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教育思想 >

潘宗光谈国学:为学与做人都要追求平衡(2)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新华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快乐不是拥有什么,而是一种心境
    一名工匠和他的徒弟们一起到公园里,看到一棵很大的栎树,他的徒弟纷纷说这棵树不错,这么大!可以做椅子、桌子、船……工匠却摇摇头,说这棵树没有用,用来做船,容易沉,用来做桌椅,容易被虫蛀。当天晚上这棵树不服气,在梦里跟他争吵:就是因为你们人说我没有用,我才能活到现在。因为有用的树早就被砍掉了。
    庄子说“有用之害与无用之用”。就那棵树而言,人认为没有用,对它来讲就是有用,能保存它的生命。所以有用、无用是相对的。有人经常主观执着于自己的有用、无用,庄子引用孔子的话说,“外化而内不化”。“外化”是指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上不能单独存在,我要怎么和社会融在一起?第一要终生学习,增加自己的学问,第二学问要灵活变通,跟整个社会融合在一块;“内不化”是说我们内心道德的规范、品德、思想等等,要坚定不移。我们要追求自己的利益,但内心的道德更要坚持,这样做人才不会犯错。
    中国的传统文化,无论是儒、释、道,或其他宗教,都把道德教育作为最重要的内涵。其最核心的方式就是“修心”,修心养性,用现代术语说就是“自我管理”。怎么样修心养性,管理自我的心?这点佛教讲“明心见性”,儒家讲“修心养性”,道家讲“识心见性”,内心的修养达到一定境界了,才能明性情,谈高尚。“修心养性”完善人格道德,是延续了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的人文精髓,体现道德的软实力。
    譬如说“5 12汶川大地震”发生前,一名在德国公司任职的香港工程师被派到四川临时工作。地震发生后,他不忍心离开四川,就留下来当志愿者。过去,他唯一的想法是多赚钱,他觉得赚很多钱,生活就可以更快乐。但地震发生后,他突然明白了很多事情不是可以人为控制的,他通过帮助周边受灾的人获得了身心的快乐,他后来想辞掉年薪400万元的工作去全心帮助当地人,结果公司很感动,安排他停薪留职半年。这名工程师通过身心修炼和灾难的洗礼明白了自己需要什么。
    如今,无论是香港还是内地,总体来说我们充分享受了物质生活。但是富裕起来的民众是不是真的快乐?我们经常看到许多负面的新闻报道:离婚、家庭暴力、婚外情……不良讯息好像洗脑一样将一些年轻人潜移默化,不少年轻人觉得空虚、苦闷、不快乐。为什么会这样?我想这不单纯是年轻人的问题,而应检讨是不是我们的教育制度,或是社会价值观出了问题?或者说整个社会价值观太过分鼓吹追求功名利禄,好像名利代表了一切,变相地鼓励年轻人为追求名利采取什么手段都没关系,这是完全错误的。
    有些很有钱的人,整天怕被绑架。有一位大富豪有个6岁的孩子,每天上学都有好几个保镖跟着,一块生活、一块上学,这变成无形的牢狱,等于没有自由。他不能跟同年龄孩子一块玩耍、复习功课,不能有自己的生活,他能快乐吗?
    钱当然重要,但重要到什么程度?只要保证我们的生活没问题就行了,不要永远追求下去,否则就容易造成麻烦,人绝对不能成为金钱的奴隶,如果成为钱的奴隶,那么你根本不是你自己,金钱、名利会控制你的发展方向。
    快乐是一种心境,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在于你能放下多少。我们每个人不快乐,主要是我们妄想太多,追求不断,贪念很重,总希望拥有一切。
    同一件事角度不同,结论各异
    有位秀才屡试不第,第三次进京赶试,考试前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很高的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梦到下雨天,他穿着蓑衣又打伞;第三梦是跟心爱的表妹躺在床上,但背靠着背。第二天他去找算命先生解梦,先生说:“回家吧,你肯定考不上了!”在高墙上种白菜是白费功夫;穿着蓑衣又打雨伞,多此一举;跟表妹一起躺在床上,却背对背,那不是没戏吗?秀才一听心灰意冷,正收拾行李时,店老板听说后,也来给秀才解梦,但结果完全不同:高墙上种菜,不是“高中”吗;又穿蓑衣又打雨伞,不是有备无患吗?最重要的是第三个梦,和表妹背靠着背,那不就预示着翻身的机会到了吗?你就要成功了!最后秀才去考了,果然中了探花!
    这个故事可以让我们看到,站在不同角度理解同一个问题,结论完全不一样。一件事主要是看你站在什么立场来看,在某个环境上可能对,但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是错。许多人经常执着于自己主观的看法,认为自己永远对,这就导致了很多的社会问题。
    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三家都很注重培养个人的软实力,注重内化的方法,以“定静为基础”。一个人只有“定静”,才能运用智慧,看待事情更加客观,更加能够提升内在的智慧,对万事的看法更加清醒,看事物才不那么片面。
    曾有一个人手上抓着小鸟,问智者,这只鸟是活的还是死的?如果智者说是活的他就捏死小鸟,如果说是死的他就放了小鸟。不想智者气定神闲地说:生命掌握在你的手上。我们的生命好像一只小鸟,完完全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我们的未来怎么样也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学生能不能拿到学位,完全取决于他自己的努力,要念书还是要打游戏,取决于他的一念之间。
    2007年中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我觉得“嫦娥一号”奔月之路对我们的人生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嫦娥一号”奔往月球有三个阶段,第一步要冲破大气层的阻力和地球引力,如果能量不够,就冲不出去;第二阶段冲到太空以后,就没有什么阻力了,但如果轨道不正确,就会飘走,这个轨道要不停地调整,慢慢靠近月球;第三,要真正绕月球飞行,速度不能快也不能慢,快了冲力过大,就越过月球了。速度太慢就会被月球引力吸进去,不能变成绕月卫星。
    我们有学生有很多理想,想毕业后有好的工作、想有美好的家庭;这个就是他们的“月球”。要从现实的此岸去往理想的彼岸,首先就要冲破自己本身的阻力,对名利的过分追求,计较得失,内在的妄念、执着、负面思想等等,这就是人间大气层。冲破它不容易,但不做永远达不到目标。
    四川大地震让我们体会到了生命无常。无论你有多少希望可能一下子都没有了,这个不是我们人力所能控制的。过去已经发生了,我们无法改变;未来会怎样,我们也不知道,唯一属于我们的就是现在这一刻,这一刻是真的拥有。希望大家活在当下,珍惜眼前的每一刹那。 
    新华日报记者仲崇山根据演讲者演讲资料整理
    潘宗光, 1940年出生,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深造,做博士后研究。1991年受聘为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此外他还是英国伦敦大学院士、英国皇家化学学会院士、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特许化验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香港立法局议员等。1998年至今任全国政协委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