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著,他认为一个人立起来,走在自己的道路上,一定要保持中等的需要和需求的生活方式上,象商纣王那样“大最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相信大部份人都不同意,象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很多人又不愿意。那么,人类需要维持在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上呢?当然是越来越好!其实,从中国夏商周以来的较英明的统治者,其统治、管理方式都是愿意让人民越过越好。比如黄帝、神农、尧、舜、禹、汤,他们大力推广农业种植,发明各种生活日用品,普及教育,其目的就是让人民越过越好。人民生活好了,就拥护统治者,统治者就会越来越强大。 中等的需要和需求的生活方式是根据天地万物的道路和规律而总结出来的人们最需要遵循的一种生活方式,遵不遵循这种生活方式,全在于各人自己的意愿。因为只有遵循这种生活方式,人生才能够得到快乐和幸福;如果是勉强自己遵循这种生活方式而造成痛苦,那也就不对了。“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即不要羡慕自己地位以外的名利。如果诚心于富贵的生活方式,就行为于富贵的生活方式;如果诚心于贫贱的生活方式,就行为于贫贱的生活方式;如果诚心于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就行为于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如果诚心于患难的生活方式,就行为于患难的生活方式。君子无论进入什么情况 下,没有不是悠然自得的。 所以这个中庸之道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它、找到它。其实,这也是老子所说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所谓“不争”、“不敢为天下先”其实就是守于中庸之道,坚守着中等的需要和需求的生活方式,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自己处在什么样的地位,是自己的人生道路和规律所决定的,也是自己所掌握的。比如一个人少年时期不学习,长大后不学无术,这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光是怨天尤人能解决问题吗?如果自己努力了、奋斗了,做出了成绩,社会终是会有回报的;如果没有回报,也就说明整个环境变化的趋势还没有形成,所以暂时还不能使用你所努力奋斗的东西。因此,自己首先要做到对上不怨恨天,对下不求全责备于人。 《孟子》则更有意思,孟子认为人的最终目标是幸福快乐,人生的意义也是追求幸福快乐,一般人认为,有权有势有名誉有地位有财富就能幸福快乐,因此《孟子》第一篇第一章就讲梁惠王不快乐,因为梁惠王问孟子有什么利于他的,这说明他充满着忧虑。而齐宣王在雪宫接见孟子,向孟子炫耀自己的别墅和园林,但实际上他也不快乐。因为他是“独乐乐”而不是“众乐乐”。由此看来,独自一个人快乐是不快乐的,独自一个人幸福是不幸福的。寻求幸福和快乐是需要各种各样的方法,因为幸福和快乐不会主动来到。所以中国古代贤人们就总结出,寻求幸福和快乐首先要搞好人际关系,要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关键是要选择最佳行为方式,要有智慧,要实事求是,诚信,取得信任。只要遵循“仁义礼智信”的原则,你也就能获得幸福和快乐了。所以《孟子》一书就是专门探讨选择什么样的行为方式来寻求幸福和快乐的。 至于《周易》是讲怎么样治理国家的,因为治理国家的目的也是为了大多数人民的幸福和快乐的。 《诗经》是孔子用来教学生的教材,学生们学《诗经》,是为了懂得各地方的民风民俗,懂得各地方的社会行为规范。 《尚书》涉及内容较多,但根本的一条,为了人的幸福快乐。《周礼》涉及的是社会行为规范,我们现代人可看可不看,毕竟周朝的社会行为规范已经不适应现代了。《乐经》已失传,但可以参看《荀子》中的《乐论》。 所以,《四书五经》等先秦诸子著作,都是对人生的幸福与快乐问题展开的,花两三年时间,读读这些著作,相信你就会在自己的人生中寻求到幸福和快乐。不学这些著作,人生将永远是烦恼和痛苦的。是,很多成功人士没学这些,他们也获得了成功,甚至巨大的成功,但他们的人生是失败的,或者说,是充满烦恼和痛苦的。人生既然是充满烦恼和痛苦的,那么事业成功又有什么意义呢?找到了千百万的财富又有什么意义呢? 以上是我个人对《四书五经》的一点看法,简陋之处,尚请方家指正。 作者:武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