化侵略,方法之一便是从该国选拔儒生送国子监留学深造。永乐十五年(1417)初,“定负贡儒学生员,充国子监。府学每年二名,州学二年三名,县学一年一名。后又定府学每次年一名,州学三年二名,县学二年一名。”([越]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日本埴山堂反本,明治十七年(1884)。)明政府特在太学前建“交趾号舍”,“以处交趾官生”。(梁国治等:《国子监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358),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1986。)洪熙元年(1425)七月,越南82名儒生抵京后,明仁宗特谕礼部尚书吕震:“交趾距京师万里,远离亲戚而来,须是教养得宜,彼乃乐学,可望其成材。尔与学官宜知联此意。其衣服、岁赐,如云南之例。”(姚广孝:《明实录》,梁氏影印南京国学图书馆藏抄本,1940。)
            五 俄罗斯留学生
    清康熙时,俄罗斯始有留学生来华学习:“俄罗斯,……康熙间尝遣人至中国学刺麻(喇嘛)经典,以绥东方之众,并遣子弟入国子监,习满、汉语言文字。”(王之春:《国朝柔远记》,广雅书局刻本,光绪十七年(1891)。)雍正五年(1727)七月,中俄签订《恰克图条约》,规定俄罗斯每次10年派4名传教士来北京传播东正教,并派6名学生来学满、汉语言。《清史稿·选举志》载:“雍正六年(1728),鄂罗斯遣官生鲁喀等留学中国,以满汉助教等教之,月给银、米、器物,学成遣归,先后络绎。”《国子监志·外藩入学》则说:雍正皇帝命于旧会同馆设学,以满洲助教胡什图汉、汉族助教陈宪祖负责俄罗斯官生教学事务。此后直至清末,在按约陆续来华的众多俄罗斯留学生中,最知名的是N·K·罗索欣和列昂节夫,二人被尊为“俄国汉学的奠基者”。
    结 论
    通过以上的回顾与梳理,对我国古代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情况可得出如下基本结论:(一)自隋迄清,中国从未间断接收外国留学生,留学生教育始终是中外关系和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二)唐朝是来华留学生教育的黄金时期,这得益于它的繁荣富强和吸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与气度;(三)历史上来华学习的外国人多为“官生”,但也有以私人身分来华留学的;(四)接收外国官派留学生的教育机构是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五)国子监对留学生的教学安排与教师配备,充分考虑其自身特点,而不全同于中国学生;(六)来华留学生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皇帝常常亲自过问相关事宜;(七)中国政府对外国“官生”特别优待,提供衣、食、住、行、学、医、丧、归等各种费用;(八)中国政府对外国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对触犯刑律者同样予以严肃处理;(九)外国人可以参加中国的科举考试,并可在华为官任职,大展才华;(十)外国来华学生以学儒家经典和汉语言文字为主体,但也有人学医学、法律、天文、地理、历法、阴阳、音乐、制造、军事等其他学科;(十一)在华期间,许多外国学生广泛接触中国社会,结交文化界名人,大量购买中国典籍;(十二)学成归国的留学生,在本国多担任重要职务,不少人有汉语著作传世,成为推动中外友好与文化交流的中坚力量。(十三)属于教训:自隋迄清,中国官办的来华留学生汉语教育虽然持续不断,但大抵以儒家经典和历代诗文作品为基本教材,国子监始终无人编定适合外国学生需要地专门的汉语学习材料,致使语言学习始终依附于文化学习,没有独立的学科地位,加上教学方法与考试制度等方面的制约,结果造成了来华留学生语言能力的不平衡——汉语读写能力较高而听说能力总体偏低。在编写汉语教材方面,中国反而长期落后于朝鲜、日本、越南、琉球。元末明初,《老乞大》(作者国籍尚待进一步考证)、《朴通事》这种真正意义上的汉语会话教材已在朝鲜广为流布,此后朝鲜人还编写了《小学直解》《训世评话》《译家必备》《二才子》《两国通事》《唐话纂要》《唐话类要》《唐话使用》等众多汉语教材;越南则依照中国的《三字经》《千字文》编有童蒙识字课本《四字经》。在琉球,明清两代也出现了《官话问答便语》《白姓官话》《学官话》等实用汉语会话教材。
    尽管存在着上述缺陷与不足,中国古代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仍是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与精神财富,它丰富了中国与相关国家(特别是“汉字文化圈”国家)的历史与文化内涵,给后人留下了不尽的思考与启迪。它使我们欣喜的看到,我们今天所从事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发源于浩荡的历史长河,根植于肥沃的历史土壤,乃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对这份历史遗产,对外汉语教师不仅应该引以为自豪,而且应该在继续发掘、研究的基础上,扬其长,避其短,去其粗,取其精,予以批判地继承,做到古为今用,以便探索出一条真正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华文化底蕴的、高效可行的对外汉语教学之路,以期无愧古人,无愧于时代。
    作者:董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