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声痛苦的呐喊——五四人物之鲁迅 卫方正 我是从一个国学传承者的角度来品味鲁迅的。 几天前,终于购到《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沉甸甸的一大册,是当年太炎先生在日本讲学时,鲁迅、钱玄同、朱希祖三人的现场听课笔记和事后的整理笔记。 这本由中华书局出版、印量只有800册的大书,堪称是国学研究中的珍贵资料!而书中鲁迅所作的笔记,字迹清晰工稳,态度一丝不苟,显示了其对“小学”浓厚的兴趣和扎实的修养。 据许寿裳回忆:“章先生出狱以后,东渡日本,一面为《民报》撰文,一面为青年讲学。其讲学之地,是在大成中学里一间教室。我和鲁迅极愿往听,而苦与学课时间相冲突,因托龚未生(名宝铨)转达,希望另设一班,蒙先生慨然允许。地址就在先生的寓所——牛込区新小川町二丁目八番地《民报》社,每星期日清晨,我们前往受业,在一间陋室之内,师生环绕一张矮矮的小桌,席地而坐。先生讲段氏《说文解字》注,郝氏《尔雅义疏》等,神解聪察,精力过人,逐字讲解,或则旁证以各处方言。自八时至正午,历四小时毫无休息,真所谓‘毁人不倦’。” 这实在是一个怪异而又合理的场景:在鼓吹革命的《民报》社内,一群师生在进行着纯粹的国学传授。作为老师的太炎先生,同时具备着革命家和国学大师两重身份,而作为国学学习者的鲁迅、钱玄同等人,后来又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成为反传统的猛将,——甚至,鲁迅还被后人尊为“旗手”和“主将”! ——这是何等的怪异! 在《狂人日记》发表之前,作为国学传承者和研究者的鲁迅,于北平绍兴会馆院子内,在日复一日地钞古碑:“许多年,我便寓在这屋里钞古碑。客中少有人来,古碑中也遇不到什么问题和主义,而我的生命却居然暗暗地消去了,这也是我惟一的愿望。”——“这也是我惟一的愿望”,我宁愿把这理解为鲁迅的真心话。 因为,根据《鲁迅日记》记载,就在这一时期,他频繁地前往琉璃厂,几乎走遍了那里所有的古旧书店,购买碑帖、造像、墓志、画像、瓦当等拓片,以及土偶、土俑、古钱、古镜、古矢镞等出土文物,前后竟达300多次。当然,他还购买了诸如《说文释例》《说文校议》《说文段注补订》《说文解字系传》《说文系传校录》《说文句读》等一大批绝对属于正宗国学范围的书籍。 这时的鲁迅,古意盎然,分明是一个标准的传统文化研习者。 然而,当昔日与他同在太炎先生门下学习《说文解字》的钱玄同来到他的家里,摇着蒲扇,与他进行了那场文学史上著名的“铁屋对话”后,钞古碑的鲁迅,终于暂时停止钞古碑,将手中的毛笔蘸一蘸墨,写出了那篇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狂人日记》。国学研习者鲁迅,于是成了《新青年》的重要作者,成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斩将擎旗的大将! 鲁迅将自己这一阶段的作品,后来编订为小说集《呐喊》。是仅仅取“铁屋中的呐喊”的意思么?我认为不是的,因为那还是一声痛苦的呐喊。 中国的传统文化养育了鲁迅他们,但他们却反戈一击,向传统激烈开战,这些传统文化修养十分扎实且仍然从骨子里热爱着传统文化的人,他们于冲锋陷阵、迎风呐喊之中,那种椎心刺骨的痛苦,可有人明白?鲁迅是这样,陈独秀、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一大批人又何尝不是这样? 他们的心里,有一个痛苦的声音在呐喊:“我爱你,所以我要猛烈地批判你!我不希望你死去,所以我必须大张旗鼓地讨伐你!中国的传统文化,我的母亲,我的爱人,我愿意用我的鲜血来浇灌你,使你绽放重生的花!” 面对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这些豪杰之士,以毅然决然的大智大勇,从文化的角度开出了一剂猛烈的济世良方,为正处于特殊历史阶段下的中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 那时候,中国文化确实已经有了消化不良、沉积滞塞的病状,因此他们开出来的其实是一剂泻药。而陈独秀、钱玄同、鲁迅等人还嫌它不够猛烈,又以更激烈的态度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于是“废除汉字”、“将线装书统统丢进茅厕里”、“不读中国书”等种种更加矫枉过正的说法便一个接一个地喊出来了。章太炎先生曾在1903年与梁启超进行“革命与改良”论战时说过,革命是“天雄、大黄之猛剂”,是“除旧布新”的良药。钱玄同、鲁迅是章门弟子,而胡适与梁启超渊源颇深,也是师长与弟子辈的关系。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两家虽仍然各承其统,但实际上已经合流。 然而鲁迅与其他人不同,他清醒地知道,再好的药也毕竟是药,而不是五谷杂粮。他不是自以为有一套治国方略,是真理的掌握者。或者是要给青年们当指明方向的导师。他在面对各种困境的时候并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道路,他在痛苦,在困惑,在矛盾,他并没有解决矛盾,但他的伟大在于他正视矛盾。所以他不是真理的掌握者,也不是真理的宣示者,他只是一个顽强的探索真理者。“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他们筚路蓝缕,为中国的文化和思想硬生生踩出了一条带血的路。这条路,一头连接着《说文解字》和古碑里的传统,一头通向《新青年》里的《狂人日记》和赵家楼的火焰。 而文化的批判与创新其实并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他们的最终目的,是国民性的改造,是古老的中国面临新的危机与选择时的浴火重生! 继承、独立、自由、批判、创造、爱国,这就是我所理解的鲁迅精神,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共同精神。 现在,请你告诉我,面对厚厚的《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我们该怎样去继承和学习鲁迅? (卫方正,青年学者,某杂志副主编,现居太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