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何休的衰乱、升平、太平三世之说是从“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的《传》文引申而来的。这三句《传》文见于隐公元年、桓公二年以及哀公十四年凡三次。第一次是解释公子益师卒为何不记日期,理由是“远也”。因为在所传闻世,时远恩浅,所以不记日期。第二次是解释鲁桓公与齐、陈、郑三国之君集会“以成宋乱”,鲁君协助成宋乱,这当然是大恶;按书法“内大恶讳”,本是不该记的,却记了。为什么呢?还是“远也”。因为时远恩浅,所以不讳。第三次总述《春秋》笔法,不详论。这三句《传》文本是说鲁国内部的事的,与“异内外”的问题无关。可是,如果不消除内外之异,那么就不可能由分裂而走向一统,由衰乱而渐进于太平。所以何休又把“张三世”与“异内外”联系起来。为什么能这样联系呢?他从不同时期书法“异辞”这一点着眼,看出《经》、《传》之文对不同时期的“内外”也是有“异辞”的。例如,隐公二年《春秋》记:“公会戎于潜。”何注云:“所传闻之世,外离会不书,书内离会者,《春秋》王鲁,明当先自详正,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故略外也。”公羊家以为两国间的私会为离会,应该贬斥;但批评要从自己开始。所以在所传闻世只批评本国的内离会而不批评外国间的离会。那么,是否有例外呢?例如,桓公五年《春秋》记:“齐侯、郑伯如纪。”《传》曰:“外相如不书,此何以书?离,不言会。”何注云:“《春秋》始录内小恶,书内离会;略外小恶,不书外离会。至所闻世,著治升平,内诸夏而详录之,乃书外离会。嫌外离会常(陈立以为,字当作“当”,可取)书,故变文见意,以别嫌明疑。”齐、郑之君离会于纪,在所传闻世,本不当书;这里书了,可是不书为会而书为“如”,就是为避嫌疑。这样,他就从本国与诸夏的内外中看到了不同时期的“异辞”。又如,成公十五年《春秋》:“冬,十一月,叔孙侨如会晋士燮、齐高无咎、宋华元、卫孙林父、郑公子鱿、邾娄人,会吴于钟离。”《传》云:“曷为殊会吴?外吴也。曷为外也?《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何注云:“吴似夷狄差醇,而适见于可殊之世,故独殊吴。”如果吴在《春秋》的所传闻世出现,那时还外诸夏,就谈不到殊吴。吴恰好出现于传闻世,正是外夷狄的时候,所以就要殊了。这样,他就又从诸夏与夷狄的内外中看到了不同时期的“异辞”。不管他所说是否有牵强之处,但是他从经传文字中看出了时间中的先后阶段与空间中的内外层次之间的函数关系。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特识,因为他把空间中的一统理解为时间中历史发展的趋势或结果。如果说董仲舒的通三统为一统的一统说中已经有了时间与空间中的两重因素的结合,那么其结合还是思辨的。何休却是把这种结合引进了历史的思考之中。 也许历史学家们会以为我陷入了何休的玄想圈套,而忘记了自己所学的历史。其实,在我看来,在何休的似乎极其违背历史的说法中,也很难说就没有任何一点历史的真实性。从表面上看,由西周而春秋,是在由统一走向分裂;而其实,春秋的分裂中正准备着更高一级统一的必要条件。这一点似乎是没有多大争议的。在春秋时期,由小邦而渐成为大国,甚至开始出现了郡县制最初萌芽。原来被视为夷狄的楚、吴等邦,这时也逐渐实现了华夏化;而原先自以为华夏的诸邦,在此过程中也大量地汲取了所谓夷狄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夷狄化。至春秋时期之末,楚、吴诸邦与中原诸夏无复分别。这就是“夷狄进至于爵”,以当时人对“天下”的眼界来说,说“天下远近大小若一”,虽然夸大到了不合事实的程度,但也总不能说连一点影子都没有吧。所以,在何休的似乎荒唐的一统说中,实际是蕴含着孤明卓识的。 如果我们再作进一步的分析,那么就可以发现,何休的以“张三世”与“异内外”结合的大一统说,还有其深刻的儒家伦理、思想的内涵在。三世之别与内外之别,都在其所爱程度之别。儒家之仁爱自近而及远,推己以及人;三世与内外之差别,不过在一为时间之远近、一为空间之远近而已。所以,自儒家之仁学原则观之,二者自然是可以重合的。空间中的大一统如何才能在时间的进程中实现?不能靠武力或其它东西,而只能靠仁心与仁政之不断地外推。这是从伦理的角度说。从政治的角度说,儒家以为必正己方能正人。成公十五年《传》云:“王者欲一乎天下,曷为以外内言之?言自近者始也。”何注云:“明当先正京师,乃正诸夏;诸夏正,乃正夷狄。以渐治之。叶公问政于孔子,孔子曰:近者悦,远者来。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是也。”所以,何休的大一统说也就是儒家正己以正人的主张的不断外推。如此而已。 按照何休以上的一统说,能实现大一统的王者必须是能推己以及人、正己而正人的仁者。不如此,也就不能成为这种王者。因此,一统在历史中是不断发展的,而王者却不是万世一系的。甚至于尽管一统的起点通常是本国,然后由本国而诸夏,由诸夏而夷狄;但是,这一次序也不是绝对的。一个国家是夷还是夏,在《公羊传》及何休注中并非以血统来分辨的,而是要看它的实际行为。例如,昭公四年《春秋》记:“夏,楚子、蔡侯、陈侯、郑伯、许男、徐子、滕子、顿子、胡子、沈子、小邾娄子、宋世子佐、淮夷会于申。”何注云:“不殊淮夷者,楚子主会行义,故君子不殊其类。所以顺楚而病中国。”因为这一次会是为了合力讨齐逆臣庆封;诸夏不能讨而楚讨之,故顺楚而病中国。又例如,昭公十二年《春秋》记:“恶伐鲜虞。”何注云:“谓之晋者,中国以无义故,为夷狄所强。今楚行诈灭陈、蔡,诸夏惧然去而与晋会于屈银。不因以大绥诸侯,先之以博爱,而先伐同姓,从亲亲起,欲以立威行霸。故狄之。”在一般情况下,楚为夷狄,晋为诸夏。可是,当楚能行诸夏所不能行之义时,公羊家就顺楚而病中国;当晋不能绥诸夏而反伐同姓时,他们就以晋为夷狄了。总之,中国与夷狄并无截然的界限,其标准就是要看其行为合乎义与否。因此,何休的一统说并不以种族原则为依旧,而是以儒家之义为取舍。这正是孟子所说的“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思想的发挥。 因为能承担一统之责的不必是某国、某王,所以在统一发展的进程中可以有中心的转移,也可以有王朝的更替;中心变而一统之趋势不变。这其实也就是“三统”说所以必需的原由。董仲舒对“通三统”说得很有创见,但是他未能将它与“张三世”、“异内外”结合起来。以上已经说到,何休把“张三世”和“异内外”结合起来从而将其大一统说发展到了一个比董仲舒更高的阶段。可是,现在我们又可以看到,何休实际上也将“通三统”和“张三世”及“异内外”结合起来了。 《公羊传》徐彦疏说何休“三科九旨”之意云:“何氏之意以为,三科九旨正是一物。若总言之,谓之三科;科者,段也。若析而言之,谓之九旨;旨者,意也。言三个科段之内,有此九种之意。”初读这一段话常不能解。因为能直接看到的是何休将“张三世”与“异内外”结合起来,而“通三统”则似乎与前二者无关。经过以上的论析,我们可以证实徐疏的这一段话是很有见识的。何休的大一统说之特点,正是将“三科九旨”结合为一来加以论述的;唯其如此,他的一统说比董仲舒又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 《春秋》公羊学是汉代经学中的重要一支,它在大一统学说的发展上的成绩是其它经学流派所不能比拟的。它把一统在空间中的拓展与在时间中的延续结合为一,并把一统的基本原因或前提理解为儒家的仁学的实行以及由之而来的不同族群的文化的趋同。这种思想对于中国历史上一统事业的发展是有其深度影响的。 (作者:刘家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