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极为简陋的号舍完全敞开,前不遮阳后不挡风,简直和监狱的囚室差不了多少。而且更不可思议的是,考生吃喝拉撒都要在号巷里。 会考在当时是国家大事。为了保证考试的顺利进行,考试一开始,号院就会上锁,叫“锁院”,一锁就是三天。无论发生多大的事情,都不能开锁。 上海嘉定中国科举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以科举为主题的博物馆。长长的展柜浓缩了中国科举的历程。然而在博物馆中最珍贵的文物却是一件衣服。 粗看起来,这不过是一件古人穿的普通麻质坎肩,但是仔细一看,这些纹理并不是麻线的痕迹,而是一排排密密麻麻的小字。 原来,这是当年一位考生用来作弊的工具。 由于考试的内容很窄,无非就是四书五经,所以很多人就事先挟东西进考场。内容不外乎是跟考试有关的经书典籍,或是前人高中者的优秀例文。 让人意外的是,这本作弊的小书居然是制版印刷出来的,文字清晰规整,装订也十分考究。也就是说,当年已经有印刷出版的书商专门从事作弊事业,可见作弊的盛行。 不过,即使是这样小的一本书,它的使用者仍然将它小心地藏在鞋子里,以躲避检查,因为对付作弊的办法也是五花八门的。 保存至今的“明远楼”曾是江南贡院的中心,它建得很高,就是用来监视考生的。 官府对作弊的查禁相当严厉,处罚也很重。被查出的考生被革除一生的功名,也就是一辈子不可以再做官,还要被捆绑在贡院门前的木柱上示众。 如果官员参与了舞弊,那么这个官员的家产全都抄没入公。罪行严重的甚至可能被砍头,就算罪行一般,也要被撤职罢官,流放边疆。 纵观千年科举史,科场作弊与反作弊,就如同一对双胞胎,从科场开设的那天开始,便形影不离。 但是,在功名利禄的巨大诱惑下,还是会有很多人铤而走险。所以科场大案和各种丑闻在历朝历代几乎都没有停止过。 科场防范措施越严密,作弊手法也越高超。清代科场,考生作弊与官府反作弊都是总结了千年经验集历史之大成的,堪称是古代科考体制的典型浓缩。 对作弊最痛恨的皇帝莫过于清代的乾隆了。有一年,他亲自制定了非常琐碎的措施来杜绝考场作弊,想彻底纠正一下考场作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