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统一全国以后,蒙古统治者在采行汉法同时也积极采取措施,推动本民族文化教育,其教育的长足发展,在蒙古族教育史上放出异彩。 宫廷教育 所谓宫廷教育,主要指蒙古最高统治者及皇室成员的教育。这种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皇帝本身的学习及教育 大元最高统治者——皇帝的学习及教育,主要由经筵讲官们负责实施。经筵是元蒙统治者为研读经传史鉴而特设的御前讲席。早在西汉宣帝诏诸儒讲《五经》于石渠阁。唐玄宗改丽正书院为集贤院,选耆儒日一人侍读,并置集贤院侍读学士,侍读直学士。宋时称经筵。每年春二月至端午日,秋八月至冬至日,逢单日由讲官轮流人侍讲读。元朝帝王基本上承袭了前代的体例,其内容和形式都得到了充实和完善,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据载,1324年(泰定元年),“皇帝始御经筵”。奎章阁是管理经筵官的主要机构之一,具体管理经筵官的选拔任用等工作。元代的经筵宫们承担着两种特殊的任务。第一种任务是向皇帝授课,这主要是通过向皇帝陈述祖宗之遗训,考经史之格言揭示治道,以养君德。第二种任务就是以典籍古训为鉴联系实际向皇帝进言。经筵讲官们所用的教材为《资治通鉴》、《贞观政要》、《帝范》、《孝经》、《大学衍义》、《四书》、《五经》、《皇图大训》,其中也有一部分蒙文翻译教材。由于经筵官们的授课对象是皇帝,所以他们的教学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而且时间地点也不确定。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元代不少蒙古族皇帝,学学习态度是积极的,他们会主动地邀请经筵官,或者在马背上或者在皇宫里与他们共同探讨经传史鉴或军国大事,这对于元代帝王学习和积累统治经验,提高统治者的政治、文化素质,大有神益。 2.端本堂教育 端本堂教育,亦即皇太子教育,或者叫做东宫教育,它是元代宫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早期蒙古族学校教育之一。元朝政府于1274年(至元十一年)四月初建东宫。1307年(大德十一年)七月置宫师傅,设太子太师、少师、太傅、少傅、太保、少保,宾客,左右谕德,赞善,庶子,洗马,率更令、丞,司经令、丞,十允,文学,通事舍人,校书,正字等官*。1349年(至元九年)冬,女端本堂为皇太子学宫。此外,还有詹事院’、徽政院、储政院等机构与皇太子的教育有密切的联系。许多皇太子们聘请了高质量的师儒,向他们传授治国安民所需的各类知识,为其日后的即位主政打下基础。其讲授的教材主要有《资治通鉴》、 《贞观政学》、《帝范》、《世祖圣训》、《皇图大训》、《论语》、《孟子》、《大主千:十庸》、《孝经》、《大学衍义》、《尚书》。此外,个别师儒还为皇太子编写了《端本堂经训要义》、《大宝龟鉴》、《承华事略》等课外读物,开阔他们的视野。元代端本堂教育的特色在于,他们一方面向蒙古师儒学习畏兀字和八思巴字,另一方面也向汉族师儒学习汉文汉语,在此基础上也跟随帝师学习藏语,为蒙古族教育开辟了一条新路。 中央蒙古官学 元代的中央官学主要指蒙元统治者在大都(今北京)为国人子弟创办的学校。其中蒙古官员子弟就读的学校有: 1.蒙古国子监学 1271年(5元八年)正月,元朝政府下诏立京师蒙古国子学,教习诸生,,於随朝蒙古、汉人及怯薛歹官员中选子弟俊秀者入学,然未有员数。以《通鉴节要》用蒙古语译写教之,俟生员习见成效,出题试问,观其所对精通者,量授官职。1306年(大德十年)二月,增生员廪膳,通前30员为60员。1309年(至大二年)定伴读员40人,以在籍生员学问优长者补之。元朝政府在上都也设立了(蒙古)国子分学.其授课时间与皇帝巡幸上都的时间基本一致,其余时间都在大都上课。从总休上说.元代的蒙古同子学呈现了发展的态势.生员的数量最高曾经达400多人、生员当中.庶民子弟也占——定的比例;元朝政府在蒙占国子学中听配备的师儒之职有博士员。助教2员,教授2员,学正、学录各2员,典给1人。典书1人。1277年(至元十四午)元朝政府设立蒙古国子监,置司业一员。1292午(至元:十几年),准汉人国学例,置祭酒、 司业、监丞。 以后又增设令史1人,必阇 赤1人,知印1人。蒙古国子监既是管理机构,也是教学机构,它和蒙古国子学一道为元朝政府培养了众多的蒙浯人。 2. 国子监学 元朝政府于1269年(至元六年)。设立国子学。应该说,这所学校是蒙古统治者实施汉法的产物。1270年(至元七年),命侍臣(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子弟11人入学,以长者4人从许衡,童子7人从王恂;1287(至元二十四年)立国子学,而定其制。其所配置的师儒之职与蒙古国子学大同小异。讲授的内容:先学《孝经》、 《小学》、 《论语》、《孟子》、 《大学》、《中庸》再学《诗》、《书》、《礼记》、《周礼》、《春秋》、《易》。世祖时期定国子学生员之数为200人.先令100人及伴读20人入学。其百人之内,蒙古半之,色目、汉人半之,1311年(至大四年)七月.定生员额300。在300人当中.蒙古族生员所占的比重也是比较大的。至元初还设置了隶属于集贤院的国子监,以许衡为集贤馆大学士、同子祭酒.教国广与蒙古大姓四怯薛人员。选仁品以上朝官子孙为国子生。随朝三品以上官得举凡民之俊秀者入学,为陪堂生伴读。因此.国子监也是蒙古族生徒学习汉族文化的一个主要场所。当时国子监学的师儒们为了搞好教学,对生徒们实行了升斋等第制、私试规矩制和黜罚科条制,调动了生徒们的积极性,为元朝政府输送了许多合格的官吏。 3.回回国子监学 1289年(至元二十六年)五月,尚书省臣言:“亦思替非文宁宜施於用。今翰林院益福的哈鲁丁能通其字学。乞授以学士之职,凡公卿大夫与夫富民之子,皆依汉人人学之制,日肄习之”帝可其奏、是岁八门,始置回回国子学。至13l1年(延you元年)四月。复置回回国子监.设监官.以其文字便於关防取会数目,令依旧制,笃意领教 应该说.在此有相当一部分蒙古族儿童就读,属于蒙古族教育范畴、陈垣先生;和韩儒林光生 都认为,亦思替非文字就是波斯文宁、伊朗德黑兰大学学者认为.“亦思替非文字是古伊朗(波斯)创造的一种特有的文字符号系统及汁算方法,用以书写国政有关的财务税收,清算财务之书等。阿拉伯哈里发帝国兴起后,继续使用这种文字以管理和书写有关财务税收事项。这是蒙古族教育史,乃至中国教育史上最早建立的一所外国语学校。 地方蒙古官学 元代具有蒙古特色的地方官学主要有诸路蒙古字学的部分儒学和医学。 1.诸路蒙古字学 1269年(至元六年)二月,元世祖忽必烈以新制蒙古字颁行天下。他在诏书中说道:“朕惟字以书言,言以纪事,此古今之通制。我国家肇基朔方,俗尚简古,未遑制作,凡施用文字,因用汉楷及畏兀字,以达本朝之言。考诸辽、金,以及遐方诸国,例各有字,今文治寝兴,而字书有阙,于一代制度,实为未备。故特命国师八思巴创为蒙古新字,译写一切文字,期于顺言达事而已。自今以往,有玺书颁降者,并用蒙古新字,仍以其国字副之。”元代诸路蒙占字学的设立与八思巴字的颁行有着密切的联系。政府曾经要求文职官员必须在指定的时间掌握蒙古新字,这在客观上需要有专门的学校,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同时也需要培养后继的人才,推广蒙古新字。因此,元朝政府于1269年(至元六年)七月,下令设立了诸路蒙古字学,主要招收“诸路府官员子弟”及“民间子弟”,政府向他们提供相应的条件,合格者出任译史、令史、通事、必阁赤、蒙古书写等职。元朝政府为加强对蒙古字学的管理,也设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蒙古翰林院是诸路蒙古字学的最高管理机构,蒙古提举学校官(只在江浙、湖广、江西三省设)是蒙古字学的地方管理机构,此外,各道肃政廉访司也要参与诸路蒙古字学的日常工作。可见,元朝政府在全国各地包括汉地广泛设立了蒙古字学,其规模和影响是非常大的。据统计,当时蒙古字学教授共有921名”,如果把蒙古字学的其他师儒和管理人员加在一起,其数字更为庞大。值得一提的是,元代诸路蒙古字学的师儒们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适合于汉人学习蒙古语的教学方法,即用汉语音写蒙古语的教学方法,这一点必须给予充分的肯定。总之,元代的诸路蒙古字学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为蒙汉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2.儒 学 元代的儒学一般指路学、府学、州学、县学,其中也包括书院。因为元代的书院官学化的情况十分普遍,所以我们也把它列在了地方儒学的范畴。在地方儒学当中究竟有多少蒙古官员子弟就读,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不管怎么说有少量的蒙古官员子弟是事实。从地域结构上讲,亦集乃路(今内蒙古额济纳旗政府所在地达赖库布镇东南约25公里)、净州路(今内蒙古四子王旗乌兰花镇西北的城卜子村)、德宁路(在内蒙古达茂旗阿伦苏木)、集宁路(内蒙古察右前旗巴彦塔拉乡土城子)、应昌路(今赤峰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西南)、全宁路(今赤峰猴头沟)等地有相当一部分蒙古人定居或游牧,因此上述地区的儒学必有数量不等的蒙古族官员子弟、普通百姓子弟就读。元代,在书院里,也应有一部分蒙古官员子弟。一些学者的研究证明,元代个别书院里开设过蒙古语课。总之,元代的儒学与蒙古族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属于蒙古族教育的范畴。 蒙古人的科举考试 1237年(太宗九年)大蒙古国曾实行过一次规模较大的科举考试,但这次考试的对象是汉人,而不是南人和蒙古、色目人。元代的蒙古人真正参加科举考试是从1315年仁宗延祐二年开始,并且一直延续到了元末。 按规定元代蒙古人的科场每3年举行一次。乡试在八月二十日和二十三日进行;会试是在第二年的二月初一日和初三日进行;御试在三月初七日进行。乡试在全国11个行省、两个宣慰司和直隶省部的4个路进行。蒙古人取合格者75人参加会试,为此,政府把录取名额分配全国各地。每考两场,第一场经问五条,于《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设问,用朱氏章句集注。其义理精明,文辞典雅者为中选。第二场策一道,以时务出题,限500字以上。 在科举考试的问题上,元朝政府对各色人等实行了双轨制,即蒙古、色目人作一榜,汉人、南人作一榜,前者也叫右榜,后者叫左榜。在当时,汉人、南人是没有资格或者说绝对不允许参加蒙古、色目人的右榜考试的,与此相反,蒙古、色目人却不受限制,蒙古、色目人愿试汉人、南人科目,中选者加一等注授。这是蒙古统治者推行汉法的一个重大举措,它要求蒙古、色目人在左榜进士的考试中展下自己的聪明才智。 与汉人、南人考试相比,蒙古、色目人的考试范围略微小一些,考试次数少一些。但是,在比较后发现,两榜进士的对策文章没有质性的差异。从总体上讲,在元代的科举考试中蒙古、色目人及第率是相当高的,这一点汉人南人无法与之相比。不过蒙元统治者所组织的科举考试非常严密,蒙古进土的质量也是很高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