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心、意、知、物」:「心」是就「感通義」說,「意」是就「指向義」說,「物」是就「對象義」說,「知」是就「了別義」說。 我總以為中國哲學並不是那麼玄,玄奧到忽略了整個生活世界,忽略了做為一個人所應該互動、所應該做的事情,我認為不是這樣的。道家強調整個「自然天地」,儒家強調整個「人倫孝弟」,這都和具體的生活世界連在一塊的。它不會高調地去談一個理論,它很具體的在生活中體現;既然是很具體在生活中體現,它基本上就不是個「禁慾主義」者。它呈現的是「身心合一、理欲合一、道器合一、天人合一」的「合一論」者。其實,「合一」背後所隱含的是正「不二」,「天人不二、物我不二、心物不二、人己不二、道器不二、理氣不二、理欲不二」。「不二」就是「一本」。(註23) 什麼是「一本」呢?「本貫於末,就是一本」。一本,就像是一棵樹一樣,就是一個「完整生命」之自身。所以完整的生命的生長,除了「自然之氣」的生長,很重要的就是「生命自覺」的發展;自覺的發展其實也就是我們心靈意識的發展。人們這時候往往就其本末而去闡釋這個心靈意識的層次,「心」是身之本,是「身」之所以能夠自覺的一個動源點,這動源點有一更為根本的指向,此即是「意」。 「心」是就心靈意識活動的「總體」來說,心著重點就在這個整體具有一個感通的力量來說,於是說「心」是「感通義」,或者是「活動義」。而「意」強調的是一個「指向」,這也就是陽明所說的「心之所發」為「意」,而劉蕺山更進一步將此「意」往內收攝,而說「意是心之所存」,這是陽明學進一步的發展。(註24)若以心為本、則身為末,若以意為本、則心為末,本末交貫為一個整體。所以誠意在先、正心在後,這是就「本、末」而說的「先、後」。「心」是就「感通義」說,「意」是就「指向義」說,「物」是就「對象義」說,「知」是就「了別義」說。而這「了別義」就有兩層意思,是「認知之了別」呢?還是「道德之確認」的了別呢?道德價值確認之了別是一層意思,知識對象之了別是一層意思,這兩層意思在這裏通通包括。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人談論問題的時候,習慣將「應然的層次」與「實然的層次」兩者連在一起。當我說一個對象是什麼的時候,一方面說那對象是什麼,一方面我又把對象拉進來放在自己的價值系統去體會,將它與自己融為一個整體,又投射給它一個價值的意味;一方面它有一個如實的對象的意義,一方面又如實的回到我本心的價值的意味。再由那個價值的意味,再定出一個價值的方向。 正因為如此,我們認為整個世界是一個善的本源的開展,整個世界是這個善的開展,它朝向一個善的目的,是由這樣而構成的一個整體。比如:我們看到「天」的時候,一方面指說它是「天」,但我們又說「天行健」,「健」這是一個價值意味的字眼,顯然地,這是由「天」而返照於「人」,進而說「君子以自強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註25),這是很標準的「即事言理」的一個思惟方式。這「即事言理」的這個「理」就不只是「自然之理」;這個「理」既是「自然之理」,也是「自覺之理」。自然之理就是我們說的「知識之理」,自覺之理就是我們說的「道德之理」,它們是「通而為一」的,這一點很重要,值得注意。(註26) 《大學》裡所說的「心、意、知、物」是什麼意思?宋明理學家幾乎所有最重要的功夫都花在這四個字的討論上,其實,所謂的「心性之學」著重點就這幾個字。程朱、陸王,乃至其他各家各派彼此各有不同的界定,各有不同的理解,各有不同的闡釋。現在,我們藉著閱讀《大學》的課程,當然會附帶將宋明理學家最重要的重點在這裏提出來,但是重點不在宋明理學,而是在《大學》,是要返照回來了解《大學》文本啊! 九、道德教化的政治觀重在「符號式的、虛以涵實的」方式,此不同於「權力式的、虛以控實的」方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