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中文系一名姓刘的同学也告诉笔者,老师从专业的角度建议他们不要读经过解读的儒道经典,“或者说是不要被其误导,要说学习,最多也只是看其看问题的角度,而绝不是他们的学术观点和内容。”他觉得,“这类书籍更适合大众,而绝非为专业研究提供素材,而且其中的商业性过浓,很难讲其解读的学术意义。”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系的一名姓付的同学对解读儒道经典类书籍的态度则显得随意得多:“自己平时读不懂也懒得去读那些艰涩的原著,既然有人给解读好了也就随意看看,总是聊胜于无吧。” 尽管在中文系学生中主张“元典阅读”,但由于“大众文化在当代更多地被描述为消费文化”,樊得生认为提倡普通读者消费“元典”是不可能的。 “当然也不能排除把所谓‘元典’视为一般意义上的‘文本’进行解读或传播,在这个意义上,文化研究是相对弱化的,更多的是商业操作,‘普通读者’可能被操作,解读者的身份是艺人而不是学者。”樊得生解释说,“即使是‘曲解’也是可以接受的,‘误读’本是文化、文学、艺术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