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今日教育 >

浅析新课标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2)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中国论文中心 佚名 参加讨论
三、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学生来说,掌握复杂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特征,弄清其发展演变规律是比较困难的,也容易由此产生不愿学的想法。教学中,应尽量结合实际,使学生感到身边有很多地理现象,孕育着地理原理。这些身边的地理现象使学生感到学习地理的必要,同时结合这些实际,学起来会觉得并不难学,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学好地理的信心。“从生活走向地理,从地理走向社会”,“让学生获得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它体现了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地理规律,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源于生活。联系实际生活的地理课堂教学,使学生对生活多一份关心、多一份思考,拓宽了所掌握知识点的内容,把地理知识延伸到更广泛的生活实践中去。例如,“地球的公转”内容对初中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在讲述这个内容时,根据学生每天对昼夜长短变化的亲身感受,每过一段时间我就会提问“现在太阳直射点在那里?”,“南、北那个半球获得太阳热量多”“现在是什么季节”等等问题。再例如,我讲“火山、地震”一节时,引入了2008年五六月份震撼人心的电视画面“5.12汶川大地震”,用实例来解释课本中的理论,使学生更能理解“火山、地震与板块运动”的知识。 
    四、努力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给学生展现自我的空间 
    所谓地理课堂上的开放应该是全方位的。一是开放教学过程。教学没有指令性,完全由学生凭借学习和经验,独立思考,自主发现,教师也不刻意追求课堂教学的完整性,而且把一堂课的学习作为学生整个学习生活的一部分,重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情感体验。二是开放教学内容。书本不在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惟一渠道,教材也不是课堂的惟一材料。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学生记住,背会了多少知识,而以教材为载体,使学生学会学习,适应生活,健康和谐的发展。因此教师是教材的研究者和开发者,既要冲破教材的束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又在教材之外找材料,如报刊资料,影视传媒,网络信息等,引进必要的素材和知识,带领学生走进自然、家庭、社会。三是开放学习方式。传统课堂统一的教学模式,划定了学生统一的学习方式。和谐的地理课堂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挥学生的个性,允许学生的个性根据学习的需要或独立学习或小组合作等。开放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从周围的生活环境中去寻找问题,带着问题通过社会调查、问卷设问、专家采访、上网查询等多种渠道获取自己所需要信息,进而综合所需知识,提出有针对性、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的一种模式体系。该模式程序如下:提出问题→调查研究→讨论交流→自主探究→撰写小论文。四是开放学生思维。地理知识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发散的系统,既有许多已知的相对真理。更多的却是人类科技尚未能了解,尚无法知晓和解决的灾害、环境、宇宙等问题,这种地理知识本身的发散性、未知性。正是地理课堂的独特韵味所在,它能帮助学生进入超越时空的思维空间,特别有利于学生探索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所以在教学中尽量少用“定向思维”和惯常思路去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创设应用“发散性思维”的情境,鼓励学生放眼世界,放眼社会生活,勇于开拓新的思维领域。例如讲完地球的自转时,让学生试想一下,假如我们生活的地球是“自东向西”转,我们的生活又将会如何?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堂,不仅使学生对地理课感兴趣,并且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 
    综上所述,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而且能起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部动力。作为一名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达到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完成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作者:袁晓红 )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高俊昌.试论近十几年来我国中学地理教材的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3,(5). 
    [3]高凌飚.关于新课程教科书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2,(9). 
    [4]任长松.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