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洛夫(1893—1978),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莫斯科大学教授,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院士、院长,俄罗斯联邦教育部部长。 1893年12月14日凯洛夫出生于梁赞一个教师家里,1917年在莫斯科大学数理系毕业,同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1925—1929年任俄罗斯联邦人民教育委员部农业教育处主任,1929—1948年任莫斯科大学教育学教研室主任,1930—1934年任农业干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1944年任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院士,1946—1967年任该院院长,1949—1956年任俄罗斯联邦教育部部长。曾任《苏联教育学》杂志主编(1942—1950年)。除了主编《教育学》以外,还组织编写过许多高等学校和普通学校教科书。1963年荣获前苏联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在前苏共二十大当选为前苏共中央监察委员。前苏共十九大到二十二大,被选为前苏共中央候补委员。 他一生主要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行政领导工作。他的教育活动在前苏联教育界影响颇大,曾起过积极作用。他提出教育学是一门科学,说:“作为青年一代的教育、教养和教学的科学之教育学,也是社会科学”。他认为,教育学应当根据人类社会教育的产生、发展,研究教育的一般规律,指导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他还指出教育起源于劳动,这一说法可以说是对过去资产阶级理论的挑战。他主张教育是有历史性和阶级性的。同时主张应吸收历史上教育学有用的遗产,说:“凡是过去一切有价值的教育学的遗产,我们都应当批判地利用它”。他重视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他尤其强调指出,只有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而无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是学不到知识的,学校教育的最大任务之一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使学生认识学习是艰苦的劳动。 《教育学》(1948年),凯洛夫主编,叶希波夫、凯洛夫、里魏斯等多人著。中文本新三版根据1948年莫斯科出版的第二修订版译出,1953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由沈颖、南致善等译。它是当时师范教育丛书之一。该书1950年传入我国,1951年开始出中文版,多次出版发行,曾作为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教科书或必读参考书。先后发行量超过百万册,对我国50—60年代教育的影响颇大。应该说,《教育学》是在总结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30年来教育正反经验的基础上写出来的,也是凯洛夫教育思想的集中反映,曾在前苏联教育事业上起过积极作用。本书立足于马列主义唯物史观,主要对赫尔巴特等实在论教育学进行了批判、继承、发展。 本书分三编二十一章。第一编“教育学总论”(1—2章),总体上论述了教育学的产生、发展,讲述了教育的阶级性和历史性,也讲到苏联共产主义教育的目的和任务。第二编“教学理论”(3—7章),主要讲述了学校教学过程所涉及的所有主要内容,如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第三编“教育理论”(8—21章),全面讲述了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除体美劳外,还专门论述道德教育、爱国主义、纪律等教育,课外校外活动,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其中一章专门论述了教师。 本书主要谈到了以下主要观点。 (一)教育有阶级性和历史性 劳动过程对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社会还处于无阶级状态时,并没有学校和教师,自然也谈不上教育的阶级性。自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教育才有了阶级性。他简述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并指出:“教育是社会的和历史的过程,它在阶级社会内是具有阶级性的”,“教育总是和政治相联系着的”。 (二)教育的重要作用 今天的教育,已经不是一种白发的过程,而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其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活动中的某种角色。对人类社会说来,教育起着重大作用。在这个问题上,除了列举许多教育家的论述以外,主要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然后他指出,教育虽然给予人们很多,但它不能给予人们一切。这一结论,无疑是对“教育万能论”和“教育决定论”的一种批驳。“教育不能不承认人们天性的差异、他们气质表现的特征和他们感觉器官的特征等”,但他得出结论说:“就是人底遗传素质的发展,不论是在肯定的趋向上或是在否定的趋向上,都不是自然完成的,而主要是由于教育的结果完成的。”教育的伟大功能,就在于它能促使人们的情感、观点、信念、道德、习惯等的形成,并使之趋于完善。 (三)教育学是科学 虽然过去也有人(如乌申斯基等)提出建立教育科学,但教育学一直未成为真正的科学。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来研究,才能把教育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并反映教育现象的规律性。与此同时,作者阐明教育学的结构、体系和研究方法等,尤其强调指出教育学的党性问题。 (四)共产主义教育的内容 共产主义教育与个性发展并不矛盾,前者促进后者的发展。作者引用恩格斯的话证明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发展的片面性。关于共产主义教育的内容,作者引用马克思对教育的定义说:我们所了解的教育,是下列三件事:第一是智育;第二是体育,即在体育学校和军事训练中所教的东西;第三是技术教育,即教人以一切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同时使儿童或少年熟悉使用一切最简单的生产工具的方法。苏维埃国家,则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实际情况提出:智育、综合技术教育、德育或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体育、美育等诸方面的实现,就是共产主义的个性全面发展。 (五)教学原则和教学过程 教学工作本身遵循着一些规律。凯洛夫在发现教学过程的规律性基础上提出了直观性原则;自觉性和积极性原则;获得知识的巩固性原则;系统性和连贯性原则;通俗性和可接受性原则等等。除了讲到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教学原则外,他也谈到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教学不仅培养学生知识、技能、技巧,还发展他们的智力和道德品质,所以他说:“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六)学生的积极性与自觉性是学习的关键 学校教育中学校和教师固然重要,但根本的是学生能否自觉刻苦地学习。在书中凯洛夫说得很清楚:“没有学生自身的积极性,是不可能掌握知识的”,所以学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严肃性。不能让学生只凭兴趣去学习。某种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要凭坚韧不拔的意志,所以还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七)学习的几个重要环节 书中谈到了授课、复习、作业……几个环节。他说:“班级授课制度,在教育学底领域中,是最有价值的成就之一。夸美纽斯首先明晰地叙述并创立了这个制度”。复习课不能忽视。实际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检查和巩固,也是熟练和系统化。提问与日常复习课是两种不同形式。他认为,家庭作业是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它训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掌握和巩固知识,使学生技能、技巧完善化。他还谈到参观、校外和课外活动、各种课外小组、晚会都对学生的学习和教育有好处。 (八)学生知识的评定 应该正确认识评定的意义,它是教学工作的一部分。检查应分为日常小检查和阶段检查。不应凭一次考试判定学生的成绩,还应考察平时作业、学习态度……。教师在评定时,要作到客观、公正,也要注意一些评定技术。 (九)道德教育 道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时代性。它反映着某一时代人们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道德随着社会形态的改变而改变,其阶级性与历史性最为显而易见。 共产主义道德是我们进行道德教育的目的。其教育原则全面体现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目的性、思想性、系统性、一贯性、连续性,照顾年龄特点,严格要求和尊重人格等等。共产主义道德的内容包括:苏维埃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友爱、集体主义精神、爱劳动和公共财物、诚实正直、意志坚强、乐观积极地参与公共生活等。关于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方法,作者也谈了很多。其中谈到教学生真正科学的知识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是重要的途径。 (十)爱国主义教育 他说,爱国主义是对祖国自觉的爱戴,对祖国在历史上进步作用的理解,愿祖国更富强的表现。苏维埃爱国主义是新型的爱国主义。其源泉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它没有民族界限,与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不同。它也是属于道德教育的内容,所以爱国主义情感并非天性,而是教育的结果。学生应该从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但要注意不同年龄之特点。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很多,内容很广泛,语言、文学、历史、地理、物产、数学等的教学,都可以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学校、教师要利用一切课内外校内外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十一)劳动教育 劳动是苏维埃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卡连柯指出:“正确的苏维埃教育,不可能设想是一种非劳动的教育”。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劳动是一种能力和美德的源泉,所以它是共产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人们通过劳动,不仅创造了财富,而且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和性格,即使自己坚韧、刻苦、不屈不挠、守纪律和科学地工作。劳动的这种意义,早为历史上众多的教育科学家所注意。孩子的劳动教育,应该从小开始。凯洛夫主张,“劳动教育底开端远在儿童入学以前就应当有了”。劳动教育包括农业、工业和公益劳动等。 (十二)纪律教育 学生遵守纪律不仅是教学过程和获得知识的必须,而且是教育学生成为合格苏维埃公民的途径。应当教育儿童学生自觉遵守纪律,明确向他们提出这方面的要求,并详细加以说明。学校的学生守则,具体体现了其基本精神。集体活动、劳动,既是纪律的检查,也是纪律教育的好机会。 (十三)学校的全面发展教育 此书主张,学校教育要照顾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书中把美、体、劳各列一章。可见作者对全面发展的重视。作者对德、智两育的强调不一定引入注目,但实际上贯穿全书。我们认为这是此书的特点。应当在中小学阶段进行美的教育。美育是培养学生的知觉、感受和对自然、艺术与社会生活中美的认识能力。体育和劳动则是对学生进行的健康和品格的锻炼与教育,这方面更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 (十四)课外和校外活动 书中谈到,课外与校外活动是对学校课内作业的必要补充,有很大的教学、教养和教育意义,因此应把它看作是共产主义教育的一部分。此外还讲到文学、物理、技术……各种课外活动小组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活跃生活,教会了孩子们必要的技能技巧,因而是学校课外或校外活动的必要形式。 (十五)教师 教师担负着培养少年儿童的共产主义品德,通过教学和其它活动把知识、经验和技能教给孩子们,使之成为共产主义建设者的任务。每位教师都应以自己的教育经验、教育理论来丰富教育科学。要作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思想品德和业务上的条件。作者特别强凋指出,班主任是“由校长从优秀教师中指派的”,负责班上的政治、学习和日常生活的组织工作,他们要在校长和教务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还比较具体地讲到班主任的工作范围等。 书中还讲到了国民教育制度,指出革命前俄国基本上沿用了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开始发展时的国民教育制度。他还介绍了前苏联国民教育制度,指出其优越性。 凯洛夫的《教育学》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教育的规律,是凯洛夫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尽管有人企图全面否定凯洛夫的教育学,但它对前苏联教育的积极影响,是不可否认的。前苏联历史上在人才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不能说与当时的教育及教育理论无关。 《教育学》一书尽管有它的长处,但受历史时代的局限,也有今天看起来的缺陷和不足。首先是个性教育讲得不够,尤其学校、教师和家庭等怎样具体地进行个性教育,其规律的东西是什么?这方面的内容不多。因为它似乎与集体主义教育有一定的矛盾性,就需要教育家和教育学理论在这方面谈清楚,以指导教育实践。其次,此书对智育等讲得比较具体,比如授课、复习、作业等等几个重要环节。但政治方面谈的较少,尤其没有作为一门课程来要求,比方说学什么、怎么教……教师、家长怎么配合,显得不够。书中讲到共产主义道德,但道德教育不能代替思想政治教育,所以政治教育不可缺少。凯洛夫的《教育学》最早贯彻马克思主义观点,仍不失是较早的用马列主义研究教育学的一本好书。在这一点上不能求全责备。(田东平) 来源:《中外教育名家名著介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