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组合作,师生互动 《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创建一种平等和谐、宽松活跃的氛围,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学会与别人合作。教师不是一人唱独角戏,而是在学生自主预习课文的基础上,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如小组合作疏通文意、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生确实有异议时,教师再与学生共同探讨。 五、设计活动,培养能力 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堂小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如:在学习《两小儿辩日》、《石壕吏》时组织学生编排课本剧,进行课本剧表演;学习《唐雎不辱使命》时举办“答记者问”活动;复习文言文时进行知识竞赛……这些具有针对性的课堂小活动的举办为学生搭建了展示才华的平台,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和谐的课堂中接受了知识,加大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思辩能力。 六、拓展延伸,提高品味 如果把文言文教学的步骤说成是“诵——译——议——引”四个环节的话,那么第四个环节绝不可轻视。有了前面三个环节的学习,还应对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拓展,把所学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引向更高的层次。 总而言之,文言文教学的成功与否,决定着语文教学的成败。文言文的教学要避免“满堂灌”,应该通过教学手段的变化,多种方法并用,让学生在愉快学习的同时能力也有所提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