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北朝时期,佛教有梁僧佑《出三藏集记》,道教已有陆修静《三洞经书目录》,?孟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的资料收录较全,其他诸儒的著作和资料未能涉猎。显然远远还没有达到集儒学文献之大成、总儒学资料之全书,亦即儒学之“藏”的水准。《孔子文化大全》在编纂时虽然对儒学文献已有所分类,但由所涉图书类别有限,还达不到对所有儒学文献进行分类研究,编制科学的著录体系的目的。因此,目前要编纂大型儒学丛书,创立一种新型的《儒藏》编纂方法和儒学文献分类体系,就势在必行了。 三、论《儒藏》当以“三藏二十四目”类编儒学文献 科学的分类必须建立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儒学文献的分类体系,也必须首先对儒学文献的分布情况和主要类别有全面了解。从前传统的目录书在每一类著录之后,都有对该类著录图书的门类、种数和卷数的统计,马端临著《文献通考•经籍考》又转录了这些统计数据,清朱彝尊《经义考》卷294更设有《著录》一目来汇录此类信息。其间或存或亡,或新或旧,一时难以统计出儒学文献的确凿数据。但是即以《中国丛书综录》“经部”论,其所录现存丛书的经部子目已达5000余种。如果再加上儒学诸子、儒学史料等书,无虑万余种之多。这些还只是丛书收录的,在丛书之外无疑还有大量单刻本存在,若计其种类,或相陪蓰,或至十百于兹。 最保守的估计,现存儒学著作也在三万余种左右。这些儒学文献,就传统的分类目录而言,当然会散见于经部、史部、子部、集部之中。故前辈学人欲编《儒藏》,都欲从四库图书中寻找资料。《明史》卷288《曹学佺传》載:“(学佺)尝谓二氏有《藏》,吾儒何独无?欲修《儒藏》与鼎立。采撷四库书,因类分辑。十有余年,功未及竣,两京继覆。”曹氏《五经困学自序》也说:“予盖欲修《儒藏》焉,以经先之也。撷四库之精华,与二氏为鼎峙,予之志愿毕矣。”但这只能说明儒学文献散于“四部”这一特点,并不是一定按“四部”来分类。 在明代,人们提出编《儒藏》还没有一致的、成熟的意见。汤显祖《孙鹏初遂初堂集序》载:“(鹏初)尝欲总史传,聚往略,起唐虞以來至胜国,效迁史体,为纪传之书;而因以櫽括《十三经》疏义,订覈收采,号曰《儒藏》。嗟夫!公盖通博伟丽之儒矣!”(《文章辨体汇选》卷310)孙鹏初本名羽侯,湖南华容人,晚明有成就的文学家。万历十七年焦竑榜进士,官礼、兵二科给事中,万历二十三年被贬逐,同年曹学佺“弱冠中第”,说明他的年辈比曹学佺为早。如果要推究《儒藏》的首倡者,孙羽侯才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周永年以及今人说曹学佺首先提出编《儒藏》是不对的。但是孙氏的《儒藏》据说是“櫽括《十三经》疏义”而成,约当“经解集成”(或“经义集解”)之类,与曹学佺欲“采四部精华”而成的《儒藏》体例又自不同。 由于孙、曹之书卒未编成,所以他二人编《儒藏》的具体设想和体例,故无可详考。百余年后,周永年曾揣度说:“曹氏《儒藏》议见于新城说部,其详未闻。大约须分四部,将现存有关系之书尽入之,四部可分四藏,而合为一大藏,犹释氏之以经、律、论为三藏也。”(周氏《儒藏说》)这大概也是周永年自己的意见。 周永年撰《儒藏说》又大声疾呼收集和编纂《儒藏》。他讲到修纂步骤时曾说: “《儒藏》不可旦夕而成,先有一变通之法:经、史、子、集凡有板之书,在今日颇为易得,若于数百里内择胜地名区,建义学,设义田。凡有志斯事者,或出其家藏,或捐金购买于中,以待四方能读之人,胜于一家之藏。” 又在《复韩青田师》书中说: “偶感曹能始《儒藏》之议,窃思续而成之。经、史、子、集宜先分四藏,而后合为一。经有注疏及昆山所刻《经解》,增添有限。史自全而外,可入者亦无多。惟子、集二门,搜辑颇难。近闻有陶九成《说郛》全本归安庆府城内王氏,若获此书,则子藏可成矣。” 从上引二段话,似乎周氏编《儒藏》仍然沿袭经、史、子、集“四部”法。其实,周氏此法明确说是为“先有一变通之法”,可见非成熟意见,而是临时办法。他与曹学佺都是有感于“二氏有藏,吾儒无藏”,二氏书因有藏保存则传而不散,“吾儒”书因无藏类聚故散而不传的现实,才提出编《儒藏》的。他们的意思,一则希望尽量保存佛道二《藏》以外的文献,姑视之为“儒”。周氏自云:“自秦汉以来购书藏书,其说綦详,官私之藏,书录亦不为不多,未有久而不散者,则以藏之一地,不能藏于天下;藏之一时,不能藏于万世也。明侯官曹氏学佺欲仿二氏为《儒藏》,庶免二者之患矣。……今不揣谫劣,愿与海内同人共肩斯任,务俾古人著述之可传者,自今日永无散失,以与天下万世共读之。”其志既在保存古籍,当然就先不会考虑是否纯粹的儒学文献,也来不及考虑儒学文献的著录体系问题。其实周氏分“四藏”来收集图书,也受历史上皇家图书以“四库”收储制度的影响。《隋书•经籍志》载隋“东都观文殿,东屋藏甲、乙,西屋藏丙、丁。”《唐六典》卷10载:唐代“秘书郎掌四部之图籍,分库以藏之,以甲、乙、景(即丙)、丁之部目。甲部为经,其类有十;乙部为史,其类一十有三;景部为子,年谱类、学案类、目录类、学校类、祠庙类、杂史类、杂考类等。用此“三藏二十四目”,即可将所有儒学著作和儒学史料统摄无余。(舒大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