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教育相关 >

北大新闻学研究会三巨擘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光明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研究会以“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为宗旨,由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兼任会长,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徐宝璜任副会长,徐宝璜和《京报》社长邵飘萍是专任导师。1919年12月,由北京大学出版部以新闻学研究会名义出版了徐宝璜的《新闻学》。这是我国的第一本新闻理论著作。 
    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是中国新闻学教育和研究的起点,而蔡元培、徐宝璜、邵飘萍等人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开创新闻教育事业、提倡新闻研究和确立教育方针的拓荒人物。 
    北大校长蔡元培   
    北大校长蔡元培与新闻事业有着密切的渊源,曾先后编撰和创办《苏报》、《俄事警闻》、《警钟日报》、《旅欧杂志》等报刊,并为《民主报》、《新青年》等写过多篇文章,有办报经验,重视新闻工作。丰富的新闻实践使得蔡元培对新闻事业有着自己的观点,加上他对德国新闻界和美国新闻教育的了解,使得他热心于新闻学教育和研究,全力支持新闻学研究会的创立和发展。可以说,没有蔡元培校长,就没有新闻学研究会的创建,中国新闻学教育和研究的历史恐怕也会延后。 
    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导师徐宝璜   
    新闻学研究会另一位重要的人物当属被誉为“新闻学界最初的开山祖”的徐宝璜。他191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留学美国密歇根大学研习新闻,1916年回国,在北京《晨报》任编辑。23岁时,徐宝璜受聘北京大学教授兼校长室秘书,讲授新闻学选修课。1918年,他与蔡元培等发起成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被推为副会长、新闻学导师和会刊《新闻周刊》编辑主任,并代会长蔡元培主持此研究会的日常工作,定期为会员讲授新闻学基本知识。据《北京大学日刊》记载,在新闻学研究会成立后的3个月里,徐宝璜就向会员们发表了“新闻纸之职务及尽职方法”、“新闻之精彩”、“新闻之价值”、“新闻之采集”等演讲,系统讲授新闻学理论和实践。1920年起,先后在民国大学、朝阳大学、中国大学、平民大学等校教授新闻、经济等方面课程,并担任平民大学新闻系主任。1930年6月1日,因病逝世,终年仅36岁。遗著有《新闻学》一书,经四次修改于1919年12月由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出版,为我国第一部新闻学理论专著。全书共十四章,六万字左右。主要从新闻学定义,到报纸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兼及报纸的编辑、采访、评论、发行诸方面,作了理论与实践的探讨。著名新闻学家邵飘萍在当时《京报》上评价为:“无此书,人且不知新闻为学,新闻要学。”蔡元培在该书序言中称其为“‘破天荒’之作”。 
    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导师邵飘萍  
    新闻学研究会的另一位导师邵飘萍时为《京报》社长,新闻界的翘楚。他以“铁肩担道义,棘手著文章”的理想从事新闻实践,又以对新闻事业的满腔热情担当起新闻教育的重任。他先是多次致信蔡元培促成研究会的创立,后担任研究会导师,在新闻实践传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结合多年来从事采访活动的经验和体会,深入浅出地讲授新闻学基础知识、新闻采集方法和记者的修养。为提高会员的政治素养,他还邀请李大钊、高一涵等知名人士到会演讲;同时,他鼓励学生贴近社会、了解民情,并组织学生外出参观,介绍学生到报馆实习,为新闻学研究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