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初,张伯苓在天津办学,建成自成完整体系的南开学校。30年代,日本侵华日亟,张“为谋教育事业不因时局变化而中断”,预见地于1936年在重庆开设南渝中学。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南开津校被毁。1938年,南渝中学更名为重庆南开中学。 抗战中期,日机对陪都重庆进行最猛烈的轰炸。1938年7月28日,即津校被炸一周年之日,日远程派机向南渝中学投弹,据认为是整个西南大后方第一次空袭。翌年,8月28日的空袭,校园落弹。目击者回忆:“爆炸产生的地波好似穿过胸腔,身体也被震起来了。”最严重的一次是1940年8月22日,日机是专程对着南开的:从其投弹的方位判断,企图将南开东西两行建筑群落全部夷平。但炸弹落点平移了几十米,弹落在中轴线(操场)上和校区外的农田里。只有一枚炸弹炸毁了饭厅一个屋角,炸死一名未去防空洞的厨工。1941年暑期,日机来袭,校舍受损,为修复而延期开学半个月。 学校为适应日机来袭,在晨光未露时上课,而在雾散时跑警报。学生们披着劳作课自织的“防空网”疏散到校外田野,后来挖掘半藏身的掩体,再后有了防空洞。最辛苦是逃夜袭,睡中惊醒,仓促出行。学生们在空袭中如身临战场,目击敌机投弹,我高射炮弹升空,空战和火光、流血的场景,成为课堂外的一种学习。1944年冬日军攻黔,南开学生应召者众,那就是必然的事了。 战时生活是难苦的。老师家中除学校提供的桌椅床外,别无长物。一体育老师所穿的鞋子是家人缝制的。负担重的老师听说曾断炊过。学生一日三餐基本上是素食,难得有打牙祭开荤的日子。吃的平价米,一顿饭常可拣出一碟子杂物来。宿舍臭虫为患。假日回家有时挤不上公共汽车,便要步行数十里。 重庆南开是最棒的 虽然处于战时,重庆南开中学在各方面的表现是卓越的。 南开校区占地八百亩,全校中心是一个有400米跑道、围有看台的大运动场。周边散布着教学楼、试验楼、大礼堂、图书馆等等红砖建筑,十分壮观。南开设施齐全,特别是理、化、生物教学实验条件完备,藏书丰富。 南开有张伯苓校长和喻传鉴校务主任这样的教育家主校。津校骨干职员和教师转入渝校,传承其数十年成熟的管理和教学经验。举一例,渝校从决定兴办到校舍竣工、招生开学,仅用了半年时间。 教师精专敬业,有的本来可以在大学教书,却宁愿到中学来,认为中学阶段对青年至关重要。学校甚至请过唐圭璋、李抱忱等名家来校教课。 由于抗战内迁,全国各界人士及其子弟纷纷聚集重庆,使生源的地域广泛而素质良好。学校又从中择优招取。报考南开者,只有几十分之一的录取率。 就时下讲究的升学率而言,南开学生极高。(如1940年男生为97.5%,女生为100%)同时考三个大学者,大多都被采取。有一生考取六所大学,被戏称“身怀六甲”。 南开学生课外活动活跃,成绩优越。篮球比赛战胜大学队,垒球比赛与美军对阵。大型话剧演出聘请专业导演,享誉社会。校际音乐比赛以及其他比赛名列前茅。 学校怎样培养精英? 南开校训是:“日新月异,允公允能”,这是对学生的期待。南开讲爱国主义,讲全面发展,但不足说明其特色。我认同其特色是精英教育。今试从一些实例里见之。 镜箴自鉴在校门穿衣镜旁刻有箴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学生按此养成卫生习惯和文明举止。学生穿划一的校服,男生光头,女生短发齐耳。宿舍整洁,床上铺得像豆腐一样的方方正正。表里一致,外表端庄,适足表现教养内蕴。有文云:“学生身上自有一种气质和风度,走出外面,即使不戴校徽,大家也能认出那是南开学生。” 张扬个性教师上课各有个性,有的慷慨激昂,有的斯文敦厚。学生亦受到感染。一次,国文教师孟志荪在课堂上指着学生郑家骏问:“你说,奸巨滑上面是个甚么字?”郑用手指回他:“老。”他狠狠瞪一眼,哈哈大笑说:“骂得好!骂得好!”一次毕业考试,一位学生对物理试卷交了白卷,并填词曰:“柳耆原非理组人。”物理教师魏荣爵评卷,题诗曰:“卷虽白卷,词却好词。人各有志,给分六十。” 不媚权贵孟志蒸教国文,讲到刘邦当了皇帝,写“大风歌”,不过活画出流氓闯江湖发财,回家炫耀,还希望找高明打手,守家护院。而在论到贫困作家时,则给予深切的同情:“后世欣赏的作家,也许今天正在挨穷受困,默默无闻。”重庆是当时政治中心,南开成为高官子弟首选,学校对策是允许他们试读,期终考试如不合格照样开涮,即使是教育部长之子也不例外。至于同学之间来往,向不问对方家庭身份,“衣着同、膳食同、训练同”。起外号也一样,如我一同班同学是外交部长王世杰之子,给起了一个不雅的外号“屁股”。 有情有义南开自翊为“家庭学校”,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感情深厚。在离校之后五六十年,大家仍保持集体的联谊,可作明证。我级同学毕业离校时,自动筹捐一些钱,买几袋面粉送给一位贫病交困的老师,但遭婉拒。在1943年,一次,宿舍里抓一个小偷,当获知他的流亡坎坷身世之后,同学们不胜唏嘘。学生萧辉楷夜不能寐。点着蜡烛,写出一首五言长诗,抒发感慨。 美的熏陶校园洋溢歌声,不只在音乐课和舞台上,也在日常自修教室和起居的宿舍里以及“朝旭暮蔼”的梅林、鱼池。女生段永兰有过两段回忆文章:“那时疲劳轰炸,又考试频频。晚上无电,我们在教室里点了蜡烛做功课……一边做题目,一边轻轻唱起来。其中有一曲是:‘惟愿重听我都纳故乡,溪水流潺潺。’”“当年她13岁,先生点名叫她唱歌:‘记得当时年纪小,我爱谈天你爱笑’。唱到这句时,她在座位上站着,转身对全班的女同学顽皮地笑起来。班上的同学都轻轻地笑了,阮北英先生也带着微笑在钢琴上伴奏。音乐教室的窗外,是绿色宽大的芭蕉叶和新出的红美人蕉花,那真是半世纪前童话一般的日子。” Sportsmanship(运动家精神)内涵包括Fairplay(公平比赛,光明磊落)原则和Teamwork(团队精神,合作协力)。南开以看重体育著称。每天三点半之后,学生必须离开教室,到操场锻炼或从事其他课外活动。学校对“公平比赛”是极其认真的。有一次垒球比赛,两队相约打假球,战成平局。为体育老师所知,结果参与其事的一位球员期末行评为“丁”,亦即开除。“运动家精神”当然不止贯彻在体育运动中,也构成学生思想和德行。张校长有言:“体验过体育中的竞争、团结、合作,大有益于推行民主政治。”“运动员品格比运动的胜利更要紧。正当的失败比不正当的胜利更有价值”。 志存高远学校很有特色的一项活动是每周邀请不同政治派别、不同观点的名人来校演讲。他们讲国际大局、抗战形势、时政财经以迄天文地理、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修身养性、立志报国等,无所不包,大大开阔学生的视野。1939年11月集会,张校长讲自己应邀到苏联大使馆参加十月革命庆祝酒会的感慨:“尽管余在场中魁梧推第一,而吾国地广人众,立国且已28年,但一切尚难言有何成就可与人较量。……盼吾南开学生奋发前进,以创新中国。”学生时事辩论比赛,题目选的大都涉及国际大局。有一次举行辩论会,选个琐碎生活问题,校长知道了说没出息,这是什么时候了。题目后来改成“美国是否应该参战”,不久,果然珍珠港事变爆发。那时的学生眼界开阔,胸怀理想,不沉迷于自我盘算,自我享受。 1946年,也就是抗日战争胜利后翌年,司徒雷登、胡适及多位美国学者,为庆祝张校长70大寿,特著专文,辑成一书:“There is Another china”(《另一个中国》),意指南开与众不同,有另外一番境界。我看,南开的精英教育理念和实践,是不是可以探见其中一二?是不是仍可为作当今教育的对照?(作者刘鹤守系重庆南开中学老校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