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今年起,武汉城市圈成为国家教改试验区,并由教育部、湖北省实施共建,第一期共建时间暂定为5年。作为国家教改试验区的武汉城市圈教育,还肩负为我国教育改革探索新路的重任。那么,它将会怎么改,会有哪些重大变化?对学校,对老百姓又将会带来哪些益处?昨日,记者采访了省教育有关部门、高校相关负责人。 变化一: 5亿元支持部属院校 共建生规模进一步扩大 按照部省共建的协议,湖北省和武汉市拿出5亿元支持在汉部属院校,用于建设一流学科,争创一流大学。同时,武汉市继续加大对部属高校的政策支持,而部属院校则进一步扩大共建生的规模。 据介绍,几年来,共建生计划一直在增加。从2002年至2007年,武汉市共建生计划从1200人、1420人、1590人增加到1780人,6年的招生计划总数为9530人,但实际录取人数为8365人,1165名计划浪费。鉴于此,今年共建生为1740人,比去年少40个。 然而,随着武汉城市圈国家教改试验区的设立,共建生计划也将进一步扩大。由于生源不满,去年就有高校提出,能否将共建生的范围扩大至其他8个城市。 对此,某高校招生负责人称,共建生明年能否扩大到其他8城市,还不确定。因为还有许多问题还没解决,比如,湖北其他城市的考生、家长会否有意见,共建生如何录取等等还需要进一步商定。 变化二: 高校自主权扩大 特殊人才可批次线下破格录取 作为国家教改试验区,武汉城市圈的高校自主权将会进一步扩大。对于特殊人才,高校甚至可以在批次线下破格录取。 同时,高校还可以自主设置学科专业,自行评聘教师职称等等。 变化三: “入托难”有望解决 目前我省幼儿园的现状是,多是私立的,且收费没谱,多则上万元,少则五六千元,堪比大学生一年的费用。上一所好幼儿园比上大学还贵,“入托难”曾令许多家长头疼。 按照部省共建协议,学前教育进入国民教育体系。这也意味着,“入托难”现象有望解决。试验区将普及学前一年至高中阶段教育,已经边缘化的幼儿园重新回归政策统筹范围。以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为龙头,力争每个乡镇举办一所以上规范化中心幼儿园,每个县建设好一所以上公办示范幼儿园。 变化四: 教师资源共享机制 据悉,今后8城市的学生在本地还能听到武汉老师讲课。9城市在教育教学、教师培训、课改研讨以及高考备考等方面进行学术交流等,从而充分挖掘并利用武汉优质教育资源,进而向周边辐射,为区域教育资源共享互动搭建起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 同时,8城市的重点学校将在武汉扩大招生,武汉学生也可以到这些城市去就读。而武汉市与这些城市之间的教师,也会有更多更灵活的支教和交流方式,学生们坐在本校的教室里,有可能听到的是外地优秀教师的讲课。 变化五: 老校区土地置换享优惠 不少高校认为,一校两个校区甚至多个校区,增加了运行成本,加大了管理难度。对高校老校区土地进行置换或处置,是筹集建设资金、加快新校区建设、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途径。 作为教改试验区,武汉城市圈将探索建立高效多元投资新机制,完善科学合理的学校经费使用管理考核机制以及监控体系。制定高校老校区土地置换优惠政策。教育部对于高校债务化解专项经费将给予倾斜。 同时,还将对高校债务进行重组,筹组武汉教育银行或在城市圈内发行教育券,拓宽教育融资渠道,妥善化解高校债务。 变化六: 中高考将有新变化 省部共建协议要求,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探索建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中高考联动的考试招生制度。 按照教育部的部署,我省最晚明年秋季进入高中课改,“新高考”终究要揭开头纱,可以预知的是,我省“新高考”将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对考生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将高中毕业考试与高校招生考试分离开来,改变以一次性高考分数作为高校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 变化七: 高职有望单独命题 根据教育部建议,武汉城市圈可完善会考制度,以会考成绩加上高职院校面试来招录高职学生,而不必参加普通高考。 在城市圈范围内实施高等职业院校设置,招生计划审定,学校自主招生,考试单独命题等改革,逐步建立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的,与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以就业、创业和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体系。 变化八: 建立职业教育园区 试验区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有望最早建立职业教育园区,探索职业教育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品牌化模式。 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资从主要投向学校转变为学校与受教育者并重,武汉城市圈内公办职业学校建立以学校在校生数和生均培养成本为主要指标的新型财政拨款机制,生源好的学校会获得政府更多支持。 “股份合作”、“公办民助”、“国有民办”、“项目融资”等多种形式,会出现在职业学校的办学体制中。(记者 屈建成 实习生 王小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