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今古一线谈《老子》(1)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北京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最近,我看到三种注老解老的新作品。一是李零的《人往低处走》,写得精粹,潇洒,《老子》的神髓,被他大量地提纯出来,特别是那个书名,轻易就把老子学说的真谛点出来了。二是王蒙在电视《世纪大讲堂》里讲《老子》,讲得也很漂亮,作家本色,观众爱看。再就是《弱者之道——老子纵横谈》。著者刘庭华,是军事科学院的一位学者,问学甚勤,根底也厚。我认为此书之最大特色,在于其“发思古之幽情”而意在省察今日,读老解老时“今古一线牵”(借王春瑜语)。我认为此书足可与前二者势成鼎足。
        一、《老子》“就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
    老子作为思想家,在中国思想史上的位阶,可与孔子相伯仲,在世界思想史上,他又是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同量级的人物。但在非理性的以至癫狂的年代,人们对老子却甚为轻慢,虽也对其人其书下过一些研究功夫,但兴趣似乎主要在审查其阶级成分和阶级立场,在判定其思想属于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总之最关心的及研究的重点,在于老子究竟属于哪个阵营;而对老子的许多真正有价值的思想菁华,却挖掘得很不够,肯定得就更不够。记得二十多年前我上大学时学过一门思想史课,也读过一些评老子的文章,得到的印象是,老子是一个非常消极、灰暗的人,不但不干实事,徒作大言,还是个阴谋家,此人好像跟奴隶主有点瓜葛,但又似乎常为小生产者作代言,他喜欢过一种鸡犬之声相闻而人却不相往来的幽静生活,鲁迅曾在小说里讥他为“一段呆木头”。但是,后来我明白了,这些印象许多属于误读误解,虽然有的也不错,但相当肤浅,太低看了老子的价值。
    《老子》才五千言,搁在今天,哪能算一部书?然而这又是一部智慧何等高超,见识何等深刻的大书!我以为,此种书之写作,实乃大哲人之专利,非大哲人而莫办也。陈鼓应曾借用德国哲学家尼采的一句话来形容《老子》的价值,说《老子》“就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垂手可得”。此喻生动恰切,确实如此。
    从古以来,人们从《老子》中汲取了大量生动而隽永的词语。“天长地久”、“出生入死”、“大器晚成”、“福祸相倚”、“金玉满堂”、“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一般人已经不知其来历的词语,其实都出自《老子》。人们取名,更是常从《老子》中摭词取义。三国人物刘备,字玄德,《老子》曰:“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近代思想家严复,字几道,《老子》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叶挺将军,字希夷,《老子》曰:“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国民党空军司令周至柔,《老子》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文学家钱玄同,《老子》曰:“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