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丁汉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杨福家畅谈教育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福家曾是复旦大学校长,现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也是惟一一位担任英国名校校长的中国人。昨日(8日),2007中国科学年会开幕式,在做特约报道及随后记者见面会上,他直陈中西方教育的若干差异。 大学要奏出不同音符 “知识经济的发展,必须要由世界一流大学引路。对中国而言,一流大学是必需品,而非奢侈品。”杨院士认为,大学一定要定位准确,注重办学特色,“如果所有高校都追求‘大而全’,中国就不会诞生世界一流大学”,只有各具特色,各发其音,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才能奏出动人的乐章。“哈佛、牛津、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等,都是世界名校,却并不搞‘大而全’,而是注重发展特色”。 高校扩招不能结构失调 谈到中国高校的扩招问题,杨院士认为,扩招并没有错,“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能从1978年的1.4%扩大到现在的23%,那么多的年轻人可以有机会进入大学校门,都是高校扩招的成果”。“但是,扩招需要明确不同高校的定位,不能结构失调。”杨院士说,2003年英国提出,根据社会发展需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从40%上升到50%,但扩招的主要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剑桥、牛津这样的名校不能扩招。“中国也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杨院士举例说:“我所在的研究所,以前有一批八级工师傅,现在退休了,后继乏人。而在美国,我认识一个小孩,成绩非常好,可以进哈佛,但高中毕业进了一家烹饪学院学当厨师,这在中国是不可思议的。美国家长就能充分尊重小孩子的意愿,我希望有更多中国优秀的高中生也能报考职业技术学院。” “一考定终身”要变革 杨院士说,中国高考是“独木桥”,“比如北大分数线如果是600分,你考599分就进不去,而如果复旦的分数线是550分,你填第二志愿它也不会收你。中国是学校挑学生,外国的学生则握有主动权,我们应该让学生挑学校,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他介绍,在美国要进好的大学,首先要通过SAT考试,一年考7次,从高一开始随时都可以考,满分是1600分,考1400分就可进哈佛。 一流学校看“小班” 杨院士介绍,克林顿任美国总统时,在一次谈话中曾对他说,为使中学每个班从22人降到18人,联邦政府准备投资多少。但中国对教育的投资大部分用于造房子,“房子不能把学校变成好学校,所以要把学校变成重点中学,应该考虑怎样减少每个班的学生,增加小班,更多地关心学生,不要一味造房子。当你时时处处把人放在首位,你离一流就不远了”。 搭积木强于做功课 谈到学生的创新能力,杨院士举出耶鲁大学的例子,“为什么耶鲁大学培养出那么多总统?关键在教学的互动,课上互动,课外也互动,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头脑不是用来填充知识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种,老师的责任就是帮助学生把这火种点燃”。 杨院士对一个中国小孩的一句话非常震撼:“如果有来生,再不做学生!”他说,中国有个有趣的现象,小学生比博士生还忙还累,而美国的小学生更多不是在做功课,可能在家里用积木搭火箭,“你说,长大后,搭火箭的孩子和做功课的孩子,谁更有创造力?中小学生应该活泼、好奇、激情,而不是拼命做作业”。 不满高楼、大玻璃墙 杨院士说,他对华科大校长办公楼印象最深,“楼是老楼,办公室也极简朴,对比哈佛大学,华科大已经拥有了世界一流的校长办公室”。话音未落全场响起热烈掌声。但一些高校也有让他不满的地方,比如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建筑外边都是大玻璃,能耗比普通楼房高几倍。中国大部分建筑都没有注意环保节能,说明大家脑子里没有节能概念,作为学术先锋的高等院校尤其应该注意”。 杨院士认为,节能减排应从小学教起,让它成为一种意识和习惯。(记者张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