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教育思想 >

布鲁纳《教育过程》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中国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布鲁纳(J·s·Bruner,1915— ),当代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于1915年出生于纽约的一个中上阶层家庭,1937年,他毕业于杜克大学,并获得文学学士学位。随即进入杜克大学的心理学研究生院。一年后,转入哈佛大学学习动物知觉和社会心理学。布鲁纳在哈佛著名的科研工作者和生理心理学家拉希里(Karl s.Lashley)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即1941年,他因关于纳粹的宣传技术的研究而获得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博士学位。1942年任普林斯顿公共舆论研究所副所长。1943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海外服役,归属于联合国派遣军总司令部的心理战部。1945年,他回到哈佛,任讲师。1947年发表了“论需要在影响知觉中的重要性”一篇有价值的论文,为美国的认知心理学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951年在哈佛大学组织认知研究小组,开始从事认知机能的实验研究。1952年在哈佛大学晋升为正教授。1956年他发表了《意见与人格》研究报告,以后又与别人合作出版了《关于思维的研究》一书。
    1960年他同米勒一起创立了哈佛大学认知研究中心,自1961年起任该研究中心主任。他虽然没有发明创造认知心理学,但他的确对促使认知心理学的系统化及其与科学规则的一致性起了很大作用。他汲取了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等研究成果,提出了不少具有独创性的见解。
    布鲁纳不仅致力于心理学的研究,而且他对教育问题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关切。他以其心理学家所具有的对事物观察的敏锐性,较早地看到美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及科技的迅猛发展对教育工作提出的种种新的挑战,及时地将他对心理学的研究运用到教育领域。他从结构主义哲学和认知心理学出发,以研究有学习障碍的儿童入手,对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学习与认知过程、培养优秀人才的有效途径、课程与教材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不过,他的研究受到普遍重视还是50年代末以后的事。
    50年代末期,处于苏美科技激烈竞争中的美国,为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而感到极大的震惊。认为自己在技术、军事和人才方面落后于苏联是教育落后所致。因而,国内开始普遍重视教育。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布鲁纳所阐述的一系列对教育理论的独到见解和对学校课程改革的大胆设想才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特别是1960年出版的《教育过程》,使他名声大振,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
    1959年,美国科学院在伍兹霍尔召开了有关教改的讨论会,美国科技学术界35位知名学者专家参加了会议,布魯纳任大会主席。会议着重讨论了如何改进中小学学科,特别是数学和科学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问题。在大会结束时,他做了总结性发言,发言稿名为《教育过程》。会议结束后,他以自己的结构论思想为主导,综合了专家们在会上发表的意见,最后写出了《教育过程》这本名著,于1960年出版。
    这本重要的著作自1960年问世以来,已有俄文、日文、德文、法文等23种文字的译本。截至1978年已在美国重版16次之多,几乎每年重印一次。可见,这本著作不仅很快传遍美国,而且也迅速地传播于世界各国。它被列为“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教育著作之一”,并被誉为“教育理论的一个里程碑。”
    由于布鲁纳的研究和卓越的贡献,他在1941年获博士学位后,又先后荣获西比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坦普尔大学等九所大学的荣誉学位。从1962年起先后承担认知研究中心主任、全美心理学联合会主席、美国社会问题心理研究会主席、美国科学促进会理事、美国教育研究院研究员,1962—1964年任白宫教育委员会委员。1972年后任英国牛津大学心理学教授。他还先后荣获美国优异科学奖(1962年),美国教育研究联合会和教育出版社机构联合奖(1969年)等。
    布鲁纳从1941年获得博士学位以后的30多年间几乎平均每两个月就有一篇著作发表,他是一名多产作家。他的论著除了《教育过程》以外,主要的还有:《人民的委任》 (1944年),《舆论与人格》(1956年)、《思维的研究》(1956年)、《论认识》(1962年)、《关于学习的学习》(1963年)、《教育理论》(1965年)、《认知理论研究》(1966年)、《教学论探讨》(1966年)、《认识成长过程》(1968年)、《教育的适合性》(1971年)、《教育过程再探》(1971年)、《论教学的若干原则》(1972年)。其中的《教育过程》、《教学论探讨》和《教育的适合性》三本专著,一般被公认为是他的代表作。
    《教育过程》(The Process of Education,1960年),由坎布里奇的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1961年,纽约的文塔格出版了平装本)。中译本《教育过程》,1973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内部发行,邵瑞珍译,王承绪校。1982年文化教育出版社再版,公开发行。这一版本除了对1973年版译本进行复校修订外,还增加了作者1977年写的新序。1989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再椒,作为《外国教育名著丛书》之一的《布鲁纳教育论著选》中的一部分。全书共99页,6.5万字。
    《教育过程》是布鲁纳对伍兹霍尔会议讨论所作的总结报告,然而,它不是单纯会议记录或意见的汇总,面是在他自己的研究基础上对集体讨论结果做了科学概括。因而,它也阐明了美国六十年代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正如布鲁纳自己在本书1977年版新序中所说的那样,“本书显然是一场变革的一部分。”全书共分六部分,其结构如下:“1977年版新序”;“原序”;“伍兹霍尔会议出席人员名单”;正文:一、“引论”;二、“结构的重要性”;三、“学习的准备”;四、“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五、“学习的动机”;六、“教学辅助工具”。
    全书主要是“按照结构主义表达知识观”,和“按照直觉主义表达研究认识过程的”。书中所提及的有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理论都是经过实验假设所验证的结论。它围绕着课程改革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种大胆的、坦率的和新颖的理论,其主要有四个中心思想和一个设想。它们是:
    (一)学习任何学科,务必使学生掌握这一学科的基本结构
    布鲁纳认为,“每一代人对于如何设计他这一代人的教育,都有一种新的愿望。正在形成作为我们这一代标志的,可能是广泛地重新出现的对教育质量和智育目标的关切,……”如何提高教育质量,智育的目标是什么?这是摆在50年代美国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生要想在有限的学习期间,掌握人类创造的全部文化科学财富更是不可能的情况下,重新设计“这一代人的教育”的重任,便历史地落在了布鲁纳他们这一代人的身上。
    布鲁纳继承和发展了“结构”主义的基本主张,提出了所谓的“结构主义教育”思想。他强调指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布鲁纳认为,知识总是有结构的,知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构造的一种主观模式。合理的知识在于主观模式或者说结构能与客观事物相符,能很好地说明事物。既然知识是由人来构造的,那么就应为学校的课程设计最好的知识体系。他所指的‘学科的基本结构’也就是该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布鲁纳在解释学科的结构时,举了3个例子来加以说明。例如,数学中的解方程。布鲁纳注意到,代数学就是把已知数同未知数用方程排列起来,从而使未知数成为可知的一种方法。在求解未知数过程中,可以运用三个基本法则:交换律、分配律和结合律。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三个基本法则所体现的思想,他就能认识到,所要求解的“新”方程式完全不是新的。它不过是一个熟悉的题目的变形罢了。在布鲁纳看来,学习结构不过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罢了。
    学科的基本结构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它的作用很多,但归纳起来有两点:(1)“单纯化”:它可以把错综复杂的教材内容“单纯化”。这种单纯化可以给我们带来经济性的效果。例如,落体运动,单纯化后,可以以公式 来替代,它可以用来求自由落体的下落距离。这使学习者容易理解和记忆。(2)“迁移”:它可以使学习者具有一定的“迁移”能力,在今后的学习中易于举一反三,扩大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总结出了四点作用:(1)理解了基本原理就可以使学科更易于理解;(2)对人类记忆的研究表明,一件件放进构造很好的模式里的东西更容易记忆;(3)领会基本的原理和观念是迁移的基础。布鲁纳指出:“把事物作为更普遍的事情的特例去理解——理解更基本的原理或结构的意义就在于此——就是不但必须学习有特点的事物,还必须学习一个模式,这个模式有助于理解可能遇见的其他类似的事物”;(4)经常反复检查中小学教材的基本特性,能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差距,以解决由小学至大学进程中碰到的部分困难。
    (二)“任何学科都能够用在智育上是正确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
    布鲁纳在强调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同时,又提出了上述这个大胆的假设。从而表明了他对儿童的早期教育的鲜明立场。
    布鲁纳强烈感到,过去10多年的经验指出这样一个事实,即美国的学校也许因为以过分困难为理由,把许多重要学科的教学推迟了,因而浪费了宝贵的岁月。因此,他提出了上述假设,其目的在于强调一下在课程设计时常常被忽视的一个重要的观点,即“处于一切自然科学和数学的中心的基本观念以及赋予生命和文学以形式的基本课题,它们既是简单的,又是强有力的。”他还认为,要想掌握并有效地运用这些观念,就需要不断地加深对它们的理解,而这种理解是通过在越来越复杂的形式中学习运用它们而获得的。这也就是说一门课程在它的教学过程中,应反复地回到这些基本观念,以这些观念为基础,直至学生掌握了与这些观念相适应的完全形式的体系为止。
    布鲁纳的这一思想是与他结构主义思想有着内在的联系的,也于近年来儿童身心发展均有“成熟加速化”的趋势有关。他以其关于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为基础,从3个方面论证了儿童早期学习的可能性。
    1.智力的发展。布鲁纳认为,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研究可得出这个事实,即在发展的每个阶段,儿童都有他自己的观察世界的独特方式。那么教给任何特定年龄儿童某门学科,其任务就是按照这个年龄儿童观察事物的方式去阐述那门学科的结构。其实,这个“任务”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翻译工作。然而,这个假设能否成立呢?布鲁纳又给出了所谓经过“深思熟虑的判断”作为必要性的前提,即“任何观念都能够用学龄儿童的思想方式正确地和有效地阐述出来;而且这些初次阐述过的观念,由于这种早期学习,在日后学起来会比较容易,也比较有效和精确。”
    为了支持这个论点,他对智力的发展做了描述。布氏的认知发展论,基本上是继承了皮亚杰学派的学说。不过,他在作了许多精巧的实验、又汲取了现代语言等学科的成果后,提出他自己的认识。他认为,智慧发展的阶段是连续的、相继的,就性质而言,发展既有量的增长,也有质的变化。一般由动作向意向再向符号不断的演变,第一阶段为动作式再现表象;第二阶段为肖像式再现表象;第三阶段为符号式再现表象阶段。布鲁纳承认发展阶段与年龄有关,但他也相信只要向儿童提供合适的机会,也可以引导智力发展。他自己举例说,教小学一年级学生掌握微积分初步也是可以的,只不过在这里学过的微积分初步将是未来系统学习微积分的重要基础。
    2.学习的行为。布鲁纳认为,学习包含3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即:(1)新知识的获得;(2)转换;(3)评价。新知识往往与以前学习的知识不一致,或是它的替代。也可能是以前知识的精炼。转换是学习的第二个方面,它是处理知识使之适合新任务的过程。转换一般涉及到处理知识的各种方法,如外插法、内插法或变换法。评价是学习的第三个方面,它要核对一下处理知识的方法是否适合这个任务。布鲁纳感到,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常常有一连串的情节,每个情节涉及获得、转换和评价三个过程。一个学习情节时间可长可短,包含的观念可多可少。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学习情节来安排教学,以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需要。通常一个人越是具有学科结构的观念,就越能毫不疲乏地完成内容充实和时间较长的学习情节。对于儿童,布鲁纳认为,现在还没有适用的常模,特别是关于他们学习情节是如何形成的,也许有更多需要探讨之处。
    3.“螺旋式课程”。按着布鲁纳的设想,课程的编制方式应采取“螺旋式课程”。他认为,学科的教学应该尽可能早开始,并要采用智育上正确的形式,而且还应同儿童的思想方式相符。另外,要让这些课题在以后各年级中扩展、再扩展.这也就是说,课程设计及教材编排不仅要依据儿童认知发展的程序和特点,而且还要遵循每门学科基本概念或原理的连续性,使教材成为一套螺旋式的课程系统。
    (三)强调直觉思维的重要性
    布鲁纳认为,人们对直觉思维的了解较之分析思维要少得多。一般来说,分析思维是以一次前进一步为特征的,步骤是明显的。在这种思维过程中,人们能比较充分地意识到所包含的知识和运算。而直觉思维则迥然不同,它不是以按仔细、规定好的步骤前进为特征的。“直觉就是直接地了解和认识”,它总是以熟悉牵涉到的知识领域及其结构为根据,使思维者可能实行跃进,越级和采取捷径。而直觉的正确或错误最后取决于通常的证明法而不取决于直觉本身。直觉思维一般具有三个特点:
    1.不确定时地的感知。直觉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某些部分尚未分明的情况下对整个事物的感知。也就是有人说的第六感的感知,或“灵感”。直觉思维不是“感性”,它是对事物深奥的构造的感知,是属于对本质的感知。直觉思维也是思维的一种,一般来说,它先于理论的分析思维。因为对任何事刚接触就用分析思维去思考是相当困难的,一般是直觉思维先接触,然后才是分析思维。
    2.多数采取形象的形态。直觉思维多数是采取朝气蓬勃的形态作为形象而思想出来的。从行动的掌握为出发点,而后经由形象的掌握最后至符号的掌握的三个阶段,是人从幼儿到青年的宏观成长过程,也是数小时中的微观的思维过程。
    3.非语言的过程。形象本身具有非语言的特点,而直觉思维多数又属于形象的掌握,所以较难将其语言化。另外,直觉思维多属闪电式或跳跃式的思维,它是一种深层的知觉,所以思维者很难向人说明是采取了什么程序达到了思维的结果的。
    鉴于教学中忽视直觉能力培养的状况,布鲁纳指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是相互补充的,它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技术和技巧。布鲁纳虽然感到对如何培养直觉思维知道甚少,但还是提出了几种培养途径:
    1.应给予直觉思维以适当的地位。学校教育应多鼓励培养直觉思维的学习方法,具体措施有:(1)在自由的课堂学习气氛中,鼓励儿童多做推测问题,但不过份追究推理的理由;(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以做冒险的直觉思维;(3)教师不必拘泥于儿童的成功与失败,外部的赏罚作用大都会阻碍直觉思维的形成。
    2.提供教材的结构。因为直觉思维是事物构造的感知,学校教育应提供教材的结构,否则是不利于学生直觉思维的。
    3.描绘丰富的图象。提供了教材结构以后,在指导上应注意形成丰富的图象,并防止过早的语言化。因为直觉思维本质是形象,其过程是非语言的。
    4.鼓励有组织的推理。直觉思维就是一边组织部分材料,一边要活用材料,而在这种活动中去感知各种事物构造的全貌。因此,从组织部分材料的推理到感知全貌的过程中的指导,都是非常重要的。
    5.活用发现法。根据部分信息进行推测时,让儿童进一步训练运用发现技能,这有助于直觉思维的形成。但这些发现的技能不应作形式的训练,因为它反而会阻碍直觉思维的潜能的能动性。应让儿童在自发的思考中去获得或熟练,这才是增进直观思维的有效方法。
    (四)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
    对于促进学习过程的真正动力这个问题,以前的心理学家都非常强调外在的动机。他们认为,在一定的时间,有顺序地提供食物或给予赏罚等外在报酬,则可产生预期的学习行为结果。而布鲁纳则强调内在的动机,认为这是促进学习的真正动力。所谓内部动机,是要在学习本身找出其根源和报酬。它所要求的报酬就是对该活动有好的成绩者,给予一种满足感或愉快感,或是对其活动过程给予喜悦。
    布鲁纳主张,应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他感到运用奖赏或竞争等外在动机的收效是有限的,也是不能保持长久的。他认为,近年来美国心理学家怀特极力批评使用赏罚为学习动力的外在动机学说,是一件重要的事。
    因此,布鲁纳主张围绕兴趣组织儿童学习,认为最好的学习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不是诸如等级或往后的竞争便利等外来目标。增加教材本身的趣味,会使学生有新发现的感觉。然而,怎样才能激起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呢?布鲁纳感到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下面我们首先来谈一下内在动机的种类。
    一般来说,内在动机主要有以下四种:(1)好奇心。可以说是内在动机的原型。即当我们接触到不明确事物或未完成的事态时,就会引起好奇心。这时受好奇心的驱使,探索未知的行为过程或结果,可使人获得满足感;(2)上进心。在很多情况下,儿童由于技能的进步或解出难题等而会产生喜悦之感;(3)羡慕幢憬理想人物。儿童常以父母或教师为理想人物,常想长大以后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这种想提高自身,幢憬理想人物的愿望,也是学习的内在动力;(4)朋友之间的相互作用。布鲁纳所列举的第四种内在学习动机就是“相互作用”。即与朋友之间相互合作协助下完成自己的理想目标。
    能引起内在动机的刺激特点一般有“新奇”、“惊奇”、“复杂”、“趣味”和“矛盾”等等。它们一般可以引起学生内在的动机,引起学生思考。
    布鲁纳在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同时,批判了分数主义、竞赛主义。他还指出了奖优制度对进行教育的环境会发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像一个比较常见的后果一过份强调考试的成绩。
    (五)关于教师、教学装置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按着布鲁纳的说法,《教育过程》这本书主要“集中于四个题目和一个设想,即结构、准备、直觉和兴趣这四个题目,以及在教学工作中怎样最好地帮助教师这个设想。”为什么会出现一个设想呢?原来,在伍兹霍尔会议上,人们相当多地讨论了教学装置以及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的其他装置。然而,在这个问题上意见很不一致。尽管人们基本上都同意,“教学的主导者是教师,而不是教学装置”,但是,在如何去帮助教师这一点上,是比较重视教师本人,还是比较重视教师所采用的教学辅助工具,产生了意见分歧。一种意见认为,在如何讲述某一学科以及采用何种装置的问题上,教师必须是唯一的和最后的主宰者;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教师应是讲解员和注释者,去讲解和注释通过装置准备好的材料。会议上针对这个问题出现了激烈的辩论。本书的最后一部分专门讨论了这个问题。
    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中,实际上突出地涉及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问题。布鲁纳针对这个问题,阐述了他独到的见解。
    布鲁纳十分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认为,“在我们学校实践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主要的辅助者。”同时,他也看到,“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教师的模范作用直接影响到他所教的学生能否感受到这门学科的内在刺激力,也影响到了他的学生是否肯冒风险,大胆地去设想,去运用直觉思维。另外,他还认为,“教师也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同自己作比较的人物。
    布鲁纳虽然看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神圣不可动摇的地位,但又不无忧虑地指出,不管教师是否采用其它的辅助工具,传播知识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人们精通所要传播的知识。因此,必须要提高教师的质量。为了使教师成为知识的传播者、榜样和典型人物,除了采取一些提高教师质量的措施外,如改善新生的招收、对年轻教师进行在职培训等措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教师灵活地运用各种装置,因为这些装置可以“扩大经验、阐明经验,并使经验含有个人意义。”
    布鲁纳感到,近年来,教育中讨论的一个热点就是议论如何利用装置来辅助教学过程。他认为,可用的装置种类很多,但主要有三种:(1)替代经验的装置;(2)有利于掌握现象根本结构的装置;(3)引导学生理解他所看到的事物的概念化结构的装置。另外,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把这三种类型范围内的辅助装置称之为模型装置的话,那么还有一种装置。布鲁纳称之为戏剧式装置。
    在强调装置的重要性的同时,布鲁纳也看到,装置本身并不能决定自己的目的,而且如果好的装置不能同教学的其它技巧联系起来,就可能使人们陷入极端的被动局面。当然,如果仅仅把教学限制在一成不变的课堂讲述中,只辅以传统的教科书,就会把生动的学科弄得呆板沉闷。
    因此,布鲁纳十分强调教师与教学装置的密切结合,认为,如果开发辅助工具时考虑到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教师和教学辅助工具不需要、也不会发生冲突。
    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体现的教育思想具有它的时代性和科学性,他以其独具一格的教育主张,对美国60年代的教育改革乃至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教育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教育过程》于1960年发表后,一个声势浩大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的现代化教育改革立刻在美国中小学广泛而深入地开展起来。随之而来的其它一些国家也轰轰烈烈开展起教育改革运动,像日本、英国、法国、苏联等等。这种全球性的教育改革运动在教育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然而,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不久,人们便逐渐发现,自从改革后美国中小学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忧虑和不满。从60年代中期开始,一场自发的群众性的“回到基础上去”的运动便逐渐兴起,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达到高潮。人们把美国教育出现的问题都归结为教育改革造成的,以至这场改革运动不得不被迫宣布停止。美国的SMSG(新数学研究小组)在一片谴责声中解散了。尽管布鲁纳所倡导的课程改革遭到了失败,但他对教育理论和实践所起的有益的推动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作为一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运用结构主义哲学思想和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来探讨教育问题,为教育理论的科学化开拓了新的道路。他提出的知识的结构理论,强调了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重要意义。另外,他主张发展学生的智力,重视直觉思维;强调发现法教学、螺旋式课程编制;以及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等思想和观点都能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至今,这些思想和观点仍然是教育理论中的宝贵财富。
    布鲁纳的教育思想和主张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他所强调的学科的基本结构混淆了学科与科学的界限,忽视了科学家的发现过程与学生学习过程的重大区别。因而片面强调知识的理论化和现代化,追求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而对学生能否接受和理解缺少考虑。至使编出的教材只适合少数尖子学生,像“新数学“教材”有3/4的学生接受不了”,出现了“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现象。其次,强调发现法,但对发现法具体实施中的困难估计不足。特别是忽视学生在个性、能力、知识水平等方面的个别差异,只能给学习已遇困难的学生带来更多的自卑和厌学的心理。最后,强调各学科优秀人物参与课程设计的必要性,但有片面夸大这一措施的意义的倾向。这些优秀人物虽然熟悉某门学科,能把握这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给中小学教材带来新的内容,但是由于他们一般对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没有亲身体验,缺乏教学经验、缺乏对儿童心理特征的了解,所以编出教材往往偏重学科的科学性,忽视儿童的可接受性,从而导致教学质量的降低,大批学生落队。
    总之,布鲁纳的教育思想既有它的时代性、科学性的一面,也有它绝对化、片面性的一面。当然,他的思想也是在不断地发展着。在1971年发表的《教育过程再探》中写道:“十年以后,我们才认识到《教育过程》乃是革命的开端,人们还无法估计它将走得多远。课程的改革是不够的,学校的改革大概也是不够的。”这也许道出了教育改革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以及人的认识的历史局限性及其发展性。(张杰夫)
    来源:《中外教育名家名著介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