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之三:有人出于为自己保留“摇钱树”的需要,或出于纯粹追求“文化权”或“话语权”的需要,把部门利益独立出来,置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之外甚至之上,这是一种“部门利益误区” 如何处理好体制改革中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第三大关键和难点。在这方面要防止和突破的,首先是“部门利益误区”。体制的改革实质上是利益关系的调整和组合,文化体制改革涉及的现实利益关系,决不会比经济体制改革更少或更简单,其中“部门利益”问题在我国有特殊的意义。 在过去的计划体制下,整个国家的文化体系被用部门管理的形式条块分割,并且由于权力集中和自上而下的运行方式,造成了我国社会生活对政府部门的依赖性较大。在那种体制下形成的权力过分集中和单一的自上而下的运行方式,造成了许多管理部门“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管办不分”、“政企不分”的职能混淆和角色错位。其影响所在成为今日文化体制改革的一大难题。因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在国家的统一政策下,让文化企事业单位不再隶属于政府部门,而是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这样一来,过去那种管理者同时又是主办者的局面,就不能维持下去了。 当然,不能否认部门利益的存在,如果这些利益得不到保证,势必会影响国家的职能。一个政府管理部门,在它所管辖的领域内,对下来讲,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对上来讲,要保证国家的整体利益。所以,管理部门往往成为一定领域内国家利益和企事业单位利益、群众个人利益的交接部、结合点,成为利益整合和协调运转的中枢。 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中,管理部门必须时刻把体现人民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统一作为自己的最高原则;同时由于政府部门更偏重于执行国家而不是民意的职能,它的利益导向也就更多地显示着国家的立场和利益,代表着国家的性质和形象。在这种情况下,最忌讳的就是把部门利益独立出来,置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之外甚至之上。如果管理部门变成了一个特殊利益者,把自己的利益当成了主要的思考点、出发点,就势必使改革在利益这个关口上发生扭曲,导致走偏。离开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准则的部门利益,无论是出于为自己保留“摇钱树”的需要,还是出于纯粹追求“文化权”或“话语权”的需要,都是错误的。这种“部门利益误区”是文化体制改革中要时刻注意避免的一大“暗礁”。 误区之四:有人习惯于“一刀切”的单一标准,习惯用计划体制下单一的政治尺度看问题,认为一有争议就不得了,这是“计划思维误区”的表现 如何使我们的管理及其思维方式提升到与市场经济实践相适应的层次上来,是建设和谐文化的第四大关键和难点。在这方面要走出的是“计划思维误区”。所谓“计划思维”是指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一套思想观念、管理方式和操作方法。它有一些明显特点:权力过分集中、“一刀切”的单一标准;习惯“自上而下”而不习惯“自下而上”的路径依赖;行政考虑多,法治考虑少;事前审理一手硬,事后审理一手软;静态直线判断多,动态多维调节少;等等。 计划管理的整套理念和方式不利于思想文化观念的发展和创新,也不能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计划体制的一个根本性弊端是自上而下的单一性,如在长期计划管理体制下用一个单一的政治尺度看问题,一有争议就不得了。由于权力集中,所以办起事来,从上面讲就是“管”、“堵”、“压”,从下面来讲就是“等”、“靠”、“要”,最后效率很低。在这种制度安排下,曾经出现了全国人民都看那几本书、几出戏的局面,结果是越管越死,复杂一点的事情总是“一抓就死,一放就乱”,不会利用市场的方式,依靠法制,运用经济杠杆、科学技术的力量,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来解决问题。 这种单一化往往造成简单化和惰性,时间久了,判断力和鉴赏力都会退化。这在文化越来越多样化的今天尤其不适应。而文化面向市场、文化产品的多样性,则有利于提升群众的判断力、鉴别力。不要以为文化进市场一切都会乱,其实很多事情如果面向市场,用市场机制来解决,群众在这里面就会发挥作用,专家就会发挥作用,经济规律就会发挥作用,科学认识发展的规律也会发挥作用,文化反而会更蓬勃地发展。美国的好莱坞是完全市场化的,但它在意识形态方面坚持宣传美国精神,体现得很充分,并没有搞乱美国社会,反倒能够帮助社会在多样化中寻找平衡。把文化推向市场,就是要把创造的权力、评价的权力、选择的权力交给广大人民。让群众成为文化创造的主体,让实践的检验、群众的检验作为文化发展的标准。这其实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作者李德顺系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人文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