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学校学制 >

明清的中央官学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中国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明太祖建都南京,建国学于鸡鸣山下。明成祖迁都北京,同时保留南京为陪都。将已改为北平府学的故元大都国子监又改成北京国子监,南京国子监依然存在,于是明朝国子监有南北两监之分。清代京师国子监沿袭明代北京国子监,校舍规制更加严整。原明南京国子监到清代改为江宁府学。乾隆五十年(1785年)建成宏大的辟雍,成为国子监的主建筑。
    明清国子监沿袭前代,又称太学,既是中央教育行政机关,也是全国最高学府,机构齐整。明国子监隶属于礼部,清代成为朝廷独立设置的机构。国子监长官为祭酒,副长官为司业,在彝伦堂办公。教学管理机构为“五厅”:绳愆厅、博士厅、典籍厅、典簿厅和掌馔厅。分别设有监丞、博士、典籍、典簿和掌馔等职。“六堂”为学生编制所在和学习场所,指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和广业六堂,有初、中、高三级。清代国子监祭酒、司业、监丞、博士等职,均有满、汉之分,各设1人。助教、学正、学录、典籍等职,有满、汉、蒙之分,往往并列而设。
    明代国子监学生通称“监生”,依其来源分为四类:一是会试落榜的举人,称为举监。二是地方官学生员选拔入监的,称为贡监。明初规定府、州、县学每年贡举一名。嘉靖以后,改为府学每年举2人,州学每二年举3人,县学每年举1人。三是一定级别以上的官员及功臣后代,称为荫监;四是缴纳钱物而买到的监生资格,称为例监。监生是一种社会政治身份,成为监生就意味着获得了作官的资格。监生本人,连同家属二人都可免除徭役。监内实行会馔即会餐制度,伙食标准是相当高的,不会馔则发给相应的钱物,家属也有一份。另外,还发给冬夏服装,文具纸张及生活用品,有病由官府给予医治,待遇相当优厚。清代国子监的生源也是这四个途径,依据是否具有府、州、县学生员的身份,分为贡生和监生两大类,前者的地位和待遇高于后者。
    国子监的教学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此外,明代学习《性理大全》,加读《说苑》、《大明律令》、《御制大诰》,还有习字、习射等。清代学习《圣谕广训》,以及诏、诰、表、判等公文及策论的写作。
    明代国子监教学沿袭元代,实行升堂积分制。学生入学后入低级班(正义、崇志、广业堂)学习,一年半以后,文理通者升中级班(修道、诚心堂)学习,再过一年半,“经史兼通,文理俱优”者升高级班(率性堂)。监生升入率性堂,则采用“积分制”,按月考试,一年积满8分为及格,可以待补为官了,不及格仍坐监肄业。后来国子监生作官的出路越来越差,监生多走科举入仕之路,升堂积分制缺乏吸引力,逐渐名存实亡。清代国子监六堂改为两两分级(率性、修道为高级,诚心、正义为中级,崇志、广业为初级),升堂实际上只是熬年头、看资历了。
    明洪武五年(1372年),为满足当时官吏不足的需要,创立监生历事之制。历事即“历练政事”,是实习官吏的制度。凡在监10余年者,派到六部诸司实习吏事,并考察其勤惰。历练3个月,进行考核,勤谨者送吏部备案待选,仍令继续历事,遇到官缺,依次补用。表现平常的再令历练。下等的取消历练资格,送还国子监读书。清初改称拨历,监生坐监期满,即拨历各部院衙门实习吏事,每三个月考核一次,一年期满,送朝廷考察授官。康熙以后停止拨历。
    国子监对监生的管制严格,监内有繁苛的监规,绳愆厅就是专门纠察和惩治学生过错的地方。一般学校最高惩罚不过开除学籍,而明代对监生还有服劳役、戴枷镣、充军乃至枭首示众等封建时代全套的惩治手段。恩威并举,以达到彻底控制监生的目的。
    除了国子监之外,明代还有专为皇族后裔子弟而设的宗学和学习军事技能的武学。清代则有为拥有特权的基干统治队伍——八旗子弟设立的各类学校。如八旗官学,由满、蒙、汉各旗各设学馆教授子弟,归国子监管辖。还有圆明园护军营、火器营、健卫营以及各地驻防旗营所设立的学校。宗人府管辖的宗学和觉罗学,对象是皇室后裔和其他觉罗氏后裔。内务府管辖的咸安宫官学、景山官学,对象是皇城禁卫军的内三旗子弟。八旗学校重点是学满文与骑射,是为了维护八旗子弟的固有传统,同时也兼习汉文和经史之学,以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
    来源:《中国教育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