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末篇共468个字,专门谈情报和间谍工作。用现代的话讲,就是一部情报学。他在篇中一开始,就表明自己的观点:我为什么要写这一章?孙子说: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 战争既伤财,又劳民,成本大,费用多,但不打又不行。“兵者,国之大事”,必要时,还是要打仗。那么,怎么才能让减少战争对人们生命和社会财产的损害呢?孙子一方面提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观点。不过,要做到这一点,非常难!这是战争的最高境界,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出现、什么人都能够做到这一点的。 孙子不是个理想主义者。这一点,他看得非常清楚,于是,在必须打仗才能战胜敌人的情况下,为了减少战争成本和费用,他提出一定要“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 “知彼知己”中,知彼与知己相比,知彼要难于知己。对方或敌方的情报或情况几乎全部是秘密渠道获得的。知彼需要花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情报经费。古代的一些人对这个有看法,孙子给予了反驳:“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 大意是说,在情报上,在了解敌人的情况方面,花点钱算什么,这点钱比起一打仗就影响几百万老百姓的正常生活,花费千金的劳民伤财的局面,算得了什么。心疼这笔钱,而不愿意出这笔钱去了解敌情,最后因为没有掌握敌情,而导致战争失败,不仅是守财奴,而且愚蠢到了极点。这种人就不配做军队的统帅,不配做国君的助手,不配做胜利的主宰者。 孙子这笔账算得好。好就好在,孙子算大账,不算小账。算大账,一个情报效益往往是不能用金钱估量的。斯大林遭受希特勒的进攻,战争初期非常不利,莫斯科城下已无兵可调,国家岌岌可危。这时,苏联还有几十个师可以使用,但却不敢使用。因为,这些部队部署在苏联的亚洲地区,是为了对付希特勒的盟友日本可能的进攻。但是,这时日本没有进攻苏联,但不等于没有不进攻的打算。苏联也怕前后夹击,所以不敢动这些部队。可是,莫斯科城下又吃紧,如果莫斯科被攻下,后果又不堪设想。这时,最好是了解到日本人的真正意图,只要知道日本人的确不进攻,就可以放心地将部署在西伯利亚善于冬季作战的苏军调到西线,参加莫斯科保卫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