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实验于2004年启动,山东省是首批进入高中课改的试验区之一。截至目前,山东省新课程改革已经完成了一个周期的实验。我有幸参与了青岛地区高中骨干教师新课程培训的工作,承担高中“唐诗宋词”选修课程的培训和跟踪指导等工作①。 从实际工作效果来看,新课标下高中选修课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选修课的建设与校本课程的建设互相促进。但是,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教学方面,都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具体到“唐诗宋词”选修课程,缺乏传统诗词理论学养和符合诗词教学规律的成型教学模式,是较为突出的问题。鉴于此,我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以与同行交流。 一、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选修课“唐诗宋词”的课堂教学效果好坏,关键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扎实的唐诗宋词理论基础。 鲁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目兼顾典范性和广泛性,既有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又有陈与义《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等较少传诵的篇目。在跟踪指导过程中,有部分教师将选修课上成必修课,加重了备课负担;也有部分教师将“唐诗宋词”当作课外读物来处理,失去了选修课的意义。究其原因,教师缺乏坚实的诗词理论基础,无法对教学材料作出规律性总结,造成了“唐诗宋词”选修课的教学困境。这就对教师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 1.全面了解和掌握古典诗词的题材。中国古典诗词的题材发展到唐宋时期,可谓大全。鲁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所选取的诗词题材众多,有别情,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等;有情爱,如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等;有边塞戎旅,如王维《使至塞上》等;有伤春悲秋,如杜甫《登高》等;有田园山水,如孟浩然《过故人庄》等;有政事,如李白《行路难》等;有思乡怀人,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教师应该认真梳理各类诗词题材,掌握其发展历程,熟知各类题材的表现方式。如别情诗词,作者大多会从两种情感体验来反映别离之痛,一是别离之时的难舍难分;二是别离之后的无尽相思。以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为例,诗人以暮春时节百花凋零来烘托分手之时的悲戚情感,而别离之后的相思,诗人以誓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极写之,并以“对面”写法描摹“夜吟”的场景,来侧面摹写。以此为基础,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同类题材就能驾轻就熟。 2.全面、深入地掌握诗词体裁。鲁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取诗词体裁丰富,既有近体诗,七律如杜甫《登高》,七绝如刘禹锡《乌衣巷》,五律如孟浩然《过故人庄》,五绝如贾岛《剑客》;有古体诗,如李白《蜀道难》;有歌行体,如白居易《长恨歌》;词,大多是双阕,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也有三阕,如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 古体诗不限句数,格律也较为宽泛,如李白《将进酒》。反之,格律诗就有严格的限制。以律诗为例,题目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律诗题目限定了内容,诗句必须紧扣题目,全诗完全围绕题目来写,题目的每层意思都必须写到,如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首联即点明“左迁”,颔联点明“蓝关”,尾联点明“示侄孙湘”。有些词也遵照律法,题目紧紧限定了正文。律诗的结构讲究“起、承、转、合”。起,即破题;承,即承接,承上而来;转,即转折、转换;合,即收合、总结。起贵“突兀高远”,有高屋建瓴之势;承与起连得越紧密越好;转最忌衰弱、疲沓,尽量做到如异军突起,别开生面;结有三种情况,或总结前意,或做期望和联想,或与前面诸联、特别是起联相响应。 3.对诗词意象和意境有较为深入地理解。诗词创作是形象思维活动,是创作主体内在情志与外界触媒的感发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国古典诗词形象性的表述主要有“象”、“意象”、“意境”等范畴。“象”是对自然物的模拟、形容和象征,设象以表“意”。象又分物象、意象。物象指对外物或景象的模写,意象指意义的形象。情与景,一直被认为是古典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孤不自成,两不相背”(谢榛,《诗家直说》)。情与景的关系,也往往就是意与象、兴与寄的关系,意(情)因象(景)而物态化,象(景)因意(情)而意象化,这是诗人进行形象思维和艺术构思的基本内容。 诗词是思维跳跃性很大的文体,意象与意象之间内在联接,构成完整意境。连缀意象、填补空白的工作要靠联想和想象去完成。如温庭筠《商山早行》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每句各由三个名词或名词词组构成,是三个意象连缀,构成黎明野外独行的画面,虽是写景,但旅途的清苦和野行的孤寂都蕴含其中。诗词中情与景往往不能截然分开,正如王国维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删稿》)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再美妙的景物在伤心人看来也只会唤起感伤情绪。诗常一句一境,一联一境,通篇合起来,又构成一个整体的意境,故诗之境阔,博大雄浑,旷远开阔;词常是一阙一境,一首一境,故其境多尖新轻巧,精工密丽。 4.对诗法、词法有一定的了解。如“离合”,是一个表现手法的问题,是离题旁涉与紧扣题目,是侧写、旁写与正写的关系问题。诗里的离合问题以咏物诗最为突出。前人曾有“咏物诗最难工,太切题则粘皮带骨,不切题则捕风捉影,须在不即不离之间”和“不切而切,切而不觉其切”的说法。这就是说,咏物诗如果只求形似,虽然刻画得很逼真,品格也不能算高;如果能写其形而传其神,通过咏物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那才是好的咏物之作。如古诗中的“柳”是有特殊含义的。柔顺婀娜、随风摆动的“柳”与“留”谐音,另外,古人还有折柳送行的习俗,很容易引申到“柳—留—惜别—依依不舍”的层面上来。“折柳”寓含“惜别怀远”之意。故友离别最为感人。“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玲·塞蝉凄切》),“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都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情。诸如此类的还有“赋比兴”、“空与实”、“直与曲”等。 二、“唐诗宋词”选修课要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方法。 目前,“唐诗宋词”选修课的教学法宏观上具有代表性的是“三步”法,即知人论世、直观感受(观词、观象、观景)、整体领悟。微观上较有代表性的是阅读教学法,即将阅读分成读准字音、找准节奏;知人论世,读出文意;品味语言,读出意境;把握主旨,读出感情;放飞想象,联想阅读等五个环节。应该承认,这些教学法在发挥学生主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选修课的设立,不仅仅是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取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比较而言,“合作学习”是一种能有效促进学生非认知性品质主动获取的教学模式,应该受到重视。 新课标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基本理念。“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一种以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为特征,以小组学习为主要手段,使学生围绕共同目标开展协作学习活动的教学方法②。它是基于20世纪70年代德国交往教学论、20世纪70年美国群体动力理论、20世纪80年代原苏联合作教育学理论而产生一种学习理论③,它注重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氛围,促进学生非认知性品质,能大幅提高学生学业成绩。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教育界对“合作学习”教学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