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学校学制 >

皇帝与国子监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上下五千年 佚名 参加讨论
清代皇帝为弥缝满、汉畛域,重视儒学以取得汉族士子的归附,因而对学校十分重视。顺治九年(1652),福临皇帝亲自到国子监视学,行释奠礼。康熙皇帝亦亲到国子学拜谒孔子像。其后,直到咸丰皇帝,每位皇帝在位期间都亲到国子监视学。其中,对国子监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有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
    康熙皇帝对国子监的重大影响是推崇理学,确定了理学在儒家各流派的独尊地位,把非理学斥为异端稗说,一概加以排斥。他表彰程朱,御纂《性理精义》,将朱熹列入孔庙,用以配祀孔子,曾作《理学真伪论》,阐发他对理学的理解,刊定《性理大全》、《朱子全书》作为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必读之书。他赞扬朱熹之学为“集大成而继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对精通理学的大臣,他倍加礼遇。祭酒徐元文因以理学施教有功,康熙皇帝特作《祭酒箴》一文加以褒奖。在他统治时期,《五经》教材全用理学家的传、注。他还重视对理学身体力行,他训诫各级学校的学生,“秉忠贞以立志”,要求他们对理学“穷经考义”,使“文章归于淳雅”,要求学生“先立品行,次及文学”,要求他们以真实的理学学问参加乡试、会试这一“抡才大典”。 
    雍正皇帝对国子监的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雍正三年(1725),他规定在国子监祭酒之上设立皇帝特简的管理监事大臣,提高了国学的地位,使之超乎礼部之上,加大了管理的自主权,扭转了满汉两祭酒办事不协的局面。曾在雍正年间担任过司业、祭酒的刑部尚书孙嘉淦在乾隆二年 (1737)被特简为管监大臣,他大胆地改革了教学内容和考试方法。把课程定为“经义”和“治事”两类。他还任用由“明经科”荐举而来的制科人士任教,深入讲授五经经义,探其原本,讲明人伦日用之理。所谓“治事”,即历代典礼、赋役、律令、边防、水利、天官、河渠、算法之类有关从政方面的知识,大大超出经学范围。在季考和月课中,将“治事策论”列为考试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允许学生有独立的见解,甚至存有疑义,同教师讨论。因此,在他管监期间出现了十分活跃的局面。教官中有进士出身,有举人出身,有贡生出身,甚至有监生出身。教师中人才济济,有“四贤五君子”之称;学生则以研究实学为务,各自奋发砥砺。 
    乾隆皇帝对国子监的建置有重大改进。在宋以前,国子监都有“辟雍”,乃仿西周所谓“辟雍,天子之学也”。宋代将辟雍降为外学,元、明国子监不设辟雍。乾隆四十八年 (1783),为了“宣教伦,昭文明而流教泽”,乾隆皇帝下令在国子监修建辟雍宫,命令尚书德保、尚书兼管国子监事刘墉、侍郎德成督修。次年,辟雍宫落成。乾隆五十年,皇帝亲临国子监,仿西周辟雍之制,至辟雍宫举行讲学礼。他命大学士伯爵伍弥泰、大学士管理监事大臣蔡新进讲《四书》,命满祭酒觉罗吉善、汉祭酒邹奕孝进讲《周易》,并颁谕《御论》二篇,宣示义蕴。所有王、公、大学士、衍圣公以下各官以及在监学习的贡、监都环立四周听讲,人数多达3088人。这是宋、辽、金、元、明以来从未有过的盛典,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辟雍大典。这次盛典把国子监的地位推到了巅峰,自然也振奋了学子在仕途上的激情。国子监更充分地发挥了主体官学的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